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3664939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中药剂量考证.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中药剂量考证.txt没有不疼的伤口,只有流着血却微笑的人有时候给别人最简单的建议却是自己最难做到的。古代剂量考证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换算标准为准陕西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高少才1斤16两,两10钱,钱10分,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1

2、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汉代】 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中华临床中药学 雷载权 张廷模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 【现代测定】 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

3、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颜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4 【晋以后】 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临床中药学翁维良 房书亭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的2.

4、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版】【6】 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60小

5、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方剂学第六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实测结果: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郁李仁20粒=1

6、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 张浩良 瞿融 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附子1枚,大者30,中翟贿20; 瓜蒌大者130,中翟贿60,小者30,杏仁100粒40,1粒0.4; 桃仁100粒30,1粒0.3;虻虫10个3.333, 栀

7、子10枚9, 枳实1枚1.5,枳壳1枚20, 半夏10枚7, 乌梅10枚9半夏1升(200毫升)90, 五味子1升(200毫升)74,麦冬1升(200毫升)120, 火麻仁1升(200毫升)110,葶苈子1升(200毫升)130, 芒硝1升(200毫升)120,豆豉1升(200毫升)100, 吴茱萸1升(200毫升)80,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 梗米1升(200毫升)176。汉承秦制,每升为200ml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渠敬文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15卷第2期据畅达等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大枣30枚=105克 半夏14枚=12.5克 杏仁50枚=17.7克栀子

8、15枚=15.4克 水蛭20枚=52克 虻虫20枚=2,3克桃仁50枚=15.2克 乌梅100枚=450克 栝蒌1枚=46克石膏鸡子大1枚=40克 竹叶1把=24克 枳实3枚=42克附子1枚=3.4克半夏半升(100毫升)=55.7克 杏仁1升(200毫升)=107克赤小豆1升(200毫升)=178.5克 吴茱萸1升(200毫升)=75克芒硝半升(200毫升)=85克 香豆豉1升(200毫升)=117克葶苈子半升(100毫升)=66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62克麦门冬1升(200毫升)=143克 薤白3升(600毫升)=201克粳米1升(200毫升)=172克 蜂蜜1升(200毫升)=25

9、2克据刘云 论经方汉今剂量的折算:附子1枚=25克 杏仁50枚=20克 栀子15故=15克桃仁50枚=15克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 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东垣方的药物剂量换算标准折算,以【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版】古今度量衡对照表中的换算标准为准1 斤16两,两10钱,钱10分,两37.3克2【汉代】一弹丸=一鸡子黄=10梧桐子=20大豆=40小豆(赤小豆)120大麻子=360细麻子=320黍(经实测得到的结果表明:该换算关系中换算比例过小,即一弹丸应折合为40梧桐子大,其它比例关系则保持一致,一弹丸=一鸡子黄=40梧桐子=80大豆=160小豆=480大麻子=

10、1440细麻子=1280黍)这与方剂学第六版中换算关系较一致.【汉代】 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中华临床中药学 雷载权 张廷模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 第一版】3 【现代测定】 粟大:0.0025ml;黍大0.015ml;小豆大0.07 ml;大豆大0.22 ml;梧桐子大0.25 ml;枣核大0.65 ml;枣大6 ml;鸡子黄大10.6 ml;鸡子大40.56 ml;1升=664.1ml(宋代剂量),1钱匕约合1.82 ml:含金石药约1g; 草本药约0.7g; 根据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的五味子直径为0.5-0.8毫米,估算得其体积约为0.11毫升

11、.麻子仁(火麻仁)略呈扁球形,长4-5毫米,直径为3-4毫米,估算其体积约为0.025毫升,【中华临床中药学引自【朱 颜 中国历代医用度量衡考】根据现代测定的结果,可大致推算出:一鸡子黄大=40梧桐子大=50大豆大=150小豆大4 【晋以后】 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一两为二十四铢)【宋代】 10毫为1厘,10厘为1分,10分为1钱,10钱为1两,16两为1斤引用本草纲目:4刀圭为1撮;10撮为1勺;10勺为1合;10合为1升【临床中药学翁维良 房书亭主编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5 第一版】5方寸匕:是依古尺正方一寸所的量器,形状如刀匕,一方寸匕容积约等于现代

12、的2.7ml;其重量,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约为1克。字:古以铜钱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去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汉代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对贿称一钱匕,分量比一方寸匕稍小,合一方寸匕的十分之六七。半钱匕者,系用五铢钱的一半面积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2。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1/4。刀圭:形状像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低洼。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10。【中药大辞典附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年7月第版】【6】 1鸡子黄=1弹丸=40梧桐子=80粒大豆=1

13、60小豆(赤小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十勺为一合,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一升约为三至九两,.(怀疑为汉代的容积计量)【方剂学第六版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第一版】、某些药物的剂量未用斤、两、钱、分表示,而是以个、枚、字、朵、抄、升、片、合等表示,实测结果: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乌梅100粒=90克, 栀子10枚=10克,枳壳1枚=18克, 枳实1枚=1.5克, 附子中等大者1枚=25克,大者1枚=30克,槟榔1枚=7克, 大腹皮1枚=5克, 贯众1枚=60克, 生草乌1枚=5克,僵蚕10条=5克, 水蛭7条=10克, 虻虫6枚=2克,郁李仁2

14、0粒=1克,半升(100毫升)=70克, 生半夏半升(100毫升)=50克,五味子半升(100毫升)=31克, 麻仁半升(100毫升)=50克,生枣仁半升(100毫升)=50克, 豆豉半升(100毫升)=52克,冬瓜子半升(100毫升)=25克, 芒硝半升(100毫升)=60克,吴茱萸1升(200毫升)=70克, 麦冬1升(200毫升)=60克,石膏如鸡子大1枚=60克.古方中特殊计量的实测与探讨 张浩良 瞿融 浙江中医杂志1987 4 177附子1枚,大者30,中翟贿20; 瓜蒌大者130,中翟贿60,小者30,杏仁100粒40,1粒0.4; 桃仁100粒30,1粒0.3;虻虫10个3.33

15、3, 栀子10枚9, 枳实1枚1.5,枳壳1枚20, 半夏10枚7, 乌梅10枚9半夏1升(200毫升)90, 五味子1升(200毫升)74,麦冬1升(200毫升)120, 火麻仁1升(200毫升)110,葶苈子1升(200毫升)130, 芒硝1升(200毫升)120,豆豉1升(200毫升)100, 吴茱萸1升(200毫升)80,赤小豆1升(200毫升)158, 梗米1升(200毫升)176。汉承秦制,每升为200ml伤寒论方药剂量古今折算考 渠敬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15卷第2期据畅达等伤寒论药物中非衡器计量的初探:大枣30枚=105克 半夏14枚=12.5克 杏仁50枚=17.7克栀子15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