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5375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茂名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六) 课外阅读(一)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 (1分) 课外阅读。王献之从小就跟父亲学写字。一天,他问父亲,写字有什么秘诀?王羲之指着家里的十八口大缸说:“你看,秘诀就在这里。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全部写完,就知道了。”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他日夜勤奋地练习写字,最终也成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1) 王羲之与王献之是_关系。(2) 写字的秘诀是什么?(3) 王献之是怎样成为书法家的?(4) 用加下划线的词语

2、写句子。王献之听了父亲的话,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2.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起一个大竹匾,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那鸟雀就_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 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动词。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_起一个大竹匾,_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_在棒上的绳子只一_,那鸟雀就_在竹匾下了。横线上的动词准确、详细地写出了_,表现了闰土的_。(2) 给这段话加个小标题:_。 (3) 文段中的省略号表示(

3、 ) A . 说话断断续续。 B . 列举省略。3. (18分) 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_周恩来同志顽强的学习精神和旺盛的求知欲望,来自他的伟大抱负。早在青少年读书时期,他就确立了为着中华民族的富强,为着造福于人民而学习的志向。1910年,12岁的周恩来随同伯父到东北读书。在这期间,他阅读了不少热心改革的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幼小的心灵燃起了改造中国、富强中华民族的火焰。有一天,身穿长衫的魏校长给学生上课时,问大家:“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啊?”教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老校长叫起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学生,让他回答这个问题,他慢声慢语地说:“为明礼而读书。”老校长摇了摇头,又叫一个官家子弟。这

4、个学生很傲慢地回答:“为做官而读书。”老校长叹了口气,接着把一个靴鞋老板的儿子叫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答道:“为家父而读书。”其他一些家境贫穷的学生,有的说;“为挣钱,为吃穿!”也有的说:“为不欺负!”老校长皱着眉头,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眼光忽然落在周恩来的身上:“周恩来,你为什么到学校来读书?”周恩来从容不迫地站起来,用南方口音清晰有力地答道:“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他没料到一个年位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远大的抱负!校长睁大吃惊的眼睛又追问:“你为什么读书?”周恩来提高嗓音,坚定地重复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小小的教室里久久回响。老

5、校长高兴地说:“_”(1) 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 “形容说话响亮而有力。”可用文中“_”一词来概括。(3)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垂头丧气_慌慌张张_(4)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5) 请将“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句意。(6) “铿锵有力的声音”文中指的是_(7) 这异于寻常的回答,使魏校长十分震惊。因为_4. (10分) 阅读理解。 当长白山只剩下了树秋天的长白山,被称为全色的殿堂,可有人问当地的一位老人,今天的长白山和过去的有什么区别吗?老人反问道:“现在的秋天,还能看到野生动物吗?”1986年,长白山自

6、然保护区的南坡和西坡遭遇15号台风的自然干扰,导致近一万公顷原始森林的活立木发生大面积倒伏,跨越长白山的阔叶红松林、针叶混交林和岳样林三个森林垂直分布景观带。当时有一种观点,说是100多万立方来的木材,在风倒区不捡出来它要着火,着火谁负责?自那以后,长白山车水马龙,人声鼎沸,马达轰鸣,那片风倒木一根也不剩地被捡走了。大山里的野生动物也有它们的生活习性,面对噪音污染,它们用无言和离去表达了抗议。在人们把风倒木捡出大山的几年中,拖拉机、推土机和几千个伐木工人全进去了,土壤结构、幼树幼苗、整个自然生态遭到破坏,那么一大片林子光秃秃地再也没有长出一棵树。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长白山的马鹿还有500多头

7、。后来被旅游景点命名为“地下森林”的森林里修了栈道,马鹿在森林中迁徒的路线被阻隔,到2005年再做统计时,长白山森林里马鹿的数量已不到50头。从2000年到2005年,曾经有6年的时间里,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棵棵高大的红松被个人承包。森林里不但有树,也有松鼠和其他很多动物,松子就是它们的食物。如果这些动物的粮食都被我们人类吃了、打了,野生动物靠什么生存?松子也是松树的孩子,松子在维系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树种自身并不能落地生根,它们要靠松鼠把种子吃了排出便,松子才能破壳才能生根成长。松鼠在森林里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可是,当人们视松子为发财的来源时,拖拉机、推土机都进了林

8、子。地上捡不够,树上打还不够,为了彻底和快捷,树连枝带头被砍了下来。以往每年9月马鹿生产的时候,它们的动静热闹极了。可当人、车在松子成热的季节也走进林子后,小马鹿的啼哭就听不见了。大山里的老人说,现在的长白山还有很多大山,但已经没有了森林,有的只是林子。林子里只有树,森林里却还应该有很多动物的叫声。(1) 从文中找出反义词。 幼稚_次要_倾斜_鸦雀无声_(2) 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破坏,文章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3) 我们似乎看到了满目疮痍的长白山,听到了长白山的声声唔咽。作为学生,你想对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人们说些什么? 5. (16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多变的狐

9、狸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野兔和狐狸。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能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所以,他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路上,他遇到了狐狸。“狐狸同学,你好哇!”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怎么了,狐狸?你不认识我了吗?”野兔跟上去问,接着说,“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哼,走开!”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

10、前茅了。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1) 短文共有_个自然段,文中写了森林学校里_和_的故事。 (2) 把狐狸对待野兔的态度按短文内容的先后顺序排列。(填序号) 好像没听见毕恭毕敬,亲热很客气地打招呼不屑一顾_(3) 用横线画出描述野兔伤心委屈的句子。 (4) 请用自己的话评价一下野兔和狐狸。 6.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父亲留下的书香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流传下来的哩。我父亲别无嗜

11、(sh)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的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话就长了。母亲生完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忡。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

12、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时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1)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别无嗜好:_。忧心忡忡:_。(2) 选择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竟然突然忽然)_下床了这个词表示_,也表现了全家人_的心情。(3)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这句话中的“秉承”是指_,“父亲的精神”是指_;。 (4)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这句话中的苦字为什么加引号? (5) “父亲留给我们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阅读理解 (共6题;共71分)1-1、1-2、1-3、1-4、2-1、2-2、2-3、3-1、3-2、3-3、3-4、3-5、3-6、3-7、4-1、4-2、4-3、5-1、5-2、5-3、5-4、6-1、6-2、6-3、6-4、6-5、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