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3517199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1农业循环经济概念 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单位的县域农业,其生产与生活中循环经济的实践水平对丰富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概念的影响重大。XX县区作为农业大省XX省的县域单位,可作为研究县级循环经济的代表性对象。 2XX县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XX县区清洁能源使用现状 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与可再生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包括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等.农村的清洁能源是将农村生物质材料、作物秸秆、人畜的粪便以及薪柴等生物质就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沼气、太阳能。XX县区作为黑龙江的典型农村代表,具有本省农村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共性。

2、其清洁能源的利用情况也代表了XX省农村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农村居民仍旧以传统能源使用为主,清洁能源使用量少。XX省农村常使用能源是煤、电、气、油等商品性能源,且其使用量大,而清洁能源使用量小。该省农村的清洁能源使用率仍旧处于低水平状态。太阳能的使用率较高,但由于受气候影响,沼气发展程度低,覆盖率仅占4%.就清洁能源总体使用水平而言,其覆盖率为72,但是在数字背后存在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即清洁能源的使用不能满足该省农户的能源要求,巨大的能源缺口仍需传统能源代替。在能源数量短缺的基础上,清洁能源使用的后续服务也存在缺失问题。 2.2XX县区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XX县区的

3、农村具有XX省农村的典型特征,农业生产与农村居民生活相结合,因此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双重发展轨迹。 2.2。1农业生产以废气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为核心 通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氨化、青贮、微储及氨化等工业处理措施,加工成便于畜禽消化吸收的精饲料.气化后的秸秆,可用于发酵产生沼气方便生产及生活。秸秆还可通过肥料化技术转化为有机肥料,随后实现直接还田、堆沤还田等。 2。2.2村庄生活以庭院型发展模式为主 存在初级规模的庭院经济,即农户以自己的住宅为中心,利用周围的非生产占地、自留地、宅基地和坡台地等可利用的土地及空间,从事以种、养、加工为主的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庭院经济经营灵活,以户为单位的庭院

4、种植、养殖,不同于承包地,相对独立和自由,且投入少、规模小,农民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在自己的庭院周围,因户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生产市场需要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这在XX县区的使用范围较广,使用程度不一. 3XX县区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3.1新型能源利用水平低 XX省农村能源使用在消费结构、利用效率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目前XX县区能源消费以煤和生物质能为主,并存在秸秆和薪材等生物质能直接燃烧的现象,尤其是秸秆的不恰当处理,使其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构成了污染和威胁。二是能源利用效率低。主要是秸秆和薪材的直接燃烧,

5、导致资源利用低效化.三是新能源开发严重滞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仍处于初期阶段,技术工艺相当落后.如太阳能发电技术等,在XX县区仍处于低水平状态,这导致能源结构性短缺和浪费并存,使得包括清洁能源在内的新能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3。2能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完全建立 XX县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模式仅限于废气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及废气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其他的农业发展模式由于自然条件受限或技术问题都难以大面积开展。XX县区作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地区,包含种植业、养殖业等多项产业,但目前没有形成如立体农业模式的发展模式.同时,在废弃物处理方面仍有不足,如秸秆的处理效率低,农民认可程度

6、不高,关键性技术的突破没有结合其他相应的技术和设备,这成为XX县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 3。3存在技术、资金及人员的三项缺失 XX县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技术、资金、人员3方面的缺失。部分关键性技术仍未突破,相应的配套技术和设施发展不充分,由于受技术推广体系的影响,技术推广力度不足。资金方面,县级政府的财政力量不足,缺乏相应的农业技术企业作为社会资源补充,因而存在很大缺口.同时,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和设备维修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户对技术的不认可。 4XX县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以市场价格为主导,改善原有能源消费结构 在推广新型农业技术、设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不同发展

7、模式的同时,加大对农业生产及生活中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政府除颁布相关的实施政策外,还可引导市场的能源价格,降低清洁能源的使用价格,同时推出使用清洁能源的优惠条件,并辅以技术指导和设备售出后的维修完善,以家庭和生产大户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结构的改善。 4.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利用率 县级应当加强农业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两部分。在农村生活中,注重包括河渠整治、道路、照明、农村沼气等在内的惠民工程建设;在农业生产中应重视农业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湿地保护等;同时政府必须对所辖区域进行整体规划,修建新能源使用的必须设备,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在软件

8、设施的提高方面,应当注重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和发展人才队伍的双向重点.通过运用政府职能,建立现代化、信息化的系统服务体系,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设施加强农业循环经济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同时注重培养农业循环经济人才,建立科研及技术指导阶梯型人才队伍。 4.3建立县级资金、技术支持体系 县级政府应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求,设立相关的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持资金,进行资金运用在技术方面的全方位规划、管理、指导及处理。加强农业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研究与开发。结合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及自身的现有资源条件,重点组织开发和示范有普遍推广意义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建立县级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在

9、资金及技术允许的条件下成立重点实验室,研究开发环境污染小或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技术,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等综合技术体系.同时,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科学技术交流、促进推广系统的形成。通过开展科技成果洽谈会等活动,构建高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并不断更新其推广方式,与农户密切结合. 5结语 农业是具有弱质性的产业,其生产特点和过程决定了资源在其中的重要性。我国在农业领域资源利用粗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为必要之举。XX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循环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基本的发展模式建立不完善、新型能源利用率较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只有在结合XX省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借鉴其他地区的发展经验,才能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