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口语交际课堂.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55697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口语交际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口语交际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口语交际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口语交际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口语交际课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采得百花酿好蜜浅谈小学课外阅读的指导一、认识课外阅读环境的特点当今世界,由于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方式、文化与精神活动要求和内容的改变。与此相应,阅读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具体来说,当今阅读环境主要有以下两大特点:1读物的数量,势如洪潮,规模空前。我国古代的书面读物先后曾有甲骨文、钟鼎文、书策、书卷等,由于是手工刻录,读物数量也就屈指可数了;造纸术发明以后,在活字印刷术乃至新近出现的激光照排技术的支撑下,纸质材料便在文献印行中大展宏图。如今,电子计算机技术又已普遍应用于生产、科研、生活等各个领域,电脑迅速普及,信息高速公路全

2、面开通,以光盘等为质料的电子书刊也很快走进了人们的阅读视野,越来越广泛地得到认伺,受到喜爱。这样,依托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高科技通讯技术的网络读物和电子书刊方兴未艾,而依托于纸质材料的“传统”书刊又锐气不减,市场空前,于是,读物的数量也就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规模。2读物的内容异彩纷呈,瑕瑜互见。载录文字的介质品种多了,读物的数量多了,读物的内容自然也就多了。从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价值来认识,读物内容多,有其积极的方面:读物多,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比他们的实际生活更为绚丽多姿的世界,有文字的,有画面的;有静态的,有动态的;有生活常识的,有科学知识的,也有文化娱乐的;可谓应有尽有。也

3、有其消极的方面:由于读物的制作与出版、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机制还很不健全,纸质的、电子的以及网络上的读物,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低级趣味的内容,诸如凶杀暴力、酗酒嗜毒、诱骗拐卖、卖淫嫖娼等都会在这些读物中出现。二、建构课外阅读能力的品质因为阅读环境改变了,人们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已经无时无处没有读物相伴,无时无处不发生阅读活动,所以,我们的下一代已完全无法回避这样的课外阅读环境而安守一块“净土”了。怎样才能让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吸取精华,扬弃糟粕,既能恣意遨游又不迷失自己呢?我们觉得,应该着力于培养基于以下三种品质的课外阅读能力:1自制力。阅读活动中的自制力,是以对读物的内容理解为前提,对读物的利害

4、鉴别为关键,对自身的行为调控为核心的一种心理品质,是阅读者对阅读环境的“免疫系统”。学生在其课外阅读活动中,理解内容、鉴别利害、调控行为这三个层次的自制要素缺一不可,其中的调控行为是终端因素,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包括:(1)对阅读活动过程的调控,即当目及不良阅读内容时或遇到阅读活动与其他事情发生时间分配上的抵触时,能合理选择、及时中止和科学安排;(2)对由阅读所激发起来的行为欲望乃至已经实施的行为能根据其利害关系及时克制、调整或持续进行,使之始终能沿着有益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轨道推进。2自主性。在自制力的“保驾护航”之下,学生从事课外阅读必须具备自主性的品质。阅读教学意义上的学生

5、阅读,是教师与学生“双重主体”参与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其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主导作用。在师生双边活动构成的教学情境中,或由于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完成阅读任务的能力,或教师为了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效率,加快推进教学进程,学生往往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去阅读文章。而所谓的“课外阅读”则是学生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外进行的独立阅读活动,所以独立性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根本的心理品质。这种心理品质应包含:(1)能独立地提出恰当的读书目标。(2)能独立地确定合适的阅读方法和策略。(3)能形成独立的见解尤其是创造性的见解等因素。3自动化。自动化是指在阅读活动中实施各种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娴熟性与灵敏度,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

6、,才能迅速地选择适宜读物,直觉地预料读物内容,灵活地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合理地调动各种辅助手段,从而最快、最好、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或了解读物获取信息,或消遣娱乐愉悦身心,或评价得失研究价值,等等。借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术语来说,这种自动化品质,就好比是一种版本高、元件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其输入、传递、筛选、重组、输出等环节都非常灵敏。在课外读物铺天盖地的情形下,学生的课外阅读必须达到自动化程度,否则,就可能由于读书效率不高而导致读书与其他活动之间的矛盾,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三、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如何按照自制力、自主性和自动化这三种心理品质的要求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而卓有成效地培养学

7、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1培养健康情趣的策略。健康的阅读情趣是指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能将追求真、善、美,追求文明、高雅境界作为自己的内在需要。情趣健康了,也就有了自制力。培养这种健康情趣,可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采取美文熏陶的策略。比如:听赏法,用教者示范朗读、录音朗读、声像组合朗读等方式,让学生聆听;析赏法,出示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教者边读文句,边作精辟评点,画龙点睛,展现神韵;读赏法,提供或由学生自行寻找文义浅显而情调、意境优美的文字,让学生去出声读,既理解其内容又传示其意境;编赏法,通过范例引路,指导学生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摘编成“小报”,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

8、效果。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2训练基本能力的策略。要让学生能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就必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着力去训练阅读活动中相关的内部智力操作和外部技能操作两方面的必备能力。主要有:感知阅读材料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由思维活动来运作的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也包括依托思维活动并与眼睛的视速等因素有关的精读、略读、泛读、扫读、跳读、速度等能力。熟练运用传统操作方式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查检辞书、资料等能力,也包括在阅读过程中随机圈、划、点、注、评、摘等能力。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操纵电脑、打开电子书刊、确定关键词并以超文本方式翻阅文本资料的能力,也包括

9、上网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并在网上从容自如地调用网上阅读材料的能力。3整合阅读环境的策略。除了交往方面的写作外,在大众层面上,完全有理由说,“阅读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我们应努力整合出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书可读,并能主动读书,多读好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整合的途径有:内部整合,即以学生的高频活动区班组为基地,通过由学生献书、向学校借书、用班级活动费购书等渠道,建立班级“活水”图书箱,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将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外向整合,即以学生的基本生活区家庭为基地,通过培养典型、推广经验、捐助“扶贫”等手段,逐步帮助学生开辟家庭专用书箱、专用书橱乃至专用书屋,使学生在家庭的闲暇时间中可与书为伴,以书为趣。当然,随着电脑的普及,无论班级图书箱还是家庭书屋,都可以为学生逐步创设阅读电子书刊或阅读网上书刊的条件。在新世纪里,课外阅读是我们人类的一个全新的生活领域,更是人类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追赶时代,就得超越课堂,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