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914429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课件重点完整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1、 机体的免疫功能: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去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超敏反响/免疫缺陷病;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去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以及衰老、凋亡细胞恶性肿瘤;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到达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自身免疫病。2、 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可分为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3、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比拟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获得形式固有性或先天性获得性无需抗原激发需要接触抗原发挥作用时相早期、快速数分钟4天45天后发挥效应免疫原

2、识别受体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的是病原体相关模式分子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由于细胞发育中基因重排产生多样性免疫记忆无有,产生记忆细胞举例抑菌、杀菌物质,补体,炎症因子 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NK细胞,NK T细胞T细胞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等 B细胞体液免疫-抗体4、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三个阶段:识别阶段:T细胞和B细胞分别通过TCR和BCR精确识别抗原,其中T细胞识别的抗原必须由抗原提呈细胞APC来提呈;活化增殖阶段:识别抗原后的淋巴细胞在协同刺激分子的参与下,发生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产生效应细胞如杀伤性T细胞、效应分子如抗体、细胞因子等和记忆

3、细胞;效应阶段:由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去除抗原。5、 适应性免疫的三个主要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6、 关系:固有免疫往往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适应性免疫的效应分子可大大促进固有免疫应答。7、 免疫:是机体识别“自己,排除“异己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与异己物质,并通过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功能。第二章 免疫器官组织1、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骨髓脾脏干细胞系TCR免疫球蛋白胸腺淋巴结淋巴细胞BCR补体分子法氏囊(禽类)黏膜相关相关分子单核巨噬细

4、胞CD分子细胞因子其他APC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皮肤相关淋巴组织MHC其他免疫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红细胞等其他2、 中枢免疫器官中枢淋巴器官或一级初级淋巴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筛选与成熟的场所,包括胸腺和骨髓,在鸟类还包括腔上囊法氏囊。3、 骨髓:是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内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既中枢又外周4、 骨髓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5、 造血干细胞:1造血干细胞的特点:自我更新和分化;2造血干细胞的外表标志: CD34、CD117(c-kit)、Lin-谱系阴性。6、

5、造血干细胞HSC SCF 淋巴样干细胞 IL-7 IL- 7 IL-12 SCF IL-11 IL-3 IL-15 髓样干细胞 B细胞 T细胞 NK细胞 SCF IL-3 IL-3 EPO TPO G-CSF M-CSF IL-5 IL-4 红细胞 血小板 中性 单核 嗜酸性 嗜碱性 粒细胞 巨噬细胞 粒细胞 粒细胞7、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8、胸腺的结构:1皮质:多为未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并有胸腺上皮细胞TEC、巨噬细胞M、树突状细胞DC;2髓质:大量胸腺上皮细胞,疏散分布的较成熟的胸腺细胞、M、DC,常见合氏小体胸腺小体。9、胸腺微环境:胸腺微环境由胸腺细胞

6、、胸腺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共同组成。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最重要的组分,这些细胞以两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1分泌细胞因子和胸腺肽类分子;2细胞-细胞间相互接触。10、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主要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和维持。11、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次级淋巴组织是成熟淋巴细胞T、B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后启动初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等。浅皮质:非胸腺依赖区,B细胞定居场所,淋巴滤泡深皮质:胸腺依赖区/副皮质区, T细胞定居场所皮质淋巴窦12、皮质淋巴结髓质髓索:含B、T、浆细胞、肥大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7、髓窦:巨噬细胞相对较多,滤过作用。淋巴结的结构:13、 淋巴结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14、 脾是胚胎时期的造血器官,自骨髓开始造血后演变成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40%,B占60%;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15、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发生较早相对较晚组成骨髓、胸腺淋巴结、脾及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16、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或黏膜免疫系统MIS:主要指

8、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PP及阑尾等。17、 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18、 n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其分子根底是淋巴细胞外表的归巢受体与内皮细胞外表相应黏附分子血管地址素的相互作用。19、 n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其生物学意义:使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淋

9、巴组织可不断的得到新的淋巴细胞补充,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利于细胞识别、捕获抗原,传递免疫信息,从而产生免疫应答,增强免疫效应。第三章 抗原1、 n抗原Ag: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抗原一般具备两个特性: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抗原性:即抗原与其所诱导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2、几个概念:1免疫原:又称完全抗原,是指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2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即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3表位:是与TCR

10、/ 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根本单。4载体:是使半抗原变成完全抗原的物质,决定了抗原分子的免疫原性.。半抗原假设与大分子蛋白质或非抗原性的多聚赖氨酸等载体交联或结合也可以成为完全抗原。3、异物性:抗原免疫原性的本质是异物性。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差异越大,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就越强。如病原微生物、血型抗原、HLA、精子、眼晶体蛋白等。4、特异性:是免疫应答中最重要的特点,是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理论依据。抗原的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响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11、。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根底是存在于抗原分子中的抗原表位。5、n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抗原决定簇。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根本结构单位。抗原结合价: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称为抗原结合价。天然抗原是多价抗原,可以和多个抗体分子结合。一个半抗原相当于一个抗原表位,仅能与抗体分子的一个结合部位结合。6、抗原表位类型:1顺序表位: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又称为线性表位,由T细胞或B细胞所识别。2构象表位: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又称为非线性表位,由B细胞识别。7、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的特性比拟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识别表

12、位受体TCRBCRMHC分子参与必需无需表位性质主要是线性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化合物表位大小812个氨基酸CD8+T细胞,1217个氨基酸CD4+T细胞517个氨基酸,或57个单糖、核苷酸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或线性表位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外表8、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抗原表位的性质、数目、位置和空间构象决定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也就决定着抗原的特异性。9、表位载体作用:在免疫应答中,B细胞识别半抗原,并提呈载体中的抗原表位给CD4+T细胞,Th细胞识别载体表位,载体把特异T细胞和B细胞连接起来T-B桥联,T细胞才能激活B细胞。 在人工抗原中,表位半抗原为简单的有机化学

13、分子,与蛋白质载体偶联后,可诱导出抗半抗原抗体。10、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响: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称为共同抗原表位。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响,称为交叉反响。11、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1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化学性质:蛋白质糖类核酸、脂类;分子量大小:10kD,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结构的复杂性:苯环直链;分子构象;易接近性:指抗原表位被淋巴细胞抗原受体所能接近的程度;物理状态:聚合体单体;颗粒性可溶性。2宿主方面的因素:遗传因素受MHC控制;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适中;途径:皮内皮下腹腔、静脉注射口服;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佐剂。12、抗原的种类:1根据诱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分类:K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辅助,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又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TI-Ag分为TI-1Ag和TI-2Ag,TI-1Ag具有B细胞多克隆激活作用,成熟或未成熟B细胞均可对其产生应答,TI-2Ag外表含多个重复B表位,仅能刺激成熟B细胞。TD-AgTI-Ag组成B细胞和T细胞表位重复B细胞表位T细胞辅助必需无需免疫应答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抗体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