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35410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捞铁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复习导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提问:(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2、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4、 小结。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2)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

2、,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2、教师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3、提问: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指导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4、小结: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2、讨论: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3、小组汇报: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4、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五、学习课文第四、五

3、、六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2、思考: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分几步做的?(2)哪些地方出色?(3)船靠什么向上浮?(4)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5、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2、教师小结: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附:板书设计:18 捞铁牛 利用水的浮力 陷进淤泥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怀丙 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