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3067854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报告小组成员:赵林 赵晓旭 吴珊10工商企业管理专业(2)班 一、现状与背景分析“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就业是大学生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我国的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如何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崛起中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宝贵的财富。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也会影响千百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定,会给社会和对劳动力市场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

2、一个民生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大学生就业状况,不仅是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信号,更是高等教育能否持续兴旺发展的信号。对大学生自身而言,如此就业寒流的形势下,大学生们该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以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以及对当今就业形势的分析,从而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影响他们就业的因素。二、可行性分析1. 课题价值 为完成我们的调研课题,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调查统计工作对平日所学的知识由书本到实践的极好机会,在一个月的项目过程中也

3、必将提高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和结果,可以有针对的给大学就业工作处提供大学生的就业趋向,将就业问题及时地反馈给大学生,并给就业工作提供建设性建议。2知识及资信优势 (1) 小组成员优势本小组成员均来自经管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同学之间关系良好,有良好的默契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为团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小组成员有良好的数学和统计学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掌握了较好的计算机技能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队员积极参加了多项社会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掌握了问卷设计及收集处理的相关方法和技能。 (2) 地理位置及资信优势本息调查利用网络和实际发放问卷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

4、同学关系,将调查范围延伸到不同的系能够保证足够高的调查效率,足够合理的调查样本抽取以及足够权威的文献信息搜集整理。 (3) 研究对象优势 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大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大学生就业,我们身处大学生群体,理解大学生所想,了解大学生就业是大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的开展会得到广大大学生的支持。三、具体调研方案1.问题的提出随着当今社会就业问题的日益严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迷茫,是留校继续读书,还是踏入社会就业?针对我们渤海大学本身,专科生就业率还有待提高。为此本小组组织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为主题的调查。 2.调查的目的与任务调查目的在于获取当今在校大学生的有关就业意向的各方面的信息

5、,为政府就业、就学的相关政策制定和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依据。调查任务在于准确系统地搜集不同大学的大学生在就业准备、就业期望、就业价值观、就业意愿、就业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信息.3.样本和调查单位 此次调查研究的样本以渤大在校大学生为主(也包含其他学校的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在校生,限于小组成员数量及时间,样本容量为67人,样本空间多样、样本层次多,从而加大了调查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同时在地理上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4.调查内容与项目 调查的内容与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被调查学生的基本资料与情况。主要项目包括被调查学生的性别、年级、等等。(2)被调查学生就业准备、就业价值观、就业期望等

6、等。(3)被调查学生是否选择直接就业。如果是,则是什么原因让他选择就业。(4)被调查学生是否有自己现有的计划。(5)被调查学生认为就业需要的哪些能力。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个能能力、关系、老师推荐、个人急于等情况。(6)被调查学生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就业信息。主要包括自学、网络、同学、老师、书刊、参加辅导班等。(7)被调查学生认为现在就业形势如何?5.调查表和问卷设计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问卷(见附录)6.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1)调查时间:大学生就业向的调查标准时点为本月末。(2)调查期限:要求本次调查从2012年5月1日到31日共计31天完成,包括调查策划、调查实施和调查结果处理等调查工作,并提交调研报

7、告。7.调查方式和方法(1)数据采集基本形式我们考虑了许多数据抽样的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等,但考虑到经费、所需数据的多样性及操作的可执行性,我们最终选取了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收集数据基本形式发放调查问卷,便于收集各个层次、各个类别的数据;我们的创新形式在校内网等发起若干投票,使得数据更加全面充分。(2)调查研究基本手段采访问卷、文案调研、网络资料收集分析、面谈法等。8.资料整理方案(1)统计有意向考研学生的数据。分析其考研动因、目的。(2)统计准备就业学生的数据。分析其就业动因、目的。(3)定性资料的分类归类。9. 调查组织计划在课间或周末的课余时间,小组成员到各教

8、学楼、教室等学校人流稍密集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此问卷,并请求他们帮忙完成此问卷。等问卷调查完成之后,小组成员总结分析统计问卷信息、数据,得出结论,完成调查报告。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就业时所考虑的就业因素在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大学生就业时有13%的大学生选择与专业对口的工作,16%的大学生会选择个人的发展空间大的工作,34%的大学生会选择工作地点好的工作,24%的大学生会选择薪金待遇高的工作,13%的大学生会选择单位性质,只有10%的大学生选择有实力的公司。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在就业时更看重工作所在地点以及有利于自身发展和和薪金待遇高的工作。2、就业路径的选择情况根据下图所示,大学生中有29

9、%的人会选择通过招聘会就业,16%会选择通过网络就业,25%会选择通过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就业,7%会选择学校推荐就业,8%通过父母安排获得就业,13%会通过招聘广告就业,2%的人通过其他方式就业,通过数据显示,当前参加招聘会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途径。3、就业区域的选择42%的大学生会选择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工作,33%的大学生在毕业时会选择在地市级城市工作,17%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县镇工作,8%的大学生会选择在农村工作。从数据分析可知,大学生还依然倾向于在城市就业。毕业区域选择图示直辖市 省会城市42%地级市城市33%县城17%农村8%直辖市 省会城市地级市城市县城农村 4、面试困难原因分析 根

10、据图六所示,41%的大学生认为缺少面试技巧,心里紧张是面试时遇到的主要困难,19%的大学生则是由于语言表达能力差导致面试困难,25%的大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面窄导致面试时遇到困难,另外15%的大学生是因为专业知识能力不过关感觉面试困难。由以上数据分析得知,缺乏面试技巧,心里素质不过关,知识面窄是导致大学生面试困难的主要原因。图六缺少面试技巧41%知识面窄25%专业知识能力差15%语言表达能力差19%缺少面试技巧知识面窄专业知识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5、预期的薪酬 调查数据显示,34%的大学生预期未来薪酬在15003000之间,30%的大学生则认为自己未来月薪在30005000之间,25%的大学生认为

11、自己将拿到50007000的薪酬,11%的同学期望拿到更高。 6、在问卷的调查过正中我们还发现以下的现象(1) 就业知识,面试技巧的获得途径数据显示,大学生获得就业知识,面试技巧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22%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学校举办的讲座获得,1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就业网络获得,13%的大学生认为通过朋友亲属的介绍获得,14%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相关能力的培训获得,1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获得,17%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其他方面的途径获得。可见学校举办的讲座和就业网络是大学生获得就业知识、面试技巧的主要途径。职业评价是对社会职业在好坏、重要性、地位等方面的判断和价值评估,它对价值观的形成具

12、有极大的影响,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2) 职业评价 大学生对找一份理想工作需要的因素的排序是:能力(37%)、高学识、高学历(35%)、家庭背景(21%)、运气或机遇(7%)。这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学识、学历的重要性,同时,又必须有较强的能力。大学生选择对就业“作用非常大”的因素前5 位排序是:实用性技能(34%)、社会实践经历(28%)、学历层次(18%)、所学专业(13%)、毕业学校的知名度(7%)。可见,大学生对实用性技能、社会实践经历较为重视,当前大学生中普通存在的考证热就是一个明证。7、另外,调查中显示,高达半数的大学生把缺乏社会工作经验看作是自己就业困难的首

13、要原因,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性别倾向是导致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另一因素,73%的用人单位会考虑到工作性质、岗位要求而招收不同性别的学生。除此之外,个人能力不足、求职技能差、对薪酬存在过高的期望以及城乡区域差异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在有限的就业机会面前,很多大学毕业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他们徘徊在无形的压力之中。如果找不到很好的解决方法,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将会越来越大,甚至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问题。本小组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讨论成果一、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

14、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二、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一般的创业教育多局限于理论学习,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同时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走出校园去创业,

15、因此,学校应该多鼓励学生走出去,多接触社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了解社会与市场的需要,进而有所创新,有所建树。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团体竞赛来培养和增强自己的团队意识;学校也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的重要意义。三、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四、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五、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附录关于大学生就业意向的调查问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