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纲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纲实施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纲”工作实施方案一、责成各成员单位制定本部门的实施方案,严守各自职责、认真覆行,纳入单位职责范围。二、为顺利完成两纲工作,乡政府将其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结合本地实际,把两纲目标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本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三、将实施纲要的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做到逐年有所增加,对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适当安排专项拨款,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扶助贫困地区妇女的发展。四、乡政府要加强妇儿工委办事机构建设,配备专职人员,拔给必要经费,妇儿工委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报告制度,各成员单位每年向乡政府报告实施纲要的工作情况;坚持调查研究,分类指导,示范先行的工作方法,及时掌握有关情况,总结推广经验,
2、对实施纲要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给予宣传表彰。 五、为了更好、有效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建立切实保护妇女儿童的长效机制,针对妇女儿童工作中的难点、盲点,纳入本单位专题研究,研究维护妇女儿童这类弱势群体的具体措施。六、加强人大对纲要执行情况的监督,定期就妇女儿童发展中的权益保护问题进行执法检查,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具体措施: 一、妇女与经济 1、政府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体现出女性发展目标,建立相应人事管理机构,推广实行与妇女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扶持有利于女性就业的劳动力专门市场,禁止性别岐视,提高妇女就业比例。 2、改善妇女经济状况,确保妇女平等获得资本,信贷,土地、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权
3、利,保障充分分配形式男女同工同酬。 3、为妇女就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培训,促进妇女多种形式就业。 4、落实女性劳动保护政策,建立和完善女工特殊劳动保护措施,保障就业女性四期中的劳动权利和经济利益,消除女工从事有害作业的现象。 5、加强农村妇女劳动技能,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其科技素质。 6、制定减少妇女贫困的政策措施,设立扶贫基金,开发适合妇女特点的扶贫项目,发展以妇女为主体的扶贫经济实体,提高贫困的妇女经济收入。 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在不同所有制经济实体就业,不同收入层次的妇女参加社会保险,确保妇女享有平等参加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的权利;扩大女职工生育保险范围,保障
4、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健需求,扩大农村妇女参加社会保险覆盖面。8、为残疾妇女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提高残疾妇女就业比例。 二、妇女与参政 1、扩大妇女民主参与渠道,充分保障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的权利。引导妇女依法参与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提高妇女参政议政的水平和比例。 2、发挥妇联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重视听取妇联组织在培养选拔女干部、妇女参政议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3、制定培养选拔女干部规划,加大培养选拔力度,坚持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女干部,逐步提高女性集中的部门和行业营理层中的女性比例。 4、加强女干部的培训、教育和轮岗锻炼,培养复合或高层次女性人才,
5、提高妇女参与议政的意识和竞争能力。加强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其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妇女与教育 1、在实施人才战略中体现男女平等原则,把妇女教育纳入教育的总体发展规划,创造有利于妇女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2、在课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中,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教育培训课程,增强教育者,被教育者的社会性别意识。3、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妇女与男子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和途径,在实现教育技术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新过程中,保障妇女与男子共享信息和优质教育资源,缩小男女受教育差距。4、增加教育投入,加快改革步伐,巩固和提高基础教育水平,建立和完善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城镇普及高
6、中教育。 5、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儿童、残疾儿童、流动人口中女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进一步完善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元化的资助方法,帮助失、辍学女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缩小男女童受教育差距。 6、注重培养妇女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通过正规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以及各种培训使新增女性劳动力和在职女职工普遍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7、努力创造条件,使农村妇女劳动者在普遍接受实用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培训。将基础教育与绿色证书培训有机结合,使女性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和劳动技能。 8、把扫除农村妇女文盲作为扫盲的工作的重点,发动社会力量,扫除妇女
7、文盲。 9、把妇女的素质教育贯穿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以及培训等各个方面,培养女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普遍提高妇女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能力。10、逐步形成大众化,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妇女提供终身学习的条件和机构。 11、对残疾妇女进行职业教育,积极培训,增强其生存和发展能力。 四、妇女与健康 1、政府医疗改革和发展规划中应体现妇女健康目标,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中,合理安排妇女卫生保健服务经费,满足妇女的健康需求。 2、妇女卫生保健以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 3、加强卫生行政执法,加大卫生保健产品、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危害妇女身心健康
8、的违法行为。4、进一步贯彻落实和完善计划生育、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母婴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工作。大力推行妇幼保健保偿、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建康保健制度,提高妇女享受卫生保健水平和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5、发展社区卫生保健事业,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管理模式,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纳入流入地孕产妇保健范围c针对妇女不同时期生理和心理特点提供生殖保健服务和精神健康服务、提高妇科常见病的普查治率。 6、加强农村卫生组织建设,完善卫生服务网络,做好预防保健的综合服务,重点筛查和洽疗严重危害农村妇女健康的疾病,预防和减少农村妇女妇科病的发生。 7、
9、对妇幼卫生人员进行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强化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卫生保健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8、加强产科建设,提高产科质量,创造住院分娩条件,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降低剖育产率。 9、加强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高效的避孕节育技术,提供避孕节育的优质服务,提倡男女双方共同参与避孕节育的知情选择,提高男性避孕方法的使用比重,降低人工流产率。10、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强化输血系统管理,利用宣传教育网络,全民营及艾滋病防治及自我防范知识。11、倡导科学文明的健身方式,利用现有设施以及在社区、公园兴建和开辟健身场所,为妇女参与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条件。 五、妇女与法律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
10、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 女权利保障法为依据,制定和完善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政策,把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全乡控制宣传教育规划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划,营造全社会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氛围,提高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2、健全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受理妇女的投诉,查处侵害妇女权益的婚姻家庭纠纷和继承纠纷等民事案件,依法保护妇女的财产权、继承权、住房权和抚养子女等合法权利。3、完善法律援助的工作机制,设立为妇女提供法律援助的专项资金,向遭受暴力侵害和需要帮助的妇女提供法律、医疗、精神康复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为妇女特别是老年、贫困、残疾妇女提供法律咨询和司法援助。六、妇女与环境1、各单位要把妇女
11、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每年至少1-2次专题研究或听取有关妇女发展问题的汇报。力口大男女平等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尤其是决策者的社会性别意识,逐步消除对妇女的偏见、歧视及贬抑妇女的社会观念,为妇女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大力宣传妇女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成就和作用,扩大妇女先进模范人物的宣传,教育妇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新女性。3、加大社会福利事业投入,加快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完善低收入妇女群体的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城市妇女贫困人口的救助补助标准。4、在城镇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有关商业保险、社会救助
12、、社会福利为主要内容的保障体系,在农村以家庭养老为主,逐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5、坚持以德治家,加强家庭美德建设,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成为千家万户的行为规范,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现代家庭。6、向妇女普及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增强妇女的环境保护意识。7、强化城乡环境的综合治理,减少家庭、工作、生活场所及其他环境中有害物质对妇女的侵害;把农村改水、改厕纳入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建房规划 ;改变对环境有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保护饮用水源,防止农业化学污染,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引导妇女参加绿色家园建设,倡导绿色消费。8、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
13、推进以社区为中心的老人服务体系和以扶老助老为主要内容的老年公益福利事业的发展,逐步实现老年服务社会化。加强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建设,丰富老年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9、加快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城市社区家政服务水平,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逐步增加妇女的自我支配时间,推动妇女儿童活动阵地的建设。七、儿童与健康1、加大妇幼卫生保健、疾病控、卫生防疫等基本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并随着公共财政收入的增加逐年增加对妇女保健服务的投入。2、加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开展儿童常见病诊疗、预防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3、发展对社区卫生服务,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社区妇女儿童实施卫生保健管理,提供优生优育、卫生保健指导和咨询、
14、计划免疫和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服务等。4、实施“母亲安全 儿童健康”工程,加强孕产妇保健管理,开展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提高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巩固和提高爱婴医院和爱婴卫生院质量,创造安全分娩的必要条件,降低孕产妇死亡率。5、倡导科学喂养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指导和支持母乳喂养;提倡中小学生饮用畜奶;推行“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增加豆制品摄入量,改善儿童营养,降低儿童营养不良发病率。八、儿童与教育1、加大教育投入,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实现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2、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完善学校配套建设和先进教学器材、图书资料
15、、文体活动器材的配置;普及中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现代化;实施“现代运程教育工程”满足农村中小学生受教育的需要。 3、加强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教育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4、落实孤儿就学的有关优惠政策;完善流动人口中儿童就学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使残疾儿童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义务教育;继续实施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助学形式,支持女童教育。 5、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社区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家长广播学校辅导站。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理论研究,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 6
16、、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优势,利用社会资源刑成教育合力,促进三位教育一体化。 九、儿童与环境 1、在全社会倡导“爱护儿童、教育儿童,为儿童做好事,为儿童办实事”的公民意识,尊重儿童创造精神,保护儿童参与家庭、社会、文化生活的权利。 2、认真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大力推进改水、改厕工作、引导农民实施家畜禽圈养,保护饮用水源,将发展农田水利、水土保持、乡村交通等农村公用事业与村在改造相结合,逐步改善农村儿童的成长和生活环境。 3、将儿童校外教育、科技、体育、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巩固和发展农村儿童文化设施;推进社区建设和少年儿童活动室,加强对社区少年儿童的服务、管理和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