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353855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0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试 行)项 目 名 称: 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XXXX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编制日期:2009年6月3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四川省环境保护局印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建设单位成都英格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成都市营门口路88号联系电话传真8邮编建设地点新都镇桂红路1号立项审批部门成都市新都区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新发改投资函2008034号建设性质扩建行业类别及代码占地面积(平方米)24964绿化面积(平方米)7000总投资(万元)11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95环保投资占总投资

2、比例1.8%预期投产日期项目已投入使用一、 建设项目的由来目前,我国每年可利用秸秆约7亿吨,成都市每年大约有400万吨,但其有效利用率不足30,其余部分大多被放火焚烧付之一炬。这不仅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更可惜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植物资源。为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家一直积极支持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及推广,并给予多项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按照国家“三农”方针和农机产业政策要求,为改善农民炊事条件和广大农村人居环境,成都英格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充分技术论证和实验,利用农村秸秆资源成功开发研制了一种清洁新能源装置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该装置能把秸秆资源转换为价廉

3、、安全、清洁的家用燃气,具有材料来源广泛、制气技术先进、使用安全可靠、易于普及推广及绿色环保等特点,经济、社会及生态综合效益明显,适合在广大农村推广应用。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市场前景广阔。仅成都地区,保守估计推广总量可达250万台(120万农户按照1520比例估算),中的保守应用推广估计,全市推广总量可达18-247万台,全国按2亿农户估计,推广总量可达30004000万台。二、 工程地理位置和外环境关系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位于新都镇桂红路1号。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工程外环境关系图见附图2。三、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6J-5型家用秸秆气化炉扩大推广项目。性质:

4、扩建。地点:新都镇桂红路1号。工程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3。四、 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计划投资11000万元人民币,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大型秸秆气化炉规模化生产基地。 1.建设时间:2008年10月初至2009年7月底,共9个月时间。 2.建设规模与产品:项目中心建示范推广点300个,产品主要是通过示范安装、示范使用及科技入户宣传、后期随访指导检修等,实施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农户家用秸秆气化炉的推广,使先进农机技术真正进入千家万户。 3.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0万元,流动资金投入3000万元。主要数据和经济指标见表1。表1 主要数据和经济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

5、数据和指标备 注1产品大纲(秸秆气化炉)万台/年50第一期2新增工艺设备仪器台(套)1013项目职工人数人2704总投资万元11000第一期4-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万元80004-2流动资金万元30005经济评价指标5-1销售收入万元54000达产年5-2销售税金及附加万元2781.03达产年5-3利润总额万元7095.45达产年5-4销售利润率13.14达产年5-5销售利税率18.29达产年5-6投资利润率64.5达产年5-7投资利税率89.79达产年5-8财务内部收益率37.035-9财务净现值(ic=12)万元11700.895-10投资回收期年2.745-11贷款偿还期年3.595-1

6、2盈亏平衡点34.62(以生产能力表示) 4.主要工艺设备及原辅材料见表2、表3。表2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设备名称单价(万元)数量(台)金额(万元)钣金数控下料机1552311数控折弯机30260卷板机械15690型材弯管机339数控氧气等离子-氧乙炔切割机155氡探伤设备15230铆焊设备12626冲床7856数控车床12.520250铣床15690钻床及台钻、摇臂钻520100涂装设备及环保设备5001500工装模具制造能力设备1001100表3 主要原辅材料表名称年用量(kg)来源钢板、角钢、元刚、无缝钢管等25,000,000成都地区生资、化工、五金机电批发市场氧气、乙炔、焊条、砂轮、

7、螺柱等3,750,000成都地区生资、化工、五金机电批发市场五、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4:表4 建设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表项目组成主要建设内容主要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生产、科研、办公用房生产厂房5栋,共15648平方米;科研办公楼及其他附属用房3916平方米;生产线2条,年产50万台家用秸秆气化炉。噪声、废水、扬尘、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漆雾、废水、固废、噪声辅助工程职工住宿职工住宿楼5400平方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其它配套其他配套建筑物、构筑物7000余平方米/公用工程供水系统自来水引入管网/道路厂区物流干道车尾气、噪声供配电系统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

8、等/排水系统收集废水并把处理后的废水引入城市污水管网废水废水处理设施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废水其废气处理设施漆雾废气它固废处理设施生产废料、实验用秸秆固废六、建设及辅助动力建设方案1.建场地选择与方案项目选址经过多次实地考察拟定于成都新都区内,交通便利,周围环境良好,工业区内配套设施齐全,满足机械加工和组装生产要求。2.排水工程方案 本项目生产用水量较小,为10m /h,而本厂区所在的工业区内由新都区内20m /h 的工业用水量配置的,只要接入工业区的自来水管网引入即可。同时厂区内的生活及消防用水从此管网引入就完全满足要求,只用按消防给水规范购买并设置消防栓数量。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生产生活污

9、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本项目建设生产排水量极少,主要是设备冷却水,属清洁废水。生产污水排入厂区污水排放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厂区污水排放管网。雨水排放由厂区雨水排水管网排放。3.辅助工程方案本项目科研、生产、办公用电装设功率1200KW。经计算,项目用电量约1000KW,拟选用2台630KVA变压器,设在建筑变配电站内,向各建筑供电。电力照明系统采用交流220/380V,50Hz。同时根据工厂科研生产管理,配置相应的通信、报警系统。4.职工人数、工作制度职工人数:职工约270人。工作制度:全年工作日为365天。七、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成

10、都市中心城划分为三个区;一环路以内为市中心区;面积为28km,是中心城的主体,重点发展生活居住、科研教育、物资集散等功能。三环路以外为环城区,面积为442km按照生活与就业相对平衡的模式发展,适当发展污染低等工业。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成都市发展同体规划,与新都区的城镇建设规划也是相容的。由于本项目建设用地73.97亩为征用性质,项目建设营运时,如遇环境纠纷,项目应妥善协调解决好征地拆迁补偿问题以及周边居民、单位的关系。八、总图布置合理性分析在总平面布置中,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功能分区明确。本工程平面布置中有效的利

11、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也便于物管进行管理。厂区内进行了大面积绿化,拥有各种绿化树木和草坪掩映点缀,美化环境。综上所述,本评价认为,项目总平面布局是较合理的。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 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市中心位于北纬30.67度,东经104.06度,平均海拔约500米。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

12、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新都区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是四川省省会城市成都市的都市新区(城北副中心),区域北与德阳市广汉、成都市青白江区毗邻,西与成都市彭州、郫县接壤,东、南与成都市金牛区、成华区、龙泉驿区相连。新都城区距成都市中心16km,目前建成面积12.6km2,城区居住人口17.5万人。现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拉动城市中心功能东移,带动城市发展东进,形成以行政办公、教育、商业、金融、生活居住为主的绿色生态区;同时,旧城区继续保持以商贸、旅游为主的城市功能。新

13、城区和工业区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城市骨干道路网络,配套的各种管线及公用设施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城市框架已初具规模。2002年3月通车的新都大道路宽100米,是一条气势宏伟的生态型大道。它连接老城区,横贯新城区,直通成绵高速公路,既承担了城市快速通道的功能,又是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南北向的蜀龙大道贯通新城区、工业区,直接连通成都市环城高速和市区三环路,全线竣工后将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对新都区的辐射力。全域交通体系初步构建。按照“全域成都”理念,编制了“九纵六横三轨”交通网络规划,重点道路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北新大道建成通车,成青路主体通车,成环路新民至军屯段形成通车能力,成彭高架出口改造和兴城大道、香城大道、绕城路东南段、新九路新繁至清流段新改建工程全面动工。兴隆大桥、成环路新民东风桥建成通车。新改造入城公交线路3条,公交通达率96%。拆除了枣子林、张家庵、斑竹园3处收费站。新都区公路密度居全省之最,拥有完善、快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成绵高速公路是四川省最大两座城市之间的运输大动脉。城南高速贯通川西、川中,成德大件路承担着主要的货运流量,是一条快速便捷的经济通道,也是成都市最繁忙的一条公路;川陕公路(国道108线)一直是成都北上出川的重要线路;成彭公路和建设中的成彭高速公路拉动了新都区西部片区的发展,沿线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一的中国西部家具产业带;区境内则以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