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初二地理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804735 上传时间:2022-08-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初二地理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初二地理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初二地理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初二地理教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教学教案-初二地理教案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并能结合世界地震带的分布,分析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可以指图说出我国主要地震和火山的分布。通过阅读有关地震的检测和预报的知识,培养学生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中,地质灾害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而地质灾害中影响特别大、危害特别严重的,又当属地震。火山在我国危险不大。所以教材详讲地震、略讲火山。关于地震,教材分了三个标题:“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地震的监测和预报选学课文。这三个标题的思路是:告诉事实分析原因、图示分布教会预防。教法建议

2、根据本节教材特点,建议采用讲授法和学习指导法。关于“多地震的国家的教学,可由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己看书。“主要地震带的教学。要结合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从原理讲清我国为什么多地震;四个主要地震区结合图进展教学即可;地震的危害是通过一段影像资料展示给学生,形成丰富的感性知识,认识到地震确实给我国造成宏大的经济损失。从而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标题。“地震监测和预报,虽然是选学课文,但却是重要的防灾常识,且本节教材内容不多,课时也允许,所以“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要组织学生学习。关于“火山的分布的教学,注意两点就可以了:一是明确我国活火山不多,危害不大;二是把教材中出现的火山名称在图3.23中找出,读出所在省

3、区。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重点主要地震带的分布。教学手段计算机课件:我国主要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教学过程引课在第二节的探究活动中,我们曾讨论过我国的三列横向和三列纵向山脉的成因,它们是因受到的挤压力隆起而形成,这个过程是缓慢和漫长的,当这个变化缓慢进展时,人们不易觉察,而当地壳发生突然断裂和错动时,人们就感觉到大地在强烈的震动,这就是地震。板书第四节 地震和火山一、 多地震的国家学生活动考虑从哪些方面得知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从课文中找答案。总结从两方面说明:一是文字记载地震最早;二是发生地震次数很多。讲述任何事物的发生、开展和分布都是有规律的,地震也是如此。它们多发生在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世界的两

4、大地震带就是这样的地区。学生活动答复世界两大地震带。演示课件世界两大地震带学生活动看计算机课件的演示,考虑我国的位置同两大地震带的关系。总结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衔接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演示课件中国的地震带(讲述)我国的地震集中分布在如图的四个地带。演示课件、讲述中国的地震带四个地震带,略(讲述)我国有资料的大地震都发生在这些地震带中。唐山大地震给我们造成宏大损失。演示课件唐山地震。讲述地震的破坏力这样大,有无方法预防,从而减少损失呢?学生活动自学教材中的“选学课文和“读一读。讲述火山同地震一样,也是一种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危害。但火山在我国危害不大,活火山很少。学生活动读图3.21

5、找出课文中提到的几座著名的火山。总结、反响练习设计思想本节虽然将我国的地震,但一定要结合世界的两大地震带的分布,才能从原理上讲清我国多地震的原因和地震带的分布。通过计算机课件把二者之间的联络,动态的表示出来。有关唐山地震的影像资料,意在告诉学生,地震给我国经济造成宏大的损失,防震减灾工作有重要意义,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今后投身科学研究工作。板书设计第四节地震和火山一、 多地震的国家二、主要地震带:1 、2 、3 、4三、地震的监测和预报四、火山的分布探究活动 课堂上将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块薄泡沫板,出考虑题:将泡沫板从两侧向中间用力挤压,会发生什么现象?想一想,这种现象与地震有联络吗?小组讨论3分钟,之后由每组的代表答复以下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地理教案地震和火山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