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发言稿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79840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集体备课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发言稿(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周集体备课发言稿【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 【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准备】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 二、认识

2、杠杆 1、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 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 1、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 (学生

3、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 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 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4、 还有其他方法吗 ?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6、 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 2)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 3)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7

4、、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 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五、全课小结第二周集体备课发言稿第 2 周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科学 主讲人: 刘汉迎 上周教学小结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数据。比如对工具分类问题、简单工具作用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作用进行验证,尤其是对机械作用进行分析整理。 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工具和使用”单元中,分析现象与结论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

5、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本周教学内容科学概念1、斜面的定义和作用、联系实际看到更多的细节。2、斜面及滑轮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的许多方面的应用。3、自行车的链条和齿轮的作用,其他的简单机械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进行试验并细心观察现象。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预测的不同。情感态度价值1、理解实验观察的意义。2、增强实验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3、认识到机械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的一大进步。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器材进行试验观察总结。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比较概括。教、学具准备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斜面、测力计,钩码各8份教师演示:不同的自行车各一辆。第三周集体备课发言稿第 二

6、周 年级:五 学科: 科学 主讲人:刘汉迎上周教学小结1、物体在水中的沉还是浮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本周教学内容1、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2、造一艘小船教、学具准备课件及相关的材料。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过程与方法: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

7、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教学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教学准备】水槽1个,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块,刻度杯1个,记录表(教材第8面)。【教学过程】一、观察橡皮泥的沉浮(实心):1、导入: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体在水中是浮的。我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沉浮吗?2、把一块橡皮泥放入水里,观察它的沉浮。3、把一块橡皮泥做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4、分析:改变橡皮泥形状,橡皮泥的质量有没有发生变化?橡皮泥的体积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若学生对橡皮泥的体积是否改变无法确定,可出示刻度杯测量。从而得出,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质量没有变,体积也没有变,橡皮泥的沉浮状态不会发

8、生改变。)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这是什么原因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体积发生改变,导致在水中排开的水量发生了变化。)三、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排开的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是:放入物体后的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体排开的水量。(补充:排开的水量与我们平时说的是排水量是有区别的,前者指的是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而后者是物体排开水

9、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测量排开的水量还不是很精确,所以在读数的时候一定要细致,特别是观察刻度时视线要与水凹面持平。)2、取一个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中,观察它排开的水量,做好记录。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它们排开的水量,也记录在表格中。4、造一艘小船教学理念: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重要课程,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小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他们会产生无比的激情和盎然的兴趣,所以,科学教师必须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

10、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历。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科学第二册沉和浮单元中的最后一课 。本节教学活动包括:造一艘小船、哪艘船装得多、船的展览会三部分。分两个课时完成。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的内容是“造一艘小船”和“船的展览会”两部分。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造一艘小船的活动,使学生经历一次设计制造船的技术实践过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技能。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难点:能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制作各种各样的小船。教具:1、多媒体课件2、实验材料:水槽6个,水,造船材料(学生自备)。教学程序:一、 课前

11、准备1、设计: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2、准备需要的工具和材料。3、画出船的设想草图。提出技术问题 “我想造什么样的小船?”,并对技术问题进行策划“准备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画出船的设想草图二、 制作小船1、说一说:你想用什么材料造什么样的小船?(结合设计的草图说)2、课件出示制作要求:、每人动手制作一艘小船;、做成后放到水里试试,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改进;、各组选出一艘最好的小船向全班同学展示。通过学生参与这项技术、生产的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进行探究性的思维能力与操作技能训练, 并积累操作技能经验,不断提高技艺,培养创造力,发展动手又动脑的技能。三、 展示评议1、介绍“我的小船”。让学生展示、

12、介绍:我的小船有什么特点?2、评议“他的小船”。学生评议:我认为这艘小船造得怎么样?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四、 欣赏各式各样的船课件出示:各式各样的船,学生欣赏。谈话:看了这么多的船,你有什么话想说吗?使学生体验科学道理与生产技术的关系,知道“船”是科学与技术通过人的劳动创造相互作用产生的物质财富。船能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从而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五、 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各小组合作造一艘能装运玻璃球的小船。想一想:用56页书中“材料表”里的材料能制作什么样的船?什么样的船能装更多的货? 画出船的设想草图。第 5 周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科学 主讲人: 刘汉迎

13、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二单元“物质的变化”的第二小节内容。原教材是“混合沙和豆子”以及“观察白糖的变化”,在教学中,觉得白糖的变化教学起来(特别是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没有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进行“操作性很强”的突破,也即是实验操作更应该简单易行,现象明显。因此,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中心“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将本节课做了大幅调整,一共设计了5个小实验,来让学生充分感知“有新物质生成”和“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本质现象。这样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了本堂课的重难点。【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2过程与方法 (1)观察和实验:铁丝弯曲、纸张的变形、火柴的燃烧和蜡烛的燃烧,初步感知“没有新物质产生”和“有新物质产生”。(2)观察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实验现象,进一步理解有新物质产生本质含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2)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