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说课稿.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81091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月潭》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月潭》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月潭》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日月潭》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日月潭》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月潭》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月潭》说课稿.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月潭说课稿一、说教材日月潭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是按照这样的游览顺序描写的:首先介绍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的优美风光;然后介绍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异的秀丽风光。另外,文中还配有一幅日月潭风景的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阅读此文,不仅要领略到日月潭秀丽的风光,而且要体味到对祖国美景的由衷赞美和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深厚感情。因此,要体会文中深厚感情时,就必须把文中要求认识的字词掌握,把课文读通,在读中感悟。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由

2、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了解日月潭名称的来历和那里的秀丽风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感悟文中的优美词句,边品边想象那里的美丽景色。4、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三、说学生实际。学生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希望台湾早日回归是每一个孩子的共同愿,本文的日月潭更美,更能激发孩子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回归的情感。四、说教法、学法本课主要以识字、读文为主,在识字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果。读文贯穿整节课的始终,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识字,在读中领略日月潭秀丽的风光。四、说教学过程:(

3、一)启发谈话,诱发欣赏美。课的开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了一段轻松的谈话和交流。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江山秀丽,景色迷人。那么你们以前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呢?2、听说台湾岛上有一处景色特别美,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这个地方就是日月潭。(同时大屏幕出示中国地图,台湾特别突出颜色显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那里美丽的风景,好吗?(板题,读题)我设计这一导语,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回忆自己去过的地方,学生自然有话说,兴致高。通过启发谈话,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诱发学生对美的渴望和向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美。1、小游客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起飞了。(播放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

4、乐的陪衬,学生一方面在情境中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审美能力感受美丽的风光,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同学们,你觉得日月潭怎么样?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4、检查朗读。你们想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吗?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读给大家听。(与此同时,相互正音,教师相机激励)5、比赛朗读。请每组选一名平时较少读课文给大家听的同学为代表参加这次朗读比赛。这一教学环节,我始终关注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进行设计让学生读最喜欢的一段,其实就是让他读最拿手的一段,让学生体验成功。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同时让暂时落后的学生也有获得成功的自

5、信,让学生体验到的是尊重、信任与关爱,享受到的是鼓励和鞭策,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6、在学生进行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觉得日月潭美吗?美在哪里?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读一读、说一说,从整体上感知日月潭的美。在“说”的过程中,学生感到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实实在在地用心在体验日月潭的美,体验文章表达之精彩,使他们深深地陶醉与美丽、快乐之中。(三)精读课文,感受意境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学会默读。这时,我让学生默读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得来的?(交流时引导学生学习比喻句,积累好句。

6、)2、你喜欢日月潭吗?为什么?联系画面和生活实际理解“薄薄的雾”、“隐隐约约”、“清晰”、“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并且用动作演示理解“群山环绕”。这几个问题,部分是可以直接从课文里面找出答案的,其他的都必须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通过联系上下文,从课文的全面着眼才能回答。这几个问题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而自由的思维空间,触动了学生的心弦,学生兴致高,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四)品读课文,体会文字美。在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莫过于琅琅的读书声。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走进课文,品味语言,和作者的心灵进行直接的对话。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美、音

7、韵美、文气美。因此,我还让学生把文中描写日月潭美丽的词句画下来,然后反复朗读。这也是落实课标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再次充满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美丽的日月潭风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当学生有了心得后,再读相关的段落感情就充沛真挚了。(五)启发想象,创造文本美。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适当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尤其是依托课文语言,创造性地再现文本的内容,既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也能让学生充分获得情感体验,享受阅读的乐趣。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假如你是日月潭的

8、小导游,你想怎样向游客介绍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此时我想为学生创造活动的时空,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四人小组无疑是较好的一种形式,但一定要落到实处。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他们的学习任务制定为:成立一个四人导游小组,用自己的方式为“游客”介绍日月潭。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指导背诵的过程。通过当小导游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复述能力,训练了表达能力;同时,重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在共同的交流切磋中,人人参与说话,互相沟通、互相合作,学生自然积极性高,表现欲强。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提高有效教学的终极目标.同时,也希望我的学生在本节课中能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