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354091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之点滴 李凯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写话是用现代的活的语言写文章用现代活的语言,只要会写字,能说就能写。”小学生学写作是从写话开始的,低年级开始指导儿童写话,侧重在词和句的训练上,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前后连续、逐步能写一小段话,为命题作文打下基础。写话教学方法有很多,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下列几种:1、听写。听写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儿童听话和写话的能力。低年级听写练习可从听词、写词到听句、写句。一般要求学生听写后能准确地把听的内容写下来。开始训练时老师把要听的句子朗读两遍,再逐渐过渡到只读一遍。如句子较长,可适当分开读。听写后,老师应该立即检查,根据反馈情况,给予评定或

2、指正。在听写一、两句话的基础上,逐步让儿童听简短的故事练习说话或写话。2、填充句子。填充句子即把句子补充完整。这是一种半独立的写句训练,它可帮助学生建立句子的概念。要求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词语,把一名话填写完整。教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从不完整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再想要填充什么,句子才完整。或者通过提问,让学生弄清所要填的部分,填充完后再让学生读一读,看通不通顺。3、排词成句。老师出示错乱排列的词语,要求学生整理成一句完整通顺的话。这种训练可增强学生词序的概念,理解一句话中词与词的逻辑关系,它是初学写话的一种好方式。例如:下午 今天 妈妈 带 去 买 超市 衣服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去超市买衣服。)教

3、学时,先让学生看清楚所要整理的每一个词语,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然后想一想每个词语怎样排列才能组成一句通顺的话。排列后再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明白。4、扩充句子。扩充能够开拓学生思路,提高他们动用词语的能力。低年级一般由老师揭示句子的成分,让学生补充附加成分,使句子内容具体,更确切地表达句意。扩句时要注意保留原句的基本思想,补充的词语要恰当。儿童初学扩句,可让他们先仿照例句,例如:爸爸在服装店里买了两件衣服。小明( )买了( )钢笔。也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儿童掌握扩句的方法。5、变换句式。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儿童理解句意和灵活运用句式的能力。例如:(1)、把叙述句改成疑问句,或把疑问句改成叙述句。黄牛

4、吃草。 黄牛吃草吗?(2)、把叙述句改成“把”字句,或把“把”字句改成叙述句。例如:老师背小朋友过桥。 老师把小朋友背过桥。(3)、把带引号的句子改成不带引号的句子,或把不带引号的句子改成带引号的句子。例如:老师对小红说:“请你明天参加小干部会。” 老师请小红明天参加小干部会。(4)、把两个简单的句子连成一个较复杂的句子。例如:鱼肚子里有个鳔。鱼在水中能浮上来、沉下去。因为鱼肚子里有个鳔。所以鱼在水中能浮上来、沉下去。6、看图写话。看图写话是低年级常采用的一种有效的写话方式,它不仅能培养儿童观察、思维、想象等认识能力,而且通过说话、写话,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老师要提供图画,单幅图或多幅

5、图。低年级一般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练习将说的写下来。最初训练可指导学生观察一幅画,练说、练写一句话;逐步扩展到练说、练写一小段话。例如:出示一组小动物图画,要求根据每幅画练说一句话,并提供例句。两只白兔在吃萝卜。一只小猫在吃鱼。教学时可按照“什么干什么”的句式写话,如果儿童不会写的字,可用拼音代替。7、多说促写。老师可利用直观形像,为学生设置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边观察,边练习说话,在说的基础上,再写下来。 (1)、课上设计一些动作指导学生表演。如:让一位学生从教室门口走进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课本。然后让大家把这位同学做的一系列动作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牟针松同学一走进教室,就拿出语文书认真地读起来。”(2)、做游戏。让学生把做的各种游戏的经过说、写下来。如语文课堂中“开火车” 游戏,体育课中“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课间游戏等。在语文教学中,我运用以上七种方法训练学生说话、写活,学生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