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344597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仓储物流现状及其优化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厂商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可以协助厂商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减少成本,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仓储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阶段,从原始的人工仓储到目前的智能仓储,通过多种高新技术对仓储的支持,仓储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本文简介了仓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内现阶段的仓储业发展状况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理解决措施。 核心词 :物流 仓储 自动化高层仓库 仓库管理 自从有了生产活动,仓储就浮现了,它是生产活动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并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

2、中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崛起,物流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仓储越来越受到厂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大增进了人们对仓储理论的研究,使其逐渐发展完善,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仓储的发展过程 人工和机械化的仓储阶段 这阶段物资的输送、仓储、管理、控制重要是依托人工及辅助机械来实现。物料可以通过多种各样的传送带、工业输送车、机械手、吊车、堆垛机和升降机来移动和搬运,用货架托盘和可移动货架存储物料,通过人工操作机械存取设备,用限位开关、螺旋机械制动和机械监视器等控制设备来运营。机械化满足了人们对速度、精度、高度、重量、反复存取和搬运等方面的规定,其实时性和直观性是明显长处。 自动化仓储阶段 自

3、动化技术对仓储技术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增进作用。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相继研制和采用了自动导引小车(AVG )、自动货架、自动存取机器人、自动辨认和自动分拣等系统。到上世纪70年代,旋转体式货架、移动式货架、巷道式堆垛机和其她搬运设备都加入了自动控制行列,但只是各个设备的局部自动化并各自独立应用,被称为“自动化孤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工作重点转向物资的控制和管理,规定实时、协调和一体化。计算机之间、数据采集点之间、机械设备的控制器之间以及它们与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可以及时的汇总信息,仓库计算机及时地记录订货和到货时间,显示库存量,筹划人员可以以便地作出供货决策,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货源及需求。

4、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仓储技术的重要支柱。到上世纪70年代末,自动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生产和分派领域。 “自动化孤岛”需要集成化,于是便形成了“集成系统”的概念。在集成化系统中,整个系统的有机协作,使总体效益和生产的应变能力大大超过各部分独立效益的总和。集成化仓库技术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中物资存储的中心受到人们的注重,在集成化系统里涉及了人、设备和控制系统。 智能化仓储阶段 在自动化仓储的基本上继续研究,实现与其她信息决策系统的集成,朝着智能和模糊控制的方向发展,人工智能推动了仓储技术的发展,即

5、智能化仓储。目前智能化仓储技术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21世纪仓储技术的智能化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上世纪70年代初期,国内开始研究采用巷道式堆垛机的立体仓库。1980年,由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等单位研制建成的国内第一座自动化立体仓库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投产。从此后来,立体仓库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记录,目前国内已建成的立体仓库有300座左右,其中全自动的立体仓库有50多座,其中高度在12米以上的大型立体仓库有8座,这些自动化的仓库重要集中在烟草、医药保健品、食品、通讯和信息、家具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老式优势行业。在此基本上国内对仓库的研究也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国内还处在自动

6、化仓储的推广和应用阶段。 自动化仓储的优势和劣势 自动化仓储的优势 采用自动化的立体仓库,充足运用空间 自动化立体仓库是现代化仓储的一种重要构成部分,采用多层寄存货品的高架仓库系统,高度可以达到30米以上,根据需要可以设立不同的高架类型:高层(不小于12米)、中层(5-12米)、低层(5米如下)。这与平库相比可以节省将近70%的占地面积。 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仓库的管理水平 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由货架、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等构成,能按照指令自动完毕货品的存取作业, 并对仓库的货品进行自动化管理,使物料搬运仓储更加合理。由于采用货架储存,并结合计算机管理,可以容

7、易地实现先入先出、发陈储新的出入库原则避免货品自然老化、变质、生锈等现象的浮现。 减少对人工需求的依赖,特别是减少特殊仓储环境中的人力资源成本 由于采用了自动化技术后,自动化仓储能适应黑暗、有毒、低温等特殊场合的需要。 自动化仓储固有的劣势 投资较大,建设周期长 自动化仓储的主体是由自动化仓库构成的。自动化仓库的基本构成部分涉及:建筑物、货架、理货区、管理区、堆垛机械、配套机械、有关的管理系统和信息系统。这些硬件和软件需要很高的资金投入和安装建设费用。对于自动化仓库的建设项目要进行评估和设计,涉及必要性评估、技术评估、系统开发、敏感度的分析。这就规定对过去和将来3-5年中仓库的吞吐量、仓储容量

8、、订单货品的类别等要素分析,还要对设备进行性能评估和选择,这些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和很大的人力、物力、时间投入。 物资吞吐量和种类固定,缺少弹性 当一种自动化的仓库按照筹划建设完毕之后,仓库的类型、物资的吞吐量和仓库的容量就固定了下来,这时如果外部的因素发生了忽然的变化,仓库对其变化不具有较强的适应和变化能力,也就是缺少弹性。 国内仓储业的优化方略 国内仓储业现状 目前国内自动化仓库使用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运用率低、效果不明显、规模不拟定、优势不突出,使许多库场资源闲置,特别是某些产品批量小而单一的生产公司实现仓库自动化,库场设施设备资源闲置与反复配备矛盾突出。追究其因素重要是如下的几种方面:

9、没有做好仓库建设和规划的充足调查分析工作 这就使得自动化仓库在建设前的设计和规划中,存在着重大的决策问题。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没有对其必要性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建设完毕之后才发目前实际的运用中对于自动化的规定很低,运用率很小。 对提高仓库作业机械化、自动化的思想结识局限性 由于结识局限性,对配备的装备不肯使用,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人工作业的基本上,对新型的自动化仓库信心局限性,并没有把自动化仓储放在一种重要的地位上,从而在思想上放弃了自动化仓储的研究和使用。 由于外部因素和形势的变化 收发任务的变化、作业量的变化、货品种类的变化,但是仓库设备和管理系统没有跟着变化和升级,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

10、仓库处在一种闲置状态。 人员素质跟不上 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培训,操作维修人员缺少,使既有装备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在新建库房设计时没有考虑后续的维护和开发,限制着设备的使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安装后,部分系统失灵损坏,配件和售后服务跟不上,维修十分困难。 积极应对的措施 由于以上浮现的问题直接导致了自动化仓库使用频度低和大量资源的闲置,因此应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以变化既有的状况。 盘活资产,充足运用既有设备 开发闲置资源,盘活资产存量,提高设备运用率,是物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措施。把闲置的资源充足置于开放的市场中,打破行业与行政区域界线,让市场对资源进行有效合

11、理的配备。出台有关的政策,鼓励专业机构经营闲置设备,扩展设备信息交流渠道,增强信息服务手段。通过正常渠道有偿转让、变卖、租赁、换用闲置设备。 尽量实现资源共享,避免资源的不必要挥霍 研究与推广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方式,让生产过程与自动化仓库技术结合,提高公司内部物流的速度。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物流手段现代化和组织网络化,充足运用外部有关产业、公司的资源,真正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资源共享、风险共担与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共同建设和使用自动化仓库,成为存货商、配送商、运送商、中转商、流通加工基地及其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为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形成一种完整的物流配送体系。在最短时间内完毕

12、任何区域内(涉及国际)的物流任务,并使物流成本合理,尽量进行横向联合,开放各自的物流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 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完善自动化仓库的管理机制 物流设备要实现高效能运用,需要有相适应的物流环境和科学管理,这些都规定有高素质的人才。在目前缺少实践经验的状况下,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措施,去发达国家考察学习,请专业人士或高校教师简介经验、传授知识、办学习班等,或在技术院校招聘物流专业技术型人才,尽快解决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缺少的局面。做好消化吸取工作,使其尽快国产化,以适应市场需要。 自动化仓储是物资流通中的核心单元,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建库就建自动仓库”已成为必然。国内经济已

13、逐渐融入世界经济,成为全球的加工基地。但目前,国内自动化立体库市场总体状况是供过于求,且普遍利润较低。自动化立体库是加工公司所需的二线或三线装备,长远来看,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 随着加工公司规模的扩大和投资者信心的增强,自动化立体库必将得到广泛使用。 仓储业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和工厂自动化(Factory Automation)对自动化仓储提出更高的规定,搬运仓储技术要具有更可靠、更实时的信息,工厂和

14、仓库中的物流必须随着着并行的信息流。 射频数据通信、条形码技术、扫描技术和数据采集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仓库堆垛机、自动导引车和传送带等运送设备上,移动式机器人也作为柔性物流工具在柔性生产中、仓储和产品发送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系统柔性化,采用灵活的传播设备和物流线路是实现物流和仓储自动化的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必将推动自动化仓库技术向更高阶段即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在智能自动化物流阶段,生产筹划作出后,自动生成物料和人力需求,查看存货单和购货单,规划并完毕物流。如果物料不够,无法满足生产规定,系统会自动推荐修改筹划以便生产出等值产品。这种系统是将人工智能集成到物流系统中。 目前,智能仓储系统的基本原理已经在某些实际的物流系统中逐渐得到实现。可以预见,21世纪智能仓储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