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词的起源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648362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一词的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服务一词的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服务一词的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一词的起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服务一词的起源谈论产品售后服务业务,实在不算是个很吸引人眼球的话题。业务流程、解 决方案这类词对于很多人来讲,都能很好的起到“艾司唑仑”替代品的作用。“艾 司唑仑”是什么?就是安眠药的主要成分了。呵呵为了让我们的售后服务业务话题不那么“艾司唑仑”,可以先看看售后服务 业务的“花絮”部分。比如,先考证一下“服务”一词的历史渊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欧洲人的祖先还穿着兽皮,拿着木棍, 跳跃在森林里追逐野猪的时候,我们中国人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研究“产品售后服 务业务”了,这是比较爱国的解释。但这不是真的。事实上我们的古文里,并没有“服务”这个词,或者说,有“服”和“务” 两个汉字,但是他们

2、一直没有作为一个单独的词出现,用于表明我们现在所说的 服务这个意思。能找到的比较早的类似于服务的记载,是论语,“子夏問孝。子曰:色 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向孔子请教 关于孝道的问题,孔子回答:最困难的还是态度(颜色、脸色),有工作,晚辈 来提供服务,有酒食,前辈(父母)享用,这就是孝道么?这里的“服”其劳, 就是提供体力上的服务,在古代,服字本身,就有服侍、服务的意味。服务两个字作为一个独立的词出现在中文里,是近代的事情。据本人的业余 水准考证,服务这个词应该来源于日语。(望广大愤青不要拿臭鸡蛋打我,只是 想陈述我看到的一个客观事实)日本在近代史上,比我们

3、更早的接触西方的技术和思想,在把英文词汇翻译 成本国词汇方面,也就早走了一步。日本人一开始的做法,是尽量把英文单词, 按意思转译成中文(日文汉语),比如英文met al,被翻译成金属,意思是所有 铜、铁、锡、铅等类似于金的这一类东西,都属于“金属”的范畴。还有电子、 电路等机电、工程、机械类的词,我们现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毫不犹豫的当作中文 来用,其实是从日本“进口”来的,因为是汉字,而且意思上也一目了然、简单 明了,我们丝毫都没有对其出身产生任何怀疑。中国最早接触的自然科学类的英文词,有很多其实都是这样从日语里转译过 来的。梁启超啊孙中山啊鲁迅啊,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其实就是尽量多的把这类 知识“

4、打包快递”回中国。这里面就包括我们现在说的“服务”这个词,英文里是service,日文则进 行了再创作,制作出“服务”这个汉字词汇,但按日文发音方式读作“ Fukumu”。 这种翻译其实是很值得推崇的一种做法,举个例子,读者即使没见过“金属”这 个词,只要熟悉中文(日文里有 2000多汉字),就可以大体推断出,“金属” 是五行属金的东西。但这样翻译的一个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根据英文 词的原始含义,创造出一个合适的汉语合成词来,其实是很费时、费力的事。而 且越是现代,词汇更新的速度、频率就越快,这种再创造的方式就越来越表现出 跟不上变化的弊端。然后,日本人的翻译方式就变了,变成一种让我个

5、人很鄙视 的快餐式翻译方式-“音译”,就是只翻译读音,不翻译意思了。“服务”这个 词,也就在这种变化下,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日文里,已经很少用到“服务”这 两个汉字了,而是改用假名书写,读作“sabisu”(日本人的语言模仿能力似乎 并不值得称道,难以想象service怎么就念成sabisu的)。这样随便哪个新出 现的英文单词,都可以迅速的、简单的翻译成日文,但音译的效果,相比于原来 的汉语意译,只相当于麦当劳套餐跟满汉全席PK,其翻译效果根本不在一个重 量级上。有几个人在看到sabisu的时候能想到这其实是服务的意思呢?好在服务一词在逐步走向消亡之前,飘洋过海来到了中国,在它的真正老家, 找到了叶落归根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