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孟子二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3474996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下《孟子二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下《孟子二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下《孟子二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下《孟子二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下《孟子二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下《孟子二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象州县大乐中学九年级下 语文 学科课堂教学导学案课题: 18孟子二章 设计人: 黄淑姣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3.背诵两文。助读材料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三岁丧父,孟母艰辛地将他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其“孟母三迁”、“孟母断织”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是后世母教之典范。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孟子还主张性善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

2、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本文的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方能“天下顺之”,作战才会取得胜利。3.谈谈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

3、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五、中考链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分)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 委而去之(放弃 ) 故君子有不战(或,要么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分)( B )、得道者多助 策之不以其道 惨无人道 、委而去之 去国怀乡 去留两便 、寡助之至 比至陈 无微不至 、攻亲戚之所畔 辍耕之垄上 始龀,跳往助之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分)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译:(这样)都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4、译: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背叛他的君主。 4.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为什么说这一观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体现?观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明他的“仁政”主张。第二课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舜发于畎亩之中管夷吾举于士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

5、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三、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文中哪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选好人才尚且如此,推而广之治理国家更应如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这一句是从反面论证了这一点。.从行文上看,文章中哪句话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章第三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

6、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比较孟子二章在论证方面的不同。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中心论点置于开头,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将中心论点置于最后,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作者的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论证“

7、死于安乐”,只有“入则无法家拂士国恒亡”一句,这是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四 中考链接2009 年北京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_起,被作用_(2)人恒过然后能改 过:_犯错误(儿过失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饿其体肤 翻译:使他经受饥饿(之苦)。(或: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2)行拂乱其所为 翻译:使他做事不顺。(或: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3阅读第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3 分)答案: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4

8、.请结合短文简析:多难为何能兴邦?( 3 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5.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_苦其心志_身体上 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为上要_行拂乱其所为_ 。(用原文回答)(分) 6.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

9、。(不超过个字)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7、秦王朝施行暴政,使“天下苦秦久矣”,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朝灭亡。或者: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的先决条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7.回忆你学过的文言课文,从中举出一则可以证明本文论点的史实。教学反思:从本节课教学过程来看,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思维活跃,冲破樊篱,充分解放了他们的思想,自己真正成了主宰自己学习的主人。 2本节课还体现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合作交流,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发明朗。 3“质疑探疑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探讨问题,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4在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同时,还突出了文言文教学“以读为本”的教学宗旨,读贯穿整个教学中,且形式多样。 5本节课既教书、又育人,既重知识能力目标的落实,又重方法过程,还特别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存在不足的是: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应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