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3339224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丘金岭 降水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2. 环境条件1.3.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1.3.1 地形、地貌1.3.2 地层1.3.3 水文地质条件第二章 降水施工方案2.1编制依据2.2管井结构设计2.3 降水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3.1施工工艺流程2.3.2成井主要技术要求第三章 施工组织设计3.1施工组织机构3.2施工人员编制和计划3.3主要施工设备3.4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3.5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3.6确保工期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3.7、应急预案第四章 降水管理及与主体施工的配合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该项目位于西蔡河下游段,世衡桥至西蔡河防洪闸之间,为沙颍河故

2、道,现状河口宽度50100m,口宽较大,两岸为土坡,现状河底拉深严重,河底高程29.4130.11m,低于设计河底4.6m,两岸堤顶高程39.6142.89m。西蔡河防洪涵闸位于西蔡河入沙颍河河口处,于2008年建成投入使用,是一座以防洪除涝为主,兼有蓄水灌溉功能的涵闸,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设计。结构形式为涵洞式闸,共4孔,两孔一联,孔口尺寸(bxh)45.0m。1.2.环境条件拟建场地环境条件很复杂,高程偏差较大。 1.3.场地岩土工程条件1.3.1 地形、地貌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河冲积平原,场地地势偏差较大,地质环境复杂。 1.3.2 地层根据沈丘县金岭商业广场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

3、程场地地层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根据其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静探曲线线型,将勘探深度范围内土层划分为10个工程地质层。各土层分布及岩性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第1层,杂填土(Q4ml):褐黄深灰色,稍湿湿,稍密,以粉质粘土为主,含有砖石碎块,局部南侧大量生活垃圾,厚0.510m。第1-1层,冲填土(Q4al+pl):灰黄褐色,可塑软塑,干强度中,韧性中,有光泽,局部风抛石块。本层层底标高31.0632.65m,层厚1.09.0m。第2层,粉质粘土(Q4al+pl):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韧性中,有光泽,见黑色斑点和铁锈斑。本层层底标高33.3034.07m,层厚2.06.2m。第3层,粉质

4、粘土(Q4al+pl):灰黄黄褐色,可塑,该层土干强度中,韧性中,见铁质斑点,偶见姜石。本层层底标高30.4131.75m,层厚0.87.0m。第4层,粉土(Q4al+pl):浅灰黄褐色,湿,中密,见灰色斑和螺壳片。该层土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底部局部渐变为粉砂。本层层底标高23.7625.77m,层厚1.07.0m。第5层,粉质粘土(Q3al):浅灰黄褐色,可塑,干强度中,韧性中,偶见钙质结核。本层层底标高22.1023.17m ,层厚3.44.7m。第6层,粉土夹粉质粘土(Q3al+pl):黄褐色,湿,中密密实,含小姜石,见灰色斑点,干强度低,韧性低,夹有粉质粘土薄层,

5、可塑。本层层底标高12.214.38m,层厚12.014.0m。第7层粉质粘土(Q3al+pl):浅灰黄褐色,可塑,该层土干强度中,韧性中,含小姜石,见灰色斑。本层层底标高4.95.37,层厚10.211.0m。第8层粉土(Q3al+pl):褐黄色,湿,中密密实,含姜石增多,大者12cm,含量10%15%。本层层底标高-1.72-0.77m,层厚5.57.0m。第9层粉质粘土(Q3al+pl):褐黄色,可塑,含小姜石,见灰色条纹,干强度中,韧性中。本层层底标高-14.5315.1m,层厚12.013.0m。第10层,粉质粘土(Q2al+pl):黄褐色,可硬塑,该层土干强度中高,韧性中高,切面有

6、光泽。本层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16.0m。 第二章 降水施工方案2.1编制依据2.1.1勘察设计文件2.1.2、施工图纸2.1.3、国家规范、规程、手册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水文地质手册2.1.4、业主要求施工范本。2.1.5、和地方有关部门颁布的规范规程及相关施工安全、质量验收、环保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法规文件等。2.1.6、现场勘察、调研所了解与掌握的有关情况及信息。2.1.7、我公司从事大口径管井降水工程的施工技术经验及技术装备能力等。 2.2 编制原则2.2.1 严格按照施工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设计文件的要求

7、,针对工程特点,采用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2.2.2严格按照ISO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建立严密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完善的安全保证体系。2.2.3采用先进、配套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合理配置劳、材、机资源,实施目标管理及网络计划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2.2.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组织专业化施工,保证各施工工序紧密衔接,协调运作,保证施工进度。2.2.5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颁布的环保法规与特殊规定组织施工,防止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2.3降水方案选型根据设计要求,本工程降水考虑采取管井降水措施(多井浅降),降水井点布置间距大约3

8、0m左右,因降水工作必须满足结构底板以下0.5-1.0m,而降水安置水泵必须位于水面下10m,确保降水漏斗形成,并满足降水深度要求,故而降水井深度设计位于现自然地面下15m,共布置降水管井20眼,降水管线布置为利用河道两边管线将水抽往下游河道。2.4管井结构设计 管井深度按照不同站点及不同区间段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及主体结构底板埋深确定,管井成井直径500mm,滤管采用无砂砼滤管,内径280mm,外径350mm,孔隙率大于30%,滤料采用1mm-3mm干净米石,外包80目滤网,以保证降水井内不会产生大量涌砂,确保降水效果。本工程管井降水采用深井,抽水设备选择1.52寸扬程26m的潜水泵,抽水时保

9、持井内水位在结构底板下3-5m左右。 2.5 降水井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2.5.1施工工艺流程管井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前材料机械准备开挖泥浆池和排水沟钻机安装配套设施安装钻孔成孔安装滤管填筑滤料洗井保护架设电缆安装水泵试运行正式降水2.5.2成井主要技术要求降水井等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可按供水管井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CJJ1086)有关规定执行。(1)井身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井身应圆正; 2)、井的顶角及方位角,不能突变; 3)、井深100m以内,井身顶角倾斜,不能超过1;4)、井深度:严格按照施工设计井深度施工,严禁超深度施工。对于超深施工井孔应有准确的施工记录和超深施工的说明,并

10、严禁超深施工后,往孔内回填杂物。 (2)成井过程 1)、钻进泥浆比重要求1.11.25g/cm3,泥浆粘度要求在1825秒之间,钻进时含砂量12,换浆时保证不塌井。2)、在场地土层中回旋钻进,如钻进用水的水源充足,并能使井内水位保持比静水位高35m时,可采用水压护壁。 3)、在粉土、粉细纱地层中钻进,一般采用泥浆护壁。泥浆的性能应根据地层的稳定情况、含水层的富水程度及水头高低、井的深浅以及施工周期等因素确定。 4)、制作泥浆:可测定比重、含砂量、粘度、失水量四项泥浆指标。5)、洗井时泥浆比重为1.05,含砂量小于万分之五。 6)、冲洗介质应根据地层特点和施工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一般按下列规定考

11、虑: 粉质粘土稳定地层,采用清水; 松散水敏性粉土地层,采用泥浆或压缩空气,现场根据出水量情况确定; (3) 井滤管安装 :井滤管安装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1)、检查井身的圆度和深度,井身直径不得小于设计井径20mm,井深偏差不得超过设计井深的正负千分之二; 2)、泥浆护壁的井身,应先清理井底沉淀物,孔底沉淀物厚度小于5.0cm(下滤料前应分别对井壁和滤管间、滤管直径内孔底深度测量)满足要求。要适当稀释泥浆,泥浆比重达到1.05; 3)、按规范有关规定,检查井管的质量(外观均匀、尺寸达标、渗透系数有测试数据),不符合要求的井管,不得下入井内。 4)、下管方法:应根据下管深度、管材强度及钻探

12、设备等因素选择: 井管自重(浮重)不超过井管允许抗拉力或钻探设备安全负荷时,宜用直接提吊下管法; 井管自重(浮重)超过井管允许抗拉力或钻机安全负荷时,宜用托盘下管法或(和)浮板下管法; 井身全部下管时:井管必须坐落在稳定地层上(孔底残渣清除后)。 滤管尺寸校正:井滤管应安装在井的中心,上口应保持水平。井管与井深的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全长的正负千分之二,过滤管安装位置偏差,上下不得超过300mm。 滤管找中测量措施:采用填砾过滤的管井,安装井管时,应设找中器。找中器的外径应比井径小3050mm;找中器的数量应根据井深确定。(4)填圆砾滤料 填圆砾前,应作好下列准备工作: 1)、宜再次稀释泥浆至1.

13、05;孔泥浆的含砂量小于万分之一。 2)、按照设计,将计划填入井内的不同规格砾石的数量和高度进行计算,并准备一定的余量(填圆砾厚度150mm,填砾高于含水层顶板12m)。 填圆砾料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设计规格筛选,不合规格的砾石不得超过15%; 2)、可用碎石; 3)、宜用硅质砾石。 4)、是否采用砾石和碎石或者两者的混合物,宜通过试验井出水量相等为标准。5)、投入滤料,不少于计算量的,圆粒颗粒径等以颗粒分析试验确定。6)、含泥量应小于;填圆砾料高度宜大于含水层顶板12m。7)、填入井内的不同规格圆砾石,应进行筛分,并将筛分成果列入报告书。 8)、填圆砾方法,一般采用静水填砾法或

14、循环水填砾法;必要时,可下填砾管将砾石送入井内。填砾时,砾石应沿井管四周均匀连续地填入,填砾的速度应适当。随填随测填砾深度,发现砾石中途堵塞,应及时排除。 (5)洗井: 洗井方法应根据含水层特性、管井结构和钻探工艺等因素确定。自上而下开始,由小降深到大降深,直到含水层通畅为止。 洗井必须及时。可采用空压机或污水泵洗井的方法进行。 洗井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达到设计抽降时,前后两次试抽的单位出水量之差应小于10%; 2)、井水含砂量应符合规范的规定。(6)抽水:当洗井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时,采取控制水位方法进行正常抽水,即观测并控制降水井内水位在10米左右,并在此水位位置保持抽水,确保正常抽

15、水不影响周边环境。由于水要抽到下游,内外高差较大,我方采用二级抽水,即:在河道南北两侧安装降水管道,降水井的水抽到管道,水顺着管道流到东边的沉淀池,在从沉淀池抽到下游。河道明水的排放,从上游抽到下游,由于内外高差较大,采用扬程高、流量大的水泵(5.5kw潜水泵)直接抽到下游。明水的排放不安装管道,直接用软管安装到水泵,抽到下游。抽水顺序根据施工要求,逐级开放抽水。本工程抽水维护时间必须专人维护,抽水过程中应确保不断电,不停抽,当降水达到施工效果后,开始开挖土方,并及时检查各井工作状态。抽水井开始抽水时潜水泵应每次下放水面下35m,避免一次下放到底。(7)管井停抽、封井及应急措施:1.管井停抽时间由设计院决定并通知。2.应急措施:为确保降水持续有效进行,防止发生意外停抽情况,我方另购入数台备用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