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54859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校订校订校订内容纲领页次版次校订审察赞同日期单号2011/03/30/系统文件新制定2A/0/赞同:审察:编制:环境监测中心管理评审程序1 目的对管理系统的合适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审,千锤百炼和完满管理系统,保证质量目标和目标的实现并满足客户的要求。2 合用范围合用于管理系统管理评审活动。3 职责3.1中心主任负责主持管理评审活动;3.2质量负责人负责制定管理评审计划,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组织评审建议的实行;3.3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管理评审,并负责提交评审所需资料或书面资料;3.4责任科室负责管理评审中提出的预防措施、纠正措施的组织实行;3.

2、5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活动资料的保留、归档。4 程序4.1管理评审每年好多于一次。4.2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增加管理评审频率,组织临时管理评审:(1)机构发生改动、资源和系统发生重要变化时;(2)发生重要质量事故、客户对监测质量的投诉连续发生时;(3)法律、法例、认可标准发生重要改正时;(4)管理系统不可以有效运行、内部审察中发现严重不符合时。4.3管理评审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评审目的、依照和内容;(2) 参加评审人员;(3) 评审时间安排;(4) 有关评审准备工作要求。4.4评审准备评审会议前天由质量负责人依照评审输入的要求,组织收集评审资料,并将有关评审文件发至参加评审人员。管理评审

3、的输入包括:(1) 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CNAL/AC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2)管理评审计划;(3)质量手册和程序言件;(4)近期内部审察结果;(5)管理和督查人员的报告;(6)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情况;(7)客户反应和投诉记录;(8)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考证结果;(9)质量控制情况及监控方法有效性分析;(10)资源保证充分性分析;(11)监测报告质量分析;(12)人员、业务量和业务种类的变化情况,新技术的应用;(13)由外面机构进行的评审报告;(14)法律、法例、认可标准的变化;(15)管理系统运行情况,包括质量目标、质量目标

4、的合适性和有效性;(16)改良的建议;(17)实验室的发展战略。4.5评审实行评审会议由中心主任主持,一般要求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不按期评审由组织者决定参加人员。质量负责人报告近期内审结果和管理系统运行情况,技术负责人报告与技术运作有关的输入资料;参加评审人员应进行合适分工,评审方式为召开评审会讲和查阅有关资料,按评审计划及评审内容逐项评审,张开分析、谈论并对管理系统的适应性、有效性作出谈论,确定改良目标,对存在或暗藏的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定责任人和达成限时。评审组对付评审情况进行记录,并对评审内容作出谈论,由质量负责人编制评审报告。评审报告内容应包括:评审日期、地址、主持人;

5、评审构成员;评审目的;评审内容;评审建讲和结论;需采用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以及管理系统文件中需修正调整的内容。评审报告由中心主任赞同。4.6评审后的工作评审结束后,质量负责人依照需修正和调整的内容,指定有关科室或人员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质量手册、程序言件校订,负责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保证在约定的时间内实行,并对其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考证。4.6.2评审结果应输入环境监测中心策划系统,作为制定下半年度工作目的、目标和活动计划的依照之一。4.7管理评审结束后,由质量负责人将评审报告和评审有关记录分别按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交办公室保留归档。5 引用文件纠正措施程序预防措施程序文件控制程序记录控制程序6 有关记录管理评审计划表管理评审报告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表暗藏不符合项及纠正措施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