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600818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品与生家乡面貌新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乡面貌新枣庄市峄城区古邵镇曹庄小学冯翠手机:13276324889邮箱:山东人民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家乡 第二课: 家乡面貌新课时建议:两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9日 星期一第 五节课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第 四 节课单元概述:本单元共设计了“美丽的家乡”、“家乡面貌新”、“我为家乡做点事”三个活动主题。通过教学要学生知道家乡在哪里,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单元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感知情感行为”的层次来呈现,达到知、情、意、行的内在统一。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设计了一系

2、列实践活动。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注重了活动的创造性。本单元的所有材料、活动都紧紧围绕“爱家乡”这一情感中心,渗透着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课题:家乡面貌新 年级: 二 教材版本:山东人民版课程内容:我的家乡2:在内容的选择上,教科书采用以点带面的形式,通过农民的小洋楼、高科技农业大棚的产品来表现农村的变化;通过新旧照片的对比来展示城市的变化。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2.用多种方式了解家乡的变化,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教材分析:“家乡面貌新”这一主题以活动的形式来呈现

3、,整个活动的过程层次清晰、明白。其主旨主要在于: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切身体验家乡面貌的变化,感受家乡的美丽,激起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用眼看,用嘴问,动手写,动脑想,全身心参与实践活动,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锻炼自己的才干与能力。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准备图画纸和彩笔。2.课前向家长了解家乡有哪些变化,搜集家乡新旧变化资料(图片、故事、歌曲等)。3. 根据调查、采访内容的不同,自主组成合作调查小组。教师准备:课前调查搜集家乡新旧变化的图片、文字或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农村、城市、教育等。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学生分析:通过从一、二年级品德与生活

4、课的学习,对家乡的变化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 课前鼓励他们大胆调查,课上勤于思考、勇于质疑,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探究活动中;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访问、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教学设计思想:本课的设计,我力求体现品德与社会综合学科的新理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以儿童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中。以教科书所提供的素材为范例,引导学生采用个人调查、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参观、调查、访问等活动,指导学生结合实际,选择自己感性的内容去展开探究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引发家乡的自豪感。

5、教学重点:实践活动中切身体验家乡的变化。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与方法:本课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以学生的汇报交流为主线,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教法,引导儿童了解并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最终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1.学生主要采用合作交流、分组对话、表演评价等方法感受家乡的变化。2.有组织有计划地参观、调查、访问。3.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用眼看、用嘴问、动手写、动脑想,全身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4.调查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贯穿始终。课程资源开发:1.在进行本主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小

6、组讨论中对家乡的变化有一个大概的了解。2.教学中,要善于采取对比的方法组织讨论和交流,在回忆、对比、分析、归纳等过程中形成对家乡的热爱,注重探究方法和技巧的运用。3.学生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用多种感官观察、调查、访问、体验、对话,感悟家乡的发展,获得对家乡变化的真切感受。教学条件说明:1城市学生由于条件较好,家长重视,可以重点引导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图书馆或通过网络查找有关“家乡昨天”的文字或图片资料,观看有关家乡历史的影片,了解家乡的变化;用相机拍摄家乡的商场、公园、高楼等景物,感受家乡的美丽。2地处农村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学校条件的制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向身边的长辈采访,了解家乡的故

7、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参观蔬菜大棚、养殖场等,切身感受家乡的巨大变化,为课上分析交流积累素材。教学进度建议:本二级主题大约需要一课时来完成,课前鼓励他们大胆调查、参观、访问,通过学生课前活动,课上交流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欣赏家乡的美景;组织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情感,引发家乡的自豪感。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话题 大家看录像,知道这是哪里吗?(课件展示:配有背景音乐的“古运荷乡”、“万亩榴园”、“台儿庄古城”等家乡美景图片。) 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生活就像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家乡也迈开步伐与时俱进,以崭新的

8、面貌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教师板书:家乡面貌新)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古运荷乡、万亩榴园、台儿庄古城等美景图片,学生陶醉在优美的景色和音乐声中,家乡自豪感油然而生。】二、汇报交流、感受家乡巨变我们的家乡现在和过去又有什么不同呢?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调查、访问,你调查的是哪一方面的变化?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不同小组的同学。农民生活水平调查组,农业科技进步调查组,城市飞速发展调查组,把你的调查所得与同学们交流一下吧!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1.农民生活水平调查组: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进行介绍。(过去住着低矮的房屋,现在住上了小洋楼;过去出门靠步行,现在开上了小轿车、过去家里连电都没有,现

9、在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你是怎样获得这些资料的?师展示农村过去、现在的图片,学生感受变化。2.农业科技进步调查组:小组派代表汇报。(蔬菜大棚里新奇的瓜果蔬菜、农业机器收割庄稼)(课件展示:科技蔬菜大棚、机器收割庄稼、科技养殖等场景。)3.城市飞速发展调查组: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小区林立,超市、商场云集,高速路、立交桥随处可见,娱乐场所灯火通明,学校里有现代化教学设备)(课件展示:城市夜景、四通八达的公路、高楼大厦)通过交流你有哪些感想?【设计意图:小组为单位汇报各自的参观、调查结果,以此来表现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发展的习惯。】三、.演演猜猜,介绍我的家乡1.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小组内练习介绍。3.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4.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见解。5.猜一猜:把你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描述出来,让其他同学猜猜是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