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72265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宁宁速度时间路程1.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路程、时间和速度练习课”教学设计 淮师附小:石宁宁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速度计算练习。教学重点:1、学生熟练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2、学会利用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应用合适的方法与策略。教具准备:作业纸 课件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导入:复习、速度 时间与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师:同学们,学完路程 时间和速度 ,你们对他们了解多少啊?(什么是速度?单位时间,速度的单位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师:知道的真不少呢,但是你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不能灵活的应用他们呢?这节课石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害怕考验吗?光有胆量可不行还需要

2、足够的智慧呢?我们拭目以待吧。二 练习第一层次(多媒体出示图片)师:这是哪?知道吗?对,常州的中华恐龙园,前一段时间我特别想去中华恐龙园,我就骑自行车到旅行社了解旅行的安排,(出示题目)(1) 我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到达,石老师家到旅行社有多远?(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用乘法?哦,路程=速度*时间,这里225表示什么?10呢?单位是什么 ,看来知道速度和时间可以用乘法求出路程)从旅行社我得知:(2) 从淮南到常州全程400千米,若是坐火车需要4小时,你知道火车的时速是多少吗?(谁明白时速是什么意思,对一个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就是他的速度,你来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单位是什么?怎么

3、回答?需要注意什么?)(3) 从淮南到常州有40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这辆汽车要行使多久才能到达?(这道题呢,这道题你是怎么口算的,)小结:以上3题,研究的都是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已知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第二层次开始出发了(4)我出发了全程有400千米,车子的平均速度是80千米/时。出发时4:30,到达目的地的时,是几时几分?(师:这道题和刚才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呢?这道题谁先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求什么,怎么求,在求什么,在做时间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师:你真是一个积极动脑的孩子。(5)全程有400千米,车子的平均速度是80千米/时。出发时4:3

4、0,到达目的地的时时间9:55,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几分钟?(和第三题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先求什么?先求行驶时间,但是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师:胆大心细有智慧(6) 途中我们的旅行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段路程有多长? (看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条件不够能求出路程吗?缺少什么条件,这样呢?你看出什么条件了,会做吗?自己坐坐看。看来解决问题先要找准条件。)第3层次(7) 全程有400千米,车子的平均速度是80千米/时。往返一次共需要多长时间?(师:这道题那个词需要注意?那往返是什么意思?怎么求的,还有别的方法吗?)一定要明确那一段的路程对应那一段时间返回时,比去时少用了了一个小

5、时,返回时汽车的速度是多少?(8)全程有400千米,车子去时的速度是80千米/时。回来时的速度是100千米/时,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呢)还有别的做法吗?三、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行程问题中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其实行程问题要研究的远远不止这些,还有相遇问题,追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石老师以后再带领大家去研究,好不好?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从出发到常州恐龙园去玩这个情境出发,展开一系列问题。这里分三个层次展开,第一层次是复习简单的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对比计算过程中了解到已知其中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第二层次相比第一层次而言难度稍微加大,在练习过

6、程中要求学生不断的对比找关系,最后能根据实际问题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解答。其中第六题:途中我们的旅行车在平原和山区各行了2小时,才到达目的地,这段路程有多长? 我问学生看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条件不够能求出路程吗?缺少什么条件?让学生不断的说不断的发现知道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然后从题目中找准条件,若是条件不够是不能解决问题,然后在根据疑问给出足够的条件,我再问:这样呢?你看出什么条件了,现在会做吗?自己做做看)学生自己解答在解答过程中明白看来解决问题先要找准条件。 第三层次是提高升华题,让学生在读题中找准题目的关键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有条不紊的分析题,解决题,其中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充分,在教学中最后一题有关平均速度没有做,这是我以后需要注意的,并且我在板书方面欠佳。还有若是能把练习课上的更生动活泼一点就更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