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3656385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政治):专题10 文化传承与创新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9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能够动员和掌握广大人民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 . B . C . D . 2. (2分) (2016高二上湖北期中) 2014年6月7日,“孝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座谈会在京举行。与会学者都认为,今天的“孝”有今天的时代特点和时代要求,在吸收弘扬

2、传统优秀“孝”文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今天现实中一些新的情况。说得明确一点,今天讲“孝”精神是要为现在的建设服务的,而不是单纯的复古。上述观点表明( )。实践是社会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服务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 . B . C . D . 3. (2分) (2017高二下吉林期中) 情景交响音乐会木兰诗篇,巧妙地将戏曲音调和交响乐进行了有机融合,并加以发展和再现。它吸纳和融汇了歌剧、音乐剧、戏剧、清唱剧、情景剧等适合情景表演的元素,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戏曲风格咏叹调”。一经问世便引起西方主流歌剧界的关注。上述做法佐证了( )文化创新应尊重文化多

3、样性,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应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并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借鉴中华优秀文化只有在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有市场A . B . C . D . 4. (2分) (2017高二下南昌期中)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成功申遗( )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增强中华文化自信有利于研究

4、人类文明演进,展示世界文化包容性A . B . C . D . 5. (2分) (2017高二下思南期末) “广场大妈”在公共场所或小区跳集体舞,是当今中国城市里的一个文化娱乐现象。美国华人集中的地方,从中国来的新移民,很自然把“广场舞”介绍到美国来。2016年7月,纽约的广场大妈一早到公园播放歌曲,跳健身舞,遭到公园附近居民投诉后被美国警察带走。广场大妈在美国和中国的不同命运说明( )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A . B . C .

5、D . 6. (2分) (2017高二下阳江期末) “人体只有不断的分裂出新细胞,才能保持机体的活力;企业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改进生产技术,不断的向市场推出技术含量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这从哲学上告诉我们(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观念创新可以促进事物价值的转换创新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A . B . C . D . 7. (2分) (2015高二上潍坊期中) 湖南卫视爸爸回来了、爸爸去哪儿受到观众狂热追捧,这是湖南卫视借鉴韩国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经验,结合中国人更加注重亲情的传统,推出的亲子互动节目。这告诉我们( )。必须立

6、足于观众需要进行文化创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前提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传统关注生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途径A . B . C . D . 8. (2分) (2017高二上南江期末) 随着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如今春节已不仅是中国的春节,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节日。许多国家在春节来临之际都会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其热情不亚于中国本土。这表明( ) A . 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B . 世界文化多姿多彩C . 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D .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9.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l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

7、利于推动欧亚大陆甚至欧亚非大陆的经济整合,也必将带来各相关国及背后多元文明的群体性复兴。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有利于( )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打牢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中华文化占领世界文化市场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中华文化在“一带一路”占主导地位A . B . C . D . 10. (2分) (2019高二下白山期末) 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传统与时尚的碰撞,几千年来一直在敦煌的血液中延续。如今的敦煌有多壮美,逝去的敦煌就有多震撼,那些不可复生的文化瑰宝需要传承才能永恒。斑驳的敦煌壁画无声地诉说着美与艺术的真谛。我们在与敦煌壁画的“对话”中可以( ) A . 寻找到几

8、千年来中华文化延绵不断的精神根基B . 发现艺术的美感,增强文化自信C . 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性和实用性特征D . 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丰富艺术创作的素材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11. (15分) (2017高二上天长期末) 近年来,“互联网+”又显示出强大的威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互联网”改造及影响了多个行业,从文化领域来看,通过“互联网”,大众可以超越时空获得包括演出场所、电影院线、电商平台、知名书店、低票价演出、电影展映、图书阅读、动漫游戏等文化消费信息,促使大众参与数字化文化消费;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和融合下,文化产业无论在表现形式和内容上,还是在经营管理以

9、及运作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的变化;电商企业可以围绕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的沟通、共享。材料二:为倡导青少年“绿色”上网,同学们决定以“文明畅游网络,快乐助我成长”为中心,自己动手分别从中学生学科学习、文体活动、人际交往方面思考、制作网页内容。请你参与:网页内容文化生活依据学科学习唐诗宋词赏析文体活动推荐一本好书(音乐、电影)人际交往介绍本地的文化名人、道德模范道德修养“文明上网、传递正能量”倡议书(1) 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2) 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制作上述网页内容的依据。 12. (1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

10、9年7月,迪士尼发布真人版电影花木兰预告片。这个在国外好评如潮的预告片,却在国内受到了很多的质疑。的确,该片里的中国或许只是表面化、符号化的,可能缺少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内涵。花木兰的妆容、家乡与传统戏剧也不一致。但是,很多外国网友表示,这个预告片一开始显露的人类的情感就震惊到他们了,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对外国人来说,从符号开始了解一种陌生文化也许是最便捷的途径。像花木兰这样的好莱坞电影若能引起各国观影者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即便是符号,又有何妨。与好莱坞讲故事的方式相反,我们自己对外传播中国声音时,往往流于宏大、止于概念,以为不如此就无以传达深刻的中国价值,但在外国受众听来,却是一头雾水。中国故事要

11、自己讲,也要别人讲。别人讲出来的中国故事当然会有别人的风格,而这样别具风格的故事,可能会增加各国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近感,起到“人民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作用。(1) 结合材料,说明真人版电影花木兰预告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启示。 (2)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真人版电影花木兰预告片在国外好评如潮的原因。 (3) 一提起中国的女英雄,很多人都会想到替父从军的花木兰。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哪些女英雄?请写出其中两个(组)女英雄的主要事迹。(必须列举历史人物,不能列举戏剧人物) 13.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需要积极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因此,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本质上讲是群众工作,必须体现党的群众路线。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突出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必须把贯彻中央精神和反映农民意愿统一起来,善于从群众中汲取营养和力量。材料二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

13、根本原则和成功经验。经济是基础,精神文明建设离开这个基础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要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的新载体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很多传统村落至今还保留着传承数百年的村规民约,这些村落不仅环境宜人,群众文明素质也很高。村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传递了孝道传家、勤俭节约、以和为贵、诚信赢天下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1) 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 说明材料二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11-1、11-2、12-1、12-2、12-3、13-1、1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