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的童话创作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3051800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徒生的童话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徒生的童话创作(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安徒生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发展中,究竟产生了怎样一种影响呢?从儿童文学创作上讲,他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首先,在题材方面他扩大了儿童文学创作的领域。在他以前的大多数儿童文学作品,只是民间口头创作的复述,不错,在他最初写的几篇童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民间故事的痕迹,如果不算作复述,至少也有点近乎模仿。如他的第一篇故事打火匣,它的情节,在某些方面,就与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他加进了欧洲传统民间故事中的一个巫婆。接着的一篇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也有欧洲传统民间故事的气息。在豌豆上的公主中也可以看出欧洲传统民间故事的明显影响。这几篇作品都是他在一八三五年发表的,收集在他

2、的第一本童话集为孩子们讲的故事里。但这只是就形式和情节而言,在思想内容上他却摆脱了一般民间文学的框框,而立有新意。什么样的“新意”呢?这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东西,而是源于作者当时所处的实际社会情况,当时的人生世态,这里不妨引用打火匣中的段落,作为说明。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那位兵士在树根底下的一个秘洞里取出了许多金银以后,他的生活境遇立刻变了样,日子过得很愉快,心情也很开朗,社会地位也不同了。他常常到戏院去看戏,到皇家花园里去逛逛,送许多钱给穷苦的人们。这是一种良好的行为,因为他自己早已体会到,没有一文钱是多么可怕的事情!现在他有钱了,有华美的衣服穿,交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都说他是一个稀有的人物

3、,一位豪侠之士。这类话使这个兵士听起来非常舒服。不过他每天只是把钱花出去,却赚不进来二个。所以最后他只剩下两个铜板了。因此他就不得不从那些漂亮的房间里搬出来,住到屋顶下的一间阁楼里去。同时他也只好自己擦自己的皮鞋,自己用缝针补自己的皮鞋了。他的朋友也不来看他了,因为走上去要爬很高的梯子。这实际上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而且写得很生动,很具体他概括地叙出了金钱在当时阶级社会里所起的作用。最后的那句话尤其是深刻:由于他的钱花光了,“朋友谁也不来看他了,因为是上去要爬很高的梯子。”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他的语言特别有风趣,他的描述完全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眼光和心理去看成年人的社会生活,天真而又滑稽

4、,也可以说是孩子的语言。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童话的风格。同样,在他的第二篇故事里,他这样描写一个牧师晚间趁一个农人不在家的时候去和他的妻子相会的情景:这个农人倒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不过他有一个怪毛病他怎么也看不惯牧师。只要他遇见牧师,他立刻就要变得暴躁起来。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个牧师这时(即夜里笔者)才来向这个女人道“日安”,因为他知道她的丈夫不在家。这位贤慧的女人把她所有的好东西都搬出来给他吃。不过,当他们一听到她丈夫回来了,他们就非常害怕起来。这女人就请求牧师钻进墙角边的一个大空箱子里去。他也就只好照办了,因为他知道这个可怜的丈夫看不惯一个牧师。女人连忙把这些美味的酒菜藏进灶里去,因为假如丈夫看

5、见这些东西的话,他一定要问问这是什么意思。“咳,我的天啊!”茅屋上的小克劳斯看到这些好东西给搬走,不禁叹了口气。这种对一般所谓的从事神圣职业、以拯救人类灵魂为己任的牧师的刻绘,可以说是淋漓尽致了。但这种刻绘,也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现实的人生,很活泼,很天真,但是非常尖锐。这里童话的气味也很浓。也正因为如此,这个故事后面所隐藏着的有关道德和“伤风化”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成年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问题的实质,从中意识到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的揭露和批判。这也是安徒生写童话的一种手法。在他决心从事写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安徒生曾经这样对一位朋友说过:“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

6、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在为孩子们写一篇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点东西,让他们想想。”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安徒生写童话不只是给孩子们以娱乐,给他们的精神生活提供有趣的食粮,同时也有教育成年人的考虑,给他们提供许多对人生值得认真思索的问题。这也是安徒生的童话的另一个特点,而这个特点在他最早的童话中就已经表现出来了。在这几篇童话以后,他便彻底摆脱了一些以民间故事为素材的框框,而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放手发挥他浪漫主义的幻想,写出一篇篇有创造性的童话作品。这为儿童文学创作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使后来的儿童文学作家有广泛的活动空间。现在世界儿童

7、文学在题材、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各个方面,能够如此丰富多彩,不能说不是始于安徒生在这方面的大胆创新。所以说安徒生是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其主要意义也就在这里。他接着写的许多优美的故事,如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夜莺和恋人等,这些都是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但都是基于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包括对儿童生活的体验。甚至那篇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属于纯幻想的海的女儿,也是取材于他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而且还是很真切、很深沉的体验。在他的深切体验中,他还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对于全人类都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即人的灵魂问题。我为这个故事的起源曾写过一篇名为在

8、海的女儿铜象面前的文章,在此不再赘述。他从现实生活中所吸取的题材很广,差不多涉及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各个方面、各阶层的人。对他的祖国丹麦来说,那是一个忧患重重的时代。拿破仑掀起的一系列战争已经把欧洲搅得乱如麻。丹麦也不幸卷入了这场战争,而且还是站在拿破仑一边。安徒生一家本来是市井贫民,似乎与各国统治阶级所互斗的战争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直接被卷进了这场战争中去:他的父亲因为生计无着,只好投进拿破仑军中去当一名雇佣兵,但是服役不到两年,由于身体不支,只得退回家来,不久即死去。安徒生这个本来很穷的一家陷入了生活的绝境。所以安徒生对于当时那个时代的体验恐怕比十九世纪许多现实主义作家还要深刻得多。这些

9、体验便是他童话创作的源泉。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在这个生活中话动的各种人物的面貌,就成为他童话创作中的主要主人公。上自皇帝和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和在死亡线上游离的饿殍,都在他的笔下给我们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迹印。当然他写的是童话,对象是儿童。他不能象福楼拜、巴尔扎克和狄更斯那样一些十九世纪的大师,自然主义地如实刻绘社会上的众生相。他的描述有想象,有趣味,使那些还未完全进入社会的孩子们不仅能接受,还要能被吸引,被吸引进去后还要能对那些所描述的人物有个印象,留待他们长大成人后能够理解这些人物及其生活,从而进一步理解社会,发现问题,对问题去寻求解决的方案,甚至进而确定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做人的方式,这大

10、概就是所谓童话的教育意义吧。皇帝的新装和夜莺就是这个类型的作品。它们寓揭露,讽刺,批判和教育于有趣的故事之中,这也是安徒生童话的艺术。皇帝的新装的皇帝及其大臣们当然是虚构的。夜莺中的那些上层人物也是如此。但他们的虚构也同样是根据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它里面的那些人物,在浪漫主义和轻松幽默气氛中,依次出场,雍容华贵、步履端庄,俨然是最有权威的统治者,但他们的愚蠢无知,荒唐可笑,却是赤裸裸地暴露在读者眼前,给读者以毕生难忘的印象。有关他们的嘴脸的刻绘,可能是夸大了一些,戏剧化了一些,但却是逼真,非常令人信服。他们的形象是最集中的典型,因而也最具有普遍意义。但安徒生最关心的还是广大人民和他们的生活。这与

11、他本人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他少年儿童时代的生活经历,以及从这种生活经历中所产生的对人民的感情分不开。我们所熟知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属于这个范畴的作品。它写一个贫困的小女孩在有钱人欢度新年除夕时的悲惨遭遇。它的情节我们现在已经都很熟悉了,不再重述。她是一个废物也是一个濒于乞丐境地的妇女的故事。这个妇女终日站在水中,靠为人廉价洗点衣服而挣扎生存下去。为了使她的体力不致于崩溃而用快速的办法产生一点热力,她得不时喝一口质量低劣的烧酒。为此她受到市长先生的蔑视和谴责,被认为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废物事实上她每天比任何人劳动的时间都长,而且劳动的条件也非常恶劣。但是上层社会的人却看不出这一点。在这里作者表现出了他鲜

12、明的态度:他深切地同情这样一些在底层生活中挣扎的人,同时还为他们对当时不合理的社会提出强烈的抗议尽管他的笔调是冷静的、不动声色的。这样的作品会在读者心中也激起同样的感情。其他一些反映农人、渔夫、小手工业者和店伙这些终日辛苦而还得不到温饱,最后不得不在贫困和孤寂中死去的人们,也是非常生动和逼真,在我们的感情上唤起强烈的反映。他在歌颂这些人的善良的同时,在他的描述中还特别强调他们贫而无告的境遇,为他们发出求救的呼声。但这种呼声并不耸人听闻,而却是极度深沉,深沉到渗透读者的心灵深处,使他们从感情上认识到这种生活再也不能让它继续,必须从社会制度上作出根本性的改进。读者读了单身汉的睡帽安妮·

13、;莉斯贝和沙丘上的故事等这样的作品,便无形地要得出这样的结论。还有许多人在这个矛盾重重的人世间度过了一生,但是从没有尝过人的生活。“幸福之神”也并不是没有在他们眼前出现过。但她也只是在空中一闪就消失了,正如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一根火柴的闪光中所看到的那种美景一样。但现实的生活也只能让这些挣扎在下层的人仅仅看到一点闪光。这种闪光给人带来一点生活的憧憬,但从不变成事实,只是可以模糊地望见,而不可以企及,这反过来更增添了人们的痛苦。有不少人就一直在这种痛苦中活到暮年,直到这一生白白地结束。城垒上的一幅画和瓦尔都窗前一瞥就绘出了这样人生的一幅图景。有的人在这样的图景中耗掉了她(他)们的青春。更有的

14、人还没有达到青春时代就已经遭到灭亡,如铜猪中的那个孩子。她(他)们也可能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但是不合理的社会不容许他们发挥才智,为人类文明的大殿添加几块砖瓦,使我们的这个世界变得更丰富多彩。铜猪中的那个小天才在夭折时就留下了一件艺术品。这说明他该是具有多大的创造潜力,但无法发挥而形成了浪费。这种真相的暴露实际上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严厉的抗议。安徒生的这种态度,产生于他对当时他所体验过的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不是出于一时的感想,因而是真切的。这种态度贯串于几乎他所有的童话作品,因而这些作品也都非常感人。这是一种人民的态度,基于他站在人民的立场而发生的一种人民的感情。用这种感情来分析和反映社会,他

15、自然不同于他同时代以及他稍后的一些欧洲现实主义作家。他所反映的生活领域、广度和深度,并不亚于十九世纪的一些伟大现实主义作家,但他没写出象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那样卷帙浩繁的长著。实际情况不容许他这样作,因为他的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不可能象成年人那样读长篇巨著。他的表现形式是童话,必须短,至多也不能超过短中篇的篇幅而且这些短篇还必须写得简练、集中,同时正因为是给少年儿童阅读,还必须写得生动、活泼,有幻想、有风趣。这是欧洲十九世纪一些现实主义作家所未能做到的,这也是他不同于他这些同时代人最突出的一点。因此他在体现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时,所遭遇的难度也要大得多。但是他克服了困难,取得了很成功的结果,

16、成了一个儿童文学大师,同时也为现实主义的儿童文学创作树立了一个标准。他的那个时代是灰色的。广大人民所过的生活也是灰色的,看不到出路。那些上层的达官贵人和富商大贾也只有在这个背景上过他们骄奢淫逸、挥霍无度的日子,因此他们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前途。整个时代使安徒生感到抑郁。而那时象马克思主义那样科学的社会分析,给人在黑暗中展示光明的前景,还没有出现。面临这样一个局面,一个忠实于现实生活的作者,最多也只能做到纯客观地解剖社会,不动感情,不作任何奢望。也只能这样,他才不至于坠入悲观的深渊。只有这样他才能采取一种冷眼旁观的态度,保持自己的心平气和而能继续地写作下去。当时大多数的现实主义作家都是这样。也正因为他们能不停地写作,才织出一幅幅头绪纷纭的社会画面这些画面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所谓一面时代的镜子,甚至后来的巴尔扎克也是如此。但安徒生不是这样,他不能冷眼旁观,他是动感情的这也许因为他同时也是一个诗人的缘故吧,他有许多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