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806507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聚合物网络(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网络聚合物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了解共聚物的含义; 知道常用共聚物专用记号; 了解共聚物中各组分在基体内的功能;会用共聚物语言表示有关对象;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互穿网络聚合物制备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互穿网络聚合物共同特征的过 程,感知互穿网络聚合物相容性的含义. 让学生归纳整理本章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共聚物的必要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共聚物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接枝、嵌段共聚改性及互穿网络聚合物的制备.三. 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

2、主学习.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章的 教学目标. 教学用具:投影仪.四. 教学内容5.1概述意义:研究和利用聚合物分子内或聚合物分子间所发生的各种化学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具 体体现在两方面:(1)不仅可合成高附加价值和特定功能的新型高分子,如利用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对高分子 进行改性从而赋予聚合物新的性能和用途:离子交换树脂;高分子试剂及高分子固载催化剂; 化学反应的高分子载体;在医药、农业及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可降解高分子;阻燃 高分子等等。(2)有助于了解和验证高分子的结构。5.2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分类、特性及其影响因素5.2.1分类根据高分子的功能基及聚合度的变化可分为两

3、大类:(i)聚合物的相似转变:反应仅发生在聚合物分子的侧基上,即侧基由一种基团转变为另 一种基团,并不会引起聚合度的明显改变。(ii)聚合物的聚合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反应,包括: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如扩链(嵌段、接枝等)和交联; 聚合度变小的化学反应,如降解与解聚5.2.2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的特性虽然高分子的功能基能与小分子的功能基发生类似的化学反应,但由于高分子与小分子 具有不同的结构特性,因而其化学反应也有不同于小分子的特性:(1)高分子链上可带有大量的功能基,但并非所有功能基都能参与反应,因此反应产物 分子链上既带有起始功能基,也带有新形成的功能基,并且每一条咼分子链上的功能基数目 各不相同

4、,不能将起始功能基和反应后功能基分离开来,因此很难象小分子反应一样可分离 得到含单一功能基的反应产物。(2) 聚合物化学反应的复杂性。由于聚合物本身是聚合度不一的混合物,而且每条高分 子链上的功能基转化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所得产物是不均一的,复杂的。其次,聚合物的化 学反应可能导致聚合物的物理性能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反应速率甚至影响反应的进一步进 行。5.2.3聚合物的化学反应的影响因素(1) 物理因素:如聚合物的结晶度、溶解性、温度等。结晶性:对于部分结晶的聚合物而言,由于在其结晶区域(即晶区)分子链排列规整, 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强,链与链之间结合紧密,小分子不易扩散进晶区,因此反应只能发生在 非

5、晶区;溶解性:聚合物的溶解性随化学反应的进行可能不断发生变化,一般溶解性好对反应 有利,但假若沉淀的聚合物对反应试剂有吸附作用,由于使聚合物上的反应试剂浓度增大, 反而使反应速率增大;温度:一般温度提高有利于反应速率的提高,但温度太高可能导致不期望发生的氧化、 裂解等副反应。(2) 结构因素聚合物本身的结构对其化学反应性能的影响,称为高分子效应,这种效应是由高分子链 节之间的不可忽略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高分子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种:邻基效应a.位阻效应:由于新生成的功能基的立体阻碍,导致其邻近功能基难以继续参与反应。 如聚乙烯醇的三苯乙酰化反应,由于新引入的庞大的三苯乙酰基的位阻效应,使其 邻近的-

6、OH难以再与三苯乙酰氯反应:b.静电效应:邻近基团的静电效应可降低或提高功能基的反应活性。如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增大,其原因是水解生成的羧基与邻 近的未水解的酰胺基反应生成酸酐环状过渡态,从而促进了酰胺基中-NH2的离去加速水解。再如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对硝基苯酯共聚物的碱催化水解反应,其中的对硝基苯酯的水解反 应速率比甲基丙烯酸对硝基苯酯均聚物快,这是由于邻近的羧酸根离子参与形成酸酐环状过 渡态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如果反应中反应试剂与聚合物反应后的基团所带电荷相同,由于静电相斥作用,阻碍反应试 剂与聚合物分子的接触,使反应难以充分进行。如聚甲基丙烯酰胺在强碱条件下水解,当其中

7、某个酰胺基邻近的基团都已转化为羧酸根后, 由于进攻的OH-与高分子链上生成的-COO-带相同电荷,相互排斥,因而难以与被进攻的酰 胺基接触,不能再进一步水解,因而聚甲基丙烯酰胺的水解程度一般在70%以下:(ii)功能基孤立化效应(几率效应)当高分子链上的相邻功能基成对参与反应时,由于成对基团反应存在几率效应,即反 应过程中间或会产生孤立的单个功能基,由于单个功能基难以继续反应,因而不能100%转 化,只能达到有限的反应程度。如聚乙烯醇的缩醛化反应,最多只能有约80%的-OH能缩醛化:其反应历程跟小分子饱和烃的氯化反应相同。 聚乙烯是塑料,经氯化或氯磺化处理可用作橡胶。聚苯乙烯的功能化、改性:聚

8、苯乙烯芳环上易发生各种取代反应(硝化、磺化、氯磺化等,)可被用来合成功能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以及在聚苯乙烯分子链上引入交联点或接枝点。特 别重要的是聚苯乙烯的氯甲基化,由于生成的苄基氯易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而转化为许多其它 的功能基。5.3. 2功能基转化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将聚合物分子链上的功能基转化为其它功能基,常用来对聚合物进行改 性。典型的有:(1) 聚乙烯醇的合成及其缩醛化:(2)纤维素的化学改性(i) 粘胶纤维的合成卤代乙烷反应可分另I烷、保护剂、勺合成:(iii)纤维素醚白 将碱 做分散剂: 将碱纤维素与 表面活性剂等)a.硝化纤维素:纤维素b.纤维素乙酸酯:常称醋 由乙酸酐和乙酸在硫

9、酸催CH种具有重要用途的纤维素酯应而得:(ii) 纤维素酯的合成勺混合酸处理可制得硝化纟急定,不燃,除火药外已制得具有多种重要用途 基纤维素:纤维素与酸(3) 离子交换树离子交换树脂的单元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不溶不熔的三维网状骨架、固定在骨架上 的功能基和功能基所带的可交换离子。最常用的是聚苯乙烯类的离子交换树脂,它是由苯乙烯与二乙烯基苯的悬浮共聚得 到体型共聚物小珠,再通过苯环的取代反应及功能基转化而制成:离子交换树脂的离子交换过程也是化学反应,如磺酸型聚苯乙烯阳离子交换树脂与 水中的阳离子如Na+作用时,由于树脂上的H+浓度大,而-SO3-对Na+的亲合力比对H+的 亲合力强,因此树脂上的H

10、+便与Na+发生交换,起到消除水中Na+的作用。交换完的树脂 又可用高浓度的盐酸处理再生重复使用: 5.4聚合度变大的化学转变及其应用聚合度变大的化学转变包括:交联反应、接枝反应和扩链反应。5.4. 1 交联(crosslinking)(1)橡胶硫化(vulcanization):含双键橡胶的硫化和不含双键橡胶的硫化。(i) 含双键橡胶的硫化工业上多采用硫或含硫有机化合物进行交联,以天然橡胶的硫化为例:(ii) 不含双键橡胶的硫化如乙丙橡胶不含双键,不能采用以上方法进行硫化,而通常采用过氧化物作引 发剂,在分子链上产生自由基,通过链自由基的偶合产生交联:再如已被Du Pont公司商品化的乙烯-

11、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二价金属盐。 这一类离子交联的聚合物通常叫离聚物(Ionomers)。5.4. 2接枝反应聚合物的接枝反应通常是在高分子主链上连接不同组成的支链,可分为两种方式:(1)在高分子主链上引入引发活性中心引发第二单体聚合形成支链,包括有G)链转移反应 法;(ii)大分子引发剂法;(iii)辐射接枝法;(2)通过功能基反应把带末端功能基的支链连接到带侧基功能基的主链上。 几个概念单体转化率() 聚合的单体的百分数* 接枝效率()进入接枝共聚物中的聚合物的质量/由单体形成的聚合物的总量CH* 接枝率()支链聚合物的质量/主链聚合物的质量 影响接枝效率的因素链转移反应速率常数的大小 主链

12、大分子自由基的活泼性 引发剂种类主链聚合物浓度单体浓度 引发剂浓度 溶剂、调节剂等 主链基团接枝共聚物的分离与表征1、分离与表征的目的(1)将接枝共聚物与主链均聚物、支链均聚物分离开来,测定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 枝率,以研究接枝反应动力学和机理,找出影响接枝反应的主要因素,改进接枝过程。(2)将分离出来的接枝共聚物和均聚物进行结构表征,研宄其主链支链比例(接枝率)、支 链长度、支链密度、支链组成等,为进一步研究接枝物的结构与性能提供基础。2、接枝产物的分离(1) 分级沉淀法:(2) 分级抽提萃取法(3) 选择沉淀法(4) 选择抽提法(5) 联合抽提与沉淀法3、接枝共聚物的表征(1) 接枝率的

13、测定(2) 基团分析(3) 支链长度和数目(4) 接枝共聚物及其分离产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接枝共聚物的应用* 增韧塑料* 补强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 黏合剂* 相容剂* 表面改性剂* 其他接枝共聚物的合成(i)链转移反应法在聚合物B存在下使单体A聚合,由于增长中A链向聚合物B进行链转移,在B上产生活 性点引发单体A聚合,形成接枝共聚物链转移接枝反应体系含三个必要组分:聚合物、单体和引发剂。利用引发剂产生的 活性种向高分子链转移形成链活性中心,再引发单体聚合形成支链。接枝点通常为聚合物分子链上易发生链转移地方,如与双键或羰基相邻的碳等。 如聚丁二烯接枝聚苯乙烯:将聚丁二烯溶于苯乙烯单体,加入BP

14、O做引发剂。初级自聚苯乙主链自接枝反聚苯乙ts反应,形成接枝(Ce4+)作引发剂,再如以BF3为引发剂在聚对甲氧基苯乙烯上接枝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的阳碳离子链末端与聚对甲氧基苯乙烯的苯环发生Fried 链。这一类的接枝反应在生成接枝聚合物的同时,难以避免地 一般不高,常用于聚合物改性,特别适合于不需分离接枝聚合物的场 剂等 要避免均聚物的生成,应选用不能引发单体聚合的引发剂,如用铈盐 在含羟基的聚合物上接枝聚丙烯腈,由于Ce4+很难引发丙烯腈的均聚反应,因此接枝效率 高。Ce +链转移接枝例* 天然橡胶-接-甲基丙烯酸甲酯* 天然橡胶-接-丙烯腈* 氯丁橡胶-接-甲基丙烯酸甲酯* 高抗冲聚苯乙烯

15、* ABS* 烯类聚合物的接枝(ii)大分子引发剂法(大单体接枝)所谓大分子引发剂法就是在主链大分子上引入能产生引发活性种的侧基功能基,该 侧基功能基在适当条件下可在主链上产生引发活性种引发第二单体聚合形成支链。大单体:具有一个可聚合端基(通常为双键)的齐聚物主链上由侧基功能基产生的引发活性种可以是自由基、阴离子或阳离子。取决于引发 基团的性质。(a) 自由基型在主链高分子上引入易产生自由基的基团,如OOH, -CO-OOR, -N2X, -X等,然 后在光或热的作用下在主链上产生自由基在引发第二单体聚合形成支链。如在聚苯乙烯的a-C上进行溴代,所得a-溴代聚苯乙烯在光的作用下C-Br键均裂为自由基, 可引发第二单体聚合形成支链:此外还可以通过臭氧化反应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过氧化氢基团,如:(b) 阴离子型如聚1,4-丁二烯与丁基锂反应、聚酰胺与钠反应可在主链上产生阴离子引发活性中 心,可引发能进行阴离子聚合的单体聚合形成接枝聚合物:CH阴离子接枝聚合的优点:由于阴离子聚合一般无链转移反应,因此可避免均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