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3624549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议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议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议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岳县人和九义校王廷普:浅议如何加强农村学生规则意识培养规则就是约束人们言行、要求人们普遍遵循的各种规范和准则,规则意识就是人们自觉遵守这些规范、准则的良好态度和自觉按章办事的行为习惯。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的规则意识普遍较弱, 农村学生因其身份的特殊性更容易让在校学生受到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学校的学生规则意识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也更为艰难。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做了如下思考:一、学生规则意识淡化的表现1、首先是由于长期以来,学校的教育受“左”的思想影响,没有遵循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的教育目标,而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责任心

2、的培养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缺乏公共规则意识。现代社会遵守公共规则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当前许多中国学生却严重缺乏起码的公共规则意识。有些人在公共场所无所顾忌地高谈阔论,吞云吐雾,随地吐痰,随地便溺,乱丢垃圾,坐公交车抢座占位,排队加塞,大庭广众之下脱鞋脱袜、赤膊袒胸,吃自助餐多拿多占,遇有纠纷恶语相向当中国作为政治大国、经济大国在国际上地位日益提高的同时,“中国人”却成了不文明、粗鲁的代名词,不少国家大街上、商场里用中文写着“不准随地吐痰”、“不准乱丢垃圾”等。2、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现在的农村学生

3、中,留守学生占相当大的比例。留守学生任性和娇气。留守学生的情绪,情感特点非常突出,爱激动,好发脾气,较任性和娇气。对这一点的认识得到各种观点的普遍承认。留守学生任性和娇气,主要是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及祖辈们经常满足他们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所形成的。客观地说,是祖辈对子女过分溺爱的一种反作用。在以夫妻为主体的现代核心型小家庭中,孩子确实成为了家庭的核心,有人称为现代的“小皇帝”。现在,有许多家庭的日常活动都要围绕留守学生安排,祖辈过分的溺爱,不适当的迁就,为留守学生消极情绪和情感的滋长创建了“温床”。因此,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祖辈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

4、环境中成长,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淡化了规则意识。 3、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了新的伤害。现在农村的网吧、游戏厅和迪厅等对学生产生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另外,现在社会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对他们的影响也在加大,如:讲脏话、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等,学生也是不以为然。学生耳闻目睹,无形之中受到影响,给其还未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混乱,这也是影响青少年责任心形成的重要原因。如:缺乏公私分明的规则意识。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提倡和推崇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也应该是每一个

5、学生做人做事要遵循的最起码的规则。而现实却是人们公私分明的观念越来越淡薄,取而代之的是公私不分、以权谋私、损公肥私。二、加强对学生的规则意识培养1、学生参与制定规则让学生自己来约定自己的行为规则,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自己身边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知,并能明白规则是自身生活、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制定班规有利于彼此间意义的有效性的认可。如果只向学生讲规则意识没有他们的亲身体验,规则意识是树立不起来的。为使学生从思想上尊重规则,发挥学生在规则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学生自己制定班规,作为规则教育的突破口,在讨论、筛选、确定、执行班规中自己教育自己,达成一致性。通过主体间有效的合作、认识规则

6、。也就是说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什么叫规则,体验规则的主要。这样做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2、严格落实规则一些管理者在制定完班级“规则” 之后,都会将遵守“规则”的“督查”工作交到学生手中,这本来是一项调动学生主动性,充分发挥“规则”作用的措施,然而正是因为过于的信任,导致了“规则”权威的缺失。毕竟,学生执行“规则”还缺乏一定的“效度”,他们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三分钟热度”,刚开始也许不会发现什么困难,因为毕竟是经过集体讨论的,大部分学生还能够遵守,但时间一久,有些学生就会发生动摇,对当初制定的“规则”提出异议,甚至拒绝遵守,这时的“执行者”就会“规则”来对这些学生进行处罚。当然

7、严格执行时必要的,但“执行者”显然缺乏必要的技巧,过于生硬的执行一是可能导致同学之间的矛盾,二是如果这时候老师必能及时予以疏导,也会打击“执行者”的积极性。当然,还有一部分“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显得过于软弱,迫于面子思想,“大家都是好哥们”“不就是个摆设,干嘛那么认真?”长此以往,“规则”变为一纸“空文”,当初的约定变为彼此间的“相视一笑”。3、模范遵守规矩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觉得制定出一套科学、有效的班级管理“规则”,及时地加以引导,构建起人人参与,相互监督的学生组织,学生的“规则”意识就能得到良好的培养,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学生在将目光投向学生的同时,也在投向老师。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班的

8、“班规”开学时新增了这样一条坚决杜绝零食进校园,而且还落实了一名专门督查的学生来负责,这位同学工作很负责,每天都会按照规定进行检查。这天,他在检查时发现有一名学生携带了大量的零食,藏在课桌里,于是马上向老师作了汇报。老师很生气,在班会的时候就这件事情进行了通报,并且当堂对零食予以没收。没想到放学的时候,这位同学竟然找到老师要拿回自己的零食,老师很诧异,很生气,就问他凭什么要拿回零食,学生说自己是因为看到老师也把零食带到了学校,才去买了这些零食。老师顿时语塞,悻悻地退给了他。原来早上这位老师睡过了头,错过了早饭时间,于是到校外的小卖部去买了些零食回来充饥,谁知道被这个学生发现了。这位老师本来以为,事情到此为止了,谁知道从此班上的零食就屡禁不断。最后他才从一个学生那里了解到,学生们私下里都说,老师也在买零食。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按照“规则”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树立起良好的“规则”意识,我们更重于说教,更善于说教,殊不知千言万语不如让学生真切地看到我们的行为,让规则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规则”的力量,增强规则意识。破解规则意识教育“困局”,需要教师贯穿始终,从规则的制定到落实,都需要教师“有水平”的参与既要懂得积极参与,又要懂得“适时”“适势”参与,更需要教师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树立好前进的“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