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350602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系数作业指导书new.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ZZBJ/ZY/CX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修编:审批:2012-12-15 发布2012-12-30 实施中震(北京)工程检测发布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测依据1、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 132-2009二、设备仪器1、64路温度和热流巡回检测仪2、温度传感器PtlOOO伯电阻感温元件3、热流计片标定系数:23. 2W/ (m2 - mV)三、试验流程1、接受委托由委托方填写委托单并提供相应资料,收样员收到委托单后与委托方联系, 确定期望检测日期。检测室主任根据业务安排检测工作。2、试验步骤2.1抽样数量确实定2. 1. 1测试部

2、位应按验收规范的规定抽取。2. 1. 2如验收规范没有规定的,那么应对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工程 外墙应抽取不少于3个测试部位,屋顶、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及与室外空气连 通的地下室顶板等围护结构应抽取不少于1个测试部位;建筑面积20000平 方米以上的单体工程外墙应抽取不少于5个测试部位,屋顶、不采暖楼梯间 隔墙及与室外空气连通的地下室顶板等围护结构应抽取不少于1个测试部位; 500平方米以下的单体别墅,应对建筑物外墙、屋顶、不采暧楼梯间隔墙及与 室外空气连通的地下室顶板等有限值规定的围护结构,每种抽取不少于一个 测试部位。2.2测点位置确实定2.2.1 测点位置不应靠近热桥(柱子、窗

3、框、过梁等)、裂缝和有空气渗透的 部位,不应受加热、制冷装置和风扇的直接影响,且应防止阳光直射(选择 东北和西南方向的墙面)。2.2.2 测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围护结构的热桥影响,尽量选择接近一维传热 的区域布置测点。经计算,测点与窗口的距离大于1.5倍墙厚,与墙角的距离 大于1倍墙厚时,基本上可按一维传热考虑。2. 3检测条件确实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检测宜在受检围护结构施工完成至少12个月或被测保 温工程完成60天后进行测试。测试应避开雨雪天气,被测围护结构应处于干 燥状态。2. 4检测时间确实定2.4. 1检测时间适宜选在最冷月且应避开气温剧烈变化的天气。冬季检测应在 采暖系统正常运行后进行

4、;在无采暖系统的地区,冬季应采用电暖气人为提 高室内温度。其它季节采取人工加热或制冷的方式建立室内外温差(例:夏季 室内采用变频空调,春秋季在外墙、屋顶外表覆盖电热毯)。围护结构高温侧 外表温度宜高于低温侧外表温度10以上并不低于10,在检测过程中的任 何时刻均不得等于或低于低温侧外表温度。2. 4. 2在采暖期测试时,热流计周围温度稳定后,测试时间至少连续检测96h, 温度不稳定时应连续测试不少于168h;在非采暖期测试时,热流计周围温度 稳定后,测试时间至少连续检测96h。2. 5安装热流计片和温度传感器2. 5.1热流计应直接安装在受检围护结构的内外表上,且应于外表完全接触。(注:热流计

5、贴在围护结构外表,热流计读书极易受环境波动的影响。在低温热水连续供 暖的情况下,室内温度波动一般都很小,热流计贴在内外表可保证测量的准确性)2. 5.2温度传感器应在受检围护结构两侧外表安装。内外表温度传感器应靠 近热流计安装,外外表温度传感器宜在与热流计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温度传 感器连同0. 1m长引线应与受检外表紧密接触,传感器外表的辐射系数应与被 测外表基本相同。2. 6试验操作首先将PtlOOO伯电阻感温元件和热流计片与巡检仪连接,翻开电源运 行仪表,在系统组态中设置记录间隔(记录间隔不应大于30min),然后在通 道组态中正确选择信号类型和量程上下限,仪表自动采集试验数据。2. 6.

6、2检测持续时间结束后,首先进入仪表系统组态,将U盘插入对应端口 处,然后设置好需要转储的数据对应的起始及终止时间,再在“开始”处按 确定键,仪表开始向U盘传送数据,屏幕上方进度条显示当前进度。转储完 成后,U盘状态显示为“已完成”,此时方可将U盘取出。(注:在传送数据过程 中,U盘不可拔出,否那么将会产生不可预料的错误)2. 6.3数据分析2.6.3. 1运行软件,登录检测基本信息,单击按钮“新设检测”,依次输入试 验基本信息,单击“设定完成”。2. 6. 3. 2选择菜单“系统选项”中“标定”,根据厂家提供的标定值对热流传 感器系数进行修正。2. 6. 3. 3将U盘插入计算机,选择菜单“检

7、测流程”中的“导入文件”,找到 数据文件所在目录,单击“翻开”完成文件导入。2. 6. 3. 4选择菜单“检测结果”中“热流计法数据处理”:根据实际布点情况, 每组布点输入为一行。各通道输入可以用英文逗号分隔表示并列,或用 英文中划线“一”分隔表示从某通道到某通道;根据先前导入的数据文件, 设置采集时间段内稳态数据的起始和终止时间。2. 6. 3. 5 计算单击“计算”按钮进行结果计算,软件针对设置采集时间段内的起始和终 止时间段进行计算。第一步:对此时间段内每一组内所有通道测量值算术平均第二步:使用算术平均值计算热阻和传热系数。公式如下:R=At/q= (Ti-Te) / (CXE)K=l/ (R+Ri+Re)R试件本身热阻,m2 - k/W t 试件冷热外表温差,q热流C 热流计标定系数,W/m2 mVE 电动势,mVRi 试件内外表换热组,一般取0. 11 m2 - k/WRe 试件外外表换热组,一般取0. 04 m2 - k/W2. 6. 3. 6单击“检测报告”按钮,选择“热流计法检验报告.doc”,单击“依 次模板生成”即可生成报告。由于检测持续时间跨度较长,因此检测人员应及时填写现场检测设 备出入库使用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