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传人:梦** 文档编号:552863442 上传时间:2024-06-23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533.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九年级上册1、掌握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2、疏通诗词大意,理解诗歌内容。3、知人论世,感受词人之愁,以及为何“欲说还休”。学习目标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11401207),字幼安,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豪放派词人,有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词中之龙”之称。与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轼合称“苏辛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与李清照并称“济济南二安南二安”。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其词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美之处,有词集豪迈又不乏细腻柔美之处,有词集稼稼轩长短句轩长短句等传世。等传世

2、。知识必备这首词是辛弃疾被投降派这首词是辛弃疾被投降派弹劾去职弹劾去职,空有抗金热情,却再无,空有抗金热情,却再无用武之地,闲居带湖时所作。用武之地,闲居带湖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常闲游于博山道中,风景如画却无心赏玩。眼在此期间,他常闲游于博山道中,风景如画却无心赏玩。眼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中一看国是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中一壁上题词,共有两首,本词为其中一首。壁上题词,共有两首,本词为其中一首。写作背景写作背景知识必备听读诗歌听读诗歌丑奴儿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

3、楼,为赋新词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强说愁。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还休。休。欲说还休,却道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qinqin hunhun整体感知自读诗歌自读诗歌丑奴儿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自己读完后,我们发现,这自己读完后,我们发现,这首词主要是围绕哪个字来写首词主要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呢?的?都写了哪些内容呢?

4、这首词主要围绕哪个字来写的?都写了哪些内容呢?这首词主要围绕这首词主要围绕“愁愁”字来写的字来写的。上阕写自己少年时期不懂什么是愁,登高寻愁,为了写上阕写自己少年时期不懂什么是愁,登高寻愁,为了写出新的词,无愁找愁。出新的词,无愁找愁。下阙写如今终于对愁有了理解,却想说而不能说,只能下阙写如今终于对愁有了理解,却想说而不能说,只能感叹一句感叹一句“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发现,上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发现,上下阕都在登高说愁,登高的目下阕都在登高说愁,登高的目的有何的有何不同不同呢?请呢?请逐句精读逐句精读,思考上面的问题。思考上面的问题。少少 年年 不不 识识 愁愁 滋滋 味味

5、 ,爱爱 上上 层层 楼楼 。爱爱 上上 层层 楼楼 ,为为 赋赋 新新 词词 强强 说说 愁愁 。而而 今今 识识 尽尽 愁愁 滋滋 味味 ,欲欲 说说 还还 休休 。欲欲 说说 还还 休休 ,却却 道道“天天 凉凉 好好 个个 秋秋”!高楼高楼竭力,尽力竭力,尽力尝够,深深懂得。尝够,深深懂得。运用反复运用反复的修辞的修辞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喜欢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想

6、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好凉爽的一个秋天啊!”细读感悟1、少年时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少年时涉世未深,即使登楼,要愁也愁不出来,因而这时的愁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是一种无根之愁,是做作之愁,是闲愁闲愁。2、而今的愁是怎样的一种愁?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而今的愁是胸怀壮志,倍受打击,以致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愁愁,是一种是一种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深沉而无法解脱的愁。3、上下阕都在登高说愁,登高的目的有何不同呢?上阕上阕下阙下阙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少年时登楼,是为了登高望远,抒发自己的豪高望远

7、,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情壮志。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而今登楼,是为了排遣内心欲说还休的感情。内心欲说还休的感情。辛弃疾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辛弃疾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美芹十论芹十论九议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8、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

9、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稼轩长短句稼轩长短句等传世。等传世。4、少年时登楼“强说”的愁,是什么愁?少年时期的辛弃疾正生活在金人统治区内,看到人们在异族少年时期的辛弃疾正生活在金人统治区内,看到人们在异族的奴役之下苦

10、不堪言,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辛弃疾一直坚的奴役之下苦不堪言,作为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辛弃疾一直坚定着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定着收复失地的报国之志。这时也的确有愁,只不过区别于后来的愁。这时也的确有愁,只不过区别于后来的愁。此时更多是一种此时更多是一种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渴望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是昂扬而充满激情的。一一腔报国热血,涉世未深,不懂无法言说的愁,不懂壮志难酬的愁,腔报国热血,涉世未深,不懂无法言说的愁,不懂壮志难酬的愁,因此是因此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少年不识愁滋味”。5、如何理解“中年有愁可说,却又为何欲说还休?”中年时期中年时期“识尽愁滋

11、味识尽愁滋味”,在官场遭受排挤和猜忌在官场遭受排挤和猜忌,鬓发苍苍,壮,鬓发苍苍,壮志难酬,无人理解。这种愁情,无人诉说,诉说无用,也包含着志难酬,无人理解。这种愁情,无人诉说,诉说无用,也包含着对朝廷对朝廷的失望的失望,所以他,所以他“欲说还休欲说还休”。一切哀愁,化为一句一切哀愁,化为一句“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写出他!写出他自己尝遍辛酸后无言自己尝遍辛酸后无言可说的复杂况味。可说的复杂况味。“天凉天凉”和和“秋秋”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透着无比的凄凉和冷清,有力地衬托了他无限的愁情。而且这一腔托了他无限的愁情。而且这一腔“愁愁”,越是不说,越是沉重。越是不说,越是沉重。本词通篇言愁,上阕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本词通篇言愁,上阕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阕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下阕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少年”时与时与“而今而今”的对比,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