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366903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2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共性关键技术课题申请指南建设部科学技术司二六年九月前 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纲要),主要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并在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础上设立的国家科技计划。为体现纲要“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中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优先主题,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科技部联合建设部等部门共同启动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村镇小康住宅是按照现代家庭小康

2、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需要,面向村镇居民,规划、设计和建造的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高效利用、提升居住水平的住宅,它将引领我国今后村镇住宅的发展方向。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村镇小康住宅共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攻关研究,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一批重大关键设备、软件、材料和建筑制品,建设20个示范工程,以实现节约建设用地,提高能效,节约用水,提升建设用材再利用率,提高垃圾资源化处置率的目标,为村镇小康住宅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发布指南、公开申报、专家评审、竞争择优” 确定课题承担单位的原则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特制定本指

3、南(共性关键技术部分)。第一章 申报须知一、项目内容针对我国村镇住宅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从共性关键技术和新产品及示范工程等3个层面设置了9个课题。 课题1、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课题2、住宅结构和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课题3、既有村镇住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课题4、环保经济型村镇住宅配套建材与产品开发课题5、住宅节能关键技术及产品开发课题6、住宅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及设备开发课题7、高效低成本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技术及设备开发课题8、住宅发展战略、政策与标准研究课题9、小康住宅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另行发布示范工程指南)二、申请管理1、课题申报本项目牵头部门建设部会同国资委

4、、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了项目课题申报指南,并公开发布。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企业应按照指南要求提出申请。2、课题评审项目牵头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中央和地方的多学科、多领域、老中青结合的专家,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对各单位申请的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评审,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三、资金来源1、国拨经费国家拨款12000万元,其中,8000万元用于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4000万元用于示范工程研究。2、配套经费申请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示范工程研究经费按照示范工程指南(另行发布)执行。四、实施年限本项目实施年限为5年,

5、即2006年至2010年。五、申报资格1、申请单位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内资或内资控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的,资产负债率低于2/3,无不良行政处罚或违法记录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课题由申请单位联合申报, 不接受个人申请。 2、联合申请各方签订联合申请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各自所承担的研究内容和责任。课题申请单位对联合申请各方的申报资格进行审核。经有关部门科技司或所在省(市、自治区)科技厅(委)审定后,进行申报。每个课题的联合申请单位不得超过5个。3、课题负责人须具有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原则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无不良科研行为记录,同一人不能同

6、时作为本项目的两个课题的负责人,所有课题申请人均不得参与两项以上本项目课题的申报。4、课题负责人用于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不少于本人工作时间的60%,在国内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9个月。5、经形式审查,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请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专家评审。六、申报文件的编制与递交1、申报工作自本指南公布之日起开始,申报单位必须根据指南要求参与申报活动。指南及课题申请文件可从建设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网站上下载。2、申请文件编写:以中文编写,要求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3、申请文件的规格要求:一律用A4纸,仿宋体四号字打印并装订。4、申请文件构成:(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2)

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申报书(3)附件5、申请文件及有关资料应有法定代表人(或委托授权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全部申请文件须包装完好,封皮上写明申请课题、申请单位名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联系人及注明“不准提前启封”字样,并加盖单位公章。6、纸质申请文件一式20份,电子文件一份,两者内容如不一致,视为无效申请。 7、寄达申请文件的截止日期:2006年10月6日;寄送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科技司,邮编:100835。8、联系人和电话:建设部科技司,张福麟、张仲伦、戴雪芝;电 话:(010)58933571 传真:(010)58934530;电子信箱: 。9、只接收在申请截止日期前由申请单位面

8、交或邮寄的申请文件。寄达时间以北京邮局签收日为准。申请文件在邮寄过程中出现的遗失或损坏责任自负。七、课题管理1、由科技部联合建设部、国资委、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成立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项目联合办公室。由各部门推荐的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组成课题评审专家组,根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发布指南、公开申报、专家评审、竞争择优”的原则,确定课题承担单位。2、经专家评审、择优选定的课题承担单位,按项目管理要求签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任务书。3、按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拨经费将根据每个课题进展情况按年度分批拨付到课题承担单位。4、课题执行期间,项目联合办公室将组织专家对

9、课题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考核,达不到阶段考核目标,或配套和自筹资金不到位的课题,应及时调整或撤销。5、课题完成后,由项目联合办公室对课题进行评估和验收。第二章 申请课题内容与目标课题1、小康住宅规划设计成套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村镇住宅模块化设计关键技术,包括村镇住宅实用设计工具化软件,不同地域典型村镇住宅设计资源系统,建筑材料、产品与构配件优选数据库信息化平台等;研究村镇住宅设备与设施设计技术集成及软件开发,包括住宅分布式给排水系统集成设计技术和软件,住宅分布式供电系统集成设计技术和软件等;研究低成本乡土住宅节能设计技术,包括太阳能的被动利用,供暖与自然采光,生物质能住宅供暖设计技术等;研究不同

10、气候区的村镇住宅建筑标准设计,包括村镇住宅通用(示范)标准设计,传统特色村镇住宅标准设计等;研究村镇乡土住宅设计技术,包括不同区域典型传统特色住宅建筑设计理念与技术挖掘,不同类型典型传统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数据库系统等;研究住区选址规划与集约用地配置技术,包括村镇住区环境评价指标和体系,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生产和有利生活的村镇选址规划技术等;研究公共服务设施级配优化关键技术,包括村镇住区级配发展需求,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级配体系和指标等;研究生产生活共用设施及管网规划关键技术,包括负压条件下给水管网卫生保障技术,村镇住区集中供热管网节能技术等;研究住区绿化和开放空间规划技术,包括村镇小康住区

11、绿化和开放空间的指标体系,村镇小康住区绿化和开放空间规划指标与技术等。二、研究目标(考核指标)低层独户住宅方案与初步设计模块化率达到80%;设计标准与图集分地区编制,适用性强,覆盖率达到70%;户均宅基地面积比“十五”期间节约20%以上。制定10项以上标准,包括:村镇住宅通用(示范)设计标准与图集;传统特色村镇住宅设计标准与图集;村镇住宅结构构件与构造标准及图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级配体系和指标;村镇小康住区绿化和开放空间规划控制指标;既有村镇住区老化评估标准等。开发5项新产品,包括:村镇住宅实用设计软件;村镇住宅实用设计、材料及成品构件优选软件平台;不同类型典型传统村镇住宅建筑设计数据库

12、软件;村镇分布式给排水技术选用软件包;村镇分布式供电技术选用软件包等。申报并取得10项专利。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1280万元,申请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课题2、住宅结构和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及装备开发一、研究内容研究生土住宅性能和施工关键技术,包括生土住宅防水防潮、结构耐久、抗震技术等,施工技术改良和设备开发等;研究木建筑住宅关键技术,包括快生木材结构标准化构件、围护体系及施工工艺等;研发节能砌块住宅关键技术,包括新型节能砌块及配套产品、建筑体系、施工工艺等;研发冷弯薄壁型钢住宅成套关键技术,包括冷弯薄壁型钢住宅体系设计、施工与验收标准以及国家标准图集,该体系住宅标准化、

13、系列化、产业化的配套技术等;研究生态高性能复合板房屋体系关键技术,包括生态高性能混凝土复合墙体结构,结构性能及设计理论,结构施工与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等;研究村镇住宅工业化建造关键技术,包括提高预制构件及部品的制造精度与性能关键技术,提高村镇住宅建造精度与安全性关键技术等;研究住宅质量通病及其治理技术,包括村镇住宅质量通病的治理措施,村镇住宅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等;研究与开发适用的施工机具,包括夯土墙施工机具,便携式生土洞挖掘机具,轻型吊装机具等;研究住宅结构与施工验收规范,包括村镇住宅施工规范构架与关键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验收方法与标准等。二、研究目标(考核指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利用率达到

14、30;工程造价降低15;结构使用寿命达到50年;节能效率达到50;达到或超过现行抗震安全要求;提高工厂化生产率80;住宅质量通病降低60;施工效率提高25,施工环境污染降低50。制定6项标准规范,包括低弯薄壁型轻钢结构产品标准和标准图;村镇节能砌块专用施工机具和配套产品;村镇住宅施工规范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开发6项软件,包括:冷弯薄壁型轻钢结构辅助设计和辅助制造软件;村镇住宅质量通病与治理措施数据库等。开发10项设备和产品,包括低新型节能砌块及配套产品;新型节能、环保、轻质、高效的围护墙体和屋面;生态高性能混凝土复合墙体结构施工工艺;简易快捷型预制住宅施工工艺;轻型吊装机具;经济型高精度测量

15、定位仪等。申报并取得14项专利。三、经费投入国家投入960万元,申请单位按不低于国拨经费11.5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课题3、既有村镇住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一、研究内容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关键技术,包括传统村落保护与建设的规划控制关键技术等;研究住宅功能改善设计关键技术,包括平面功能布局改善,设施功能提升改造设计技术等;研究住宅结构安全评估关键技术,包括不同类型典型既有村镇住宅结构安全检测和评估技术,性能评估标准等;研究住宅结构维修加固关键技术,包括既有村镇住宅结构维修与耐久性维护技术,既有村镇住宅结构改造成套技术等;研究住宅节能改造关键技术,包括既有村镇住宅围护结构综合节能改造技术,既有村镇住宅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改造技术等;研究住区管网增容与改造关键技术,包括管网负荷与承载力评估,管网增容及综合改造的规划适应性关键技术等;研究住宅防火功能改善关键技术,包括改善住宅防火性能的建筑设计,材料开发与应用,防火设备系统改造技术等;研究住宅灾后恢复重建关键技术,包括地震、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