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3643970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纤细(qin) 锐不可当dng 河堤(t)B两栖(q) 惟妙惟肖(xio) 琐屑(xi)C陨石(sn) 重峦叠嶂(zhng) 扼制()D藩篱(fn) 迥然不同(jing) 气氛(fn)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通过开展赛龙舟、包粽子活动后,可以使屈原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B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明确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购物袋。C在地震后,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在废墟上重建社会主义美好新家园。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

2、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3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重庆三面临江,一面靠水,既有水的柔情,又有山的险峻,显现出别具匠心的风格。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他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C地震灾情发生后,街头的流动采血车前,等候献血的群众排起了长队,这场面让人感动得头晕目眩。D三年时光匆匆离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4阅读下面语句,排出正确的语序:(2分)当你处在精力和创造力的高峰时,应当唱主角,挑重担,把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社会。人生如同一台戏。“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你方唱

3、罢我登场”,这就是人生,再好的演员也不可能一直在台上演下去。当你走出精力和创造力的高峰时,应当主动让贤,甘当配角,让更加年富力强的同志去唱主角,挑大梁。当你年高体衰、精力不济时,应当及时谢幕,走下舞台,去当一个文明观众,心平气和地回归群众,回归自然,享受一段属于自己的生活。正确语序:_5、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北京4月22日电 今天上午,由河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与首都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文化国门河北华章大型文化展示活动,在素有中华第一国门之称的首都国际机场启动。我省民间艺人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旅客驻足欣赏。 在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一边是吴

4、桥杂技、永年太极拳等河北绝技的循环演出,一边是蔚县剪纸、武强年画等民间绝活儿的现场演示。此外,在T1、T2两个航站楼也安排了多种多样的河北文化展示活动。6、下面这段文字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后修改。(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2分) , 毕业前的日子,时间过得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在逝去。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在毕业这一天起,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修改意见一: 修改意见二: 7综合性学习与口语表达(6分)为了加深对我国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某初中班准备就“节日文化”为话题,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请你完

5、成以下工作。请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出相关的一句诗,或一副对联,或一条俗语。例:元宵节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2分)_ 我国传统节日中,你最喜欢哪一个?我们当地过这个节日有哪些风俗?(2分)_ 部分国人对传统节日愈来愈淡漠,尤其是班上一些同学热衷于过外国节日,为“保卫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你用令人信服的理由这样说服他们过传统节日(2分):_ 二、古诗文积累与运用( 24 分)(一)古诗文积累。(10分)8、古诗默写(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2)秋风萧瑟,刘禹锡用“_,_”唱响秋色不悲的个性宣言。(3)画莲花,不仅要画出莲花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

6、植茎于泥,滋养于水的莲花“_,_”的君子本色。(4)_,归雁入胡天。(5)晴川历历汉阳树,_。(6)_,朝露待日晞。(7)气蒸云梦泽,_。(二)阅读古诗,完成题目。(4分)梅花绝句 (陆游)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9、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10、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邴原泣学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7、。”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愿:羡慕。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凡得学者 ( ) 吾徒相教 ( )12翻译句子。(3分) 孤者易伤,贫者易感。译文: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译文: 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译文: 1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2分)1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3分)答:三、现代文阅读。妈妈爱吃什么菜( 16分)卫宣利妈妈爱吃什么菜?提出这个问题,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那天,大家聊得海阔天空,吃得大汗淋漓,都很尽兴。临近酒席结束,这位朋友忽然叫过服务员,叮嘱说:“再加一个酱烧鸡翅。”大家赶紧阻止:“都吃饱了,别浪费。”朋友笑笑,继续交待服务员:

8、“鸡翅烧烂些,多放姜,加黄酒,烧好了给我打包。”大家这才明白,原来他是要带回家去。朋友转回身来,笑问大家:“谁知道妈妈爱吃什么菜?”这意外的问话让大家都愣住了。是啊,妈妈爱吃什么菜?还真没注意过。朋友接着说:“以前,我和大家一样,每次回家去,妈妈都会做一桌子我爱吃的菜,蜜汁排骨、辣炒虾仁、糖醋鱼吃饭时,她总是坐在我身边,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吃,自己却一口不吃。哪个菜我多挟了两口,她便喜得眉眼含笑;哪个菜我吃得少,她又愁得眉头深锁,一个劲地自责检讨,说肉烧老了味重了直到谈了女朋友后,第一次带她回家,在超市里,女友说,买些你妈爱吃的菜带回去吧,你妈喜欢吃什么菜?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是啊,我妈爱吃什么菜?

9、她知道我喜甜嗜辣,知道我不吃香菜,知道我每顿离不了青菜,而我竟如此粗心,从未留意过她喜欢吃什么。后来我开始留心,看她究竟爱吃什么菜。可是她从来不和我们一起吃饭,总是等大家吃完了,她才开始吃。似乎,我爱吃的菜她都不爱吃,那些我不喜欢吃的剩菜,她却吃得津津有味。直到那次外婆过生日,席间,我年逾八旬耳聋目浊的老外婆,特意把那盘酱鸡翅转过来,一个劲儿地往妈碗里挟,嘴里含混地小声嘟哝着:你最爱吃的鸡翅,多吃点,多吃点”朋友的眼睛有些湿润,他叹了口气,继续说:“从那以后我就养成了习惯,每次出去吃饭,都要点一个酱鸡翅给我妈带回去,我也在学着做这道菜,总有一天,我要亲自做给她吃在爱的天平上,我们和父母之间,总

10、是倾斜的,他们的砝码永远比我们重”大家都沉默了,或许每个人都在思索:妈妈,到底爱吃什么菜?我想起上次妈妈生病前我回去看她,在超市转来转去,最后带回去的,却是爸爸爱吃的牛肉。妈妈爱吃什么菜?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考验着我们每一个儿女的心:对这个在家庭里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的女人,我们是不是忽略得太久?大约每一家庭的餐桌上,妈妈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她在厨房里辛苦忙碌,做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自己却是最后一个上餐桌的人。吃完饭,她清理掉我们留下的剩饭剩菜,涮洗碗筷整理厨房,她把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喜好都牢牢记在心里,唯独忽略了她自己。妈妈爱吃什么菜?我们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该认真地问问自己。15.请用简洁的语

11、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什么事。(2分)16.体会第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17体会划波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好处。(3分)18“妈妈爱吃什么菜”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了好几次,请分析它的作用。(4分)19说说第段中“在爱的天平上,我们和父母之间,总是倾斜的,他们的砝码永远比我们重”的含义。(4分)(二)神秘的花香(12分)植物的花香有着许多作用。植物的花有香味是为了传宗接代。植物花朵为了引诱昆虫前来授粉,不仅呈现各种艳丽夺目的色彩,还会散发各种迷人的花香。于是引来蜂蝶竞相采蜜,正所谓“蜂争粉蕊蝶分香”。结果,花粉黏(nin)附在昆虫的身上,随着昆虫的飞行迁移而四处落户安家了。香花内部有一个专门

12、制造香味的“工厂”油细胞,这个“工厂”里的产品就是令人心醉的芳香油。这种芳香油除了散发香味,吸引昆虫传粉外,它的蒸气还可以减少花瓣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一层“保护衣”,使植物免受白天的强烈的日晒和夜晚的寒气侵袭。植物花的香味除了有益于自身的生长繁衍,大多数还有益于人类。香气能刺激人的呼吸中枢,从而促进人体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由于大脑供氧充足,因此能使人保持较长时间旺盛的精力。此外,香味信息能够深刻地留在人的记忆中,刺激嗅觉,使人的记忆增强。利用花香来保健和防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医圣华佗,曾用丁香等制成小巧玲珑的香囊,悬挂在室内,用以防治肺结核、吐泻等疾病。古代民间把金银花放入枕内,用来去头痛,降血压,同时还有消炎止咳的作用。不同的花香,能引起人们的不同感受。如桂花的香味使人疲劳顿消;菊花的香味使人思维清晰。不过,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有些花香也会给人带来副作用。如百合、兰花的浓香,会引起眩晕和瞬时的迟钝。20文章开头一句“植物的花香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