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3552286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国家软科学指导委员会 副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冯之浚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一、科学发展与国情分析改革开放的近30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均经济增长保持了近10%的快速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同时我们要清醒看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问题十分突出,资源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2006年我国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然而资源能源消

2、耗很大,其中,消耗的能源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耗量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代价太大,并且难以为继。1资源能源难以支撑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都严重不足,而资源消耗的增长速度却十分惊人。在资源总量方面,我国石油储量仅占世界1.8%,天然气占0.7%,铁矿石不足9%,铜矿不足5%,铝土矿不足2%。在人均资源量方面,我国人均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草地资源为1/3,人均水资源为1/4,人均森林资源为1/5,人均石油占有量仅为1/10。我国的国内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文明的持续增长,现实的状况要

3、求我们必须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经济增长中环境代价太大的问题。2生态环境难以承受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我国现有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增加1万多平方公里;我国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我国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供水不足,其中100多座城市严重缺水;我国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2005年接受环境监测的522个城市中,有近四成的城市空气质量劣于国家二级标准;在开展酸雨监测的696个市县中,有一半以上出现酸雨,人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已临近生态阈值,难以

4、支撑当前的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生产方式的技术扩张。3国家竞争力难以提升产业要在国际上开拓市场,一般需要经过3个阶段:(1)靠劳动力、土地资源、政策优惠发挥“成本优势”;(2)获得一定的资本积累进行研发产生“技术优势”;(3)自创名牌,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品牌优势”。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仍处在“成本优势”为主的阶段,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若不如此,我们的“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大量能源和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隐形损失,与所获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我们生产一台电脑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个鼠标,外国公司拿走了大部分利润,留给我们的只有7.5%;在我国生产的世

5、界名牌领带产量占世界的75%,而利润只有6%左右;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用于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我国的发展成本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严重影响了国家竞争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上各式各样严格的法规和标准接踵而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急需探讨的重大问题。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形成了事实上的贸易壁垒,这种“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有的已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造成了严重影响。4国家安全难以保障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的设备

6、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更何况涉及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就是花再多的钱别人也不会卖给我们。例如“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美国对此实行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要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同时,我国重要资源对外依存度也不断上升。目前我国先进技术和主要资源的对外依赖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国家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二、科学发展与机遇挑战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目标,尚有相当的难度,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难度之所在,是与我们所处的阶段有关。1在国际产业链中我国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随着经济

7、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国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我国由于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不利的分工地位。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与竞争中,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少世界知名品牌,我们的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不得不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换来微薄的利润,成为低端产品的“世界工厂”,承受随之而来的资源、环境代价。2进入工业化中期我国面临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特点是“重化工业”加速发展,导致资源能源消费增加。先期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如“英国、美国大都走过一条大量消耗资源能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能源和重要金属消费增长超过经济增长,出现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

8、当年日本也是如此,19601970年日本在加速工业化过程中,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1.21,是日本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我国已开始实行新型工业化的政策,坚持走出一条有别于先期工业化国家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路。我们必须重视重化工业的层次提升和节能减排的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避免少数地方盲目发展和引进重化工业中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造成资源能源的双重压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工业化与城镇化同时并举西方发达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是有一段间隔的。我们根据中国国情,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需要两者兼顾。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调整产业结

9、构,势必导致资源能源消费量迅速增长,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基础设施规模加大,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较快增长,加之,生活模式明显改变,消费结构不断提升,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标志的能源消费升级,是导致能源消费强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4政府职能的改革与市场经济的完善如何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既是政府的职能,也是市场经济完善的表征之一,应避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并存的现象。我们过去迷信计划经济,认为计划经济能够有力地解决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计划经济色彩的逐渐淡化,政府职能如何转变成为改革中的重要问题。不能过于迷信市场,市场并非万能的,它对自动配置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的调节是有限的,因此,

10、对市场经济必须要加以引导和完善。三、科学发展与借鉴提升20世纪50年代,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如何改变国家经济贫困落后的面貌,成为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所以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发展理论必然以发展经济学成为核心和基础,而发展理论中的“发展”也主要是指经济意义上的发展。发展问题经历了4个阶段:(1)刘易斯等人提出的经济发展等于经济增长;(2)缪尔达尔提出的经济发展等于经济增长加社会改革;(3)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观;(4)佩鲁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中国的科学发展观是借鉴和提升了世界多种发展理论,并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集中回答了在现阶段的中国什么是发展、为什

11、么要发展、怎样才能发展和怎样判断发展的标准等发展观的基本问题。1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西方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刘易斯。在他看来,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经济馅饼做得不够大,现在的关键是必须把蛋糕做得大些。” 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1955年)一书中明确提出不发达国家发展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加速经济增长,追赶发达国家的问题。刘易斯认为,增长、发展、进步三者是同义词,经济增长就等于经济发展。他认为,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财富不断增长的过程,对于经济发展的度量可以使用经济增长的指标来直接加以测度,例如GDP、GNP、人均GNP、人均GDP等。GNP或者GDP的提高会自动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消

12、除贫困现象,而社会稳定和民主化等其他社会目标也会自然而然得到实现,因此发展的根本问题是尽可能的提高GNP或者GDP水平及其增长率。在这种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指导下,人们关心的主要是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数量,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发展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实践结果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即只有明显的生产的量的增长,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经济社会结构、政治经济体制等没有明显进步,相反却出现了诸如人口膨胀、城市贫民窟蔓延、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拉大、农业停滞不前、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生态危机等大量严重问题。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有增长而无发展”、“无

13、发展的增长”。客观地说,早期发展经济学强调经济增长是有现实需要和科学依据的。财富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一切。然而,这种发展观的主要缺陷是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实现预期的发展目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并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数量也不等于经济发展的质量。2经济增长与社会变革同步的发展观20世纪60年代以后,发展理论从单一学科研究转向跨学科研究,从对发展中国家的专门研究转向对不同发展程度各类社会形态国家的研究。学者们开始对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的发展观进行反思,这种反思是在肯定增长是发展的基础上,更多地注意到发展中质

14、的变化,注意到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社会多维变化的过程。1968年,瑞典发展经济学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一书中指出:“发展意味着从不发达中解脱出来,消除贫困的过程”,“发展意味着整个体系的向上运动”。缪尔达尔认为,发展是包括整个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过程的上升运动;影响经济发展的有产量和收入、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制度、政策等因素,因而应从质和量上去把握发展问题,为此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实行社会改革的政策主张。简要地说,缪尔达尔主张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和社会改革。到20世纪70年代,在关注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因素之外,发展理论越来越强调分配不公、失业和贫困问题的改善。l969年,英国发

15、展经济学家达德利西尔斯指出:“对于一个国家发展来说,应该提出的问题是:贫困发生了什么变化?失业发生了什么变化?不平等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这3个方面都变得较不严重,无疑这个国家就经历了发展。如果这3个中心问题中一个或两个恶化了,特别是3个问题都恶化了,那么,即使人均收入成倍增长,把这种结果称为是发展也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一书中也指出,虽然经济进步是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但它不是唯一的部分。他指出:“发展不纯粹是一个经济现象。从最终意义上说,发展不仅仅包括人民生活的物质和经济方面,还包括其他更广泛的方面。因此,应该把发展看为包括整个经济和社会体制的重组和重整在内

16、的多维过程”。除了收入和产量提高外,发展显然还囊括制度、社会和管理结构的基本变化以及人们的态度甚至还有人们的习惯和信仰的基本变化。总之,必须把发展看作是涉及社会结构、人的态度和国家制度以及加速经济增长、减少不平等和根除绝对贫困等主要变化的多方面过程。3可持续的发展观最初,深刻思索发展的不可持续性这一问题的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一批学者。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Carson发表了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环境科普著作寂静的春天,书中通过诸多实例详细介绍了由于农业种植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土地、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生动描绘了一幅可怕的景象,告诫人们如此下去人类将失去明媚的春天,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关于人类发展观念的思考和讨论。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从各国政府的层面提醒人们必须改变那种习以为常的“世界实际是无限的”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