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2797041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社区建设情况总结.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社区建设情况总结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半岭村地处闽江支流小目溪下游。距县城8公里。全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下辖半岭、兴建、炉里、边树湖、黄坑、上香岭、下香岭7个自然村,村委会设半岭。2023年党员人数46人,村民代表31人,地处小目溪盆地,依山就水而建。有310户,户籍人口1223人。 境内山地面积1.3万多亩,耕地面积1160多亩,盛产橄榄,素有“橄榄之村的美誉。由于森林覆盖广阔,且气候适宜,冬笋、春笋、香菇等土特产众多。目前三百多亩无污染的绿色蔬菜基地,多种反季节蔬菜源源不断地销往福州。 半岭旧称上塅,是小目溪上游民众下山必经之处,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才县道修建之前,小目溪一直

2、是半岭村及周边村子通往县城最为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上塅也成为整个流域一个非常重要的集市,旧时街上店铺林立,有“小香港之美称。 2023年以来,我村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统筹开展的理念,把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全覆盖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开展、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农村居民素质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把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与深化基层民主,推动社会建设,创新基层党建,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努力探索出一条效劳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立足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新社区 把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着眼建制村人际关系紧密、社会活动集中、组织结构简单、家庭规模和功能较小的特点,立足于

3、不破坏原有的社会关系,确定一个建制村为一个农村社区。 按照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群团组织协同、民间组织参与的思路,依托村党组织和村委会,通过两大组织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统筹领导和推进。在以村便民效劳中心,作为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副主任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成员主要是村便民效劳中心组织工作人员,专门开展便民效劳。完善志愿者效劳、便民效劳、经济协会效劳三大效劳;另外根据村居群众生产生活所需组建各类志愿者效劳队。构建起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主导、整合了领导资源,为农村“合作共治创造了条件,搭建了平台。 二、坚持“四位一体,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机制 把农村基层党建、基

4、层民主政治建设与农村经济开展相结合,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建设的工作机制,调动农民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投资的主力,管理的主角。 一完善一个效劳平台。突出标准化建设,按照统一名称、统一标牌、统一上墙、统一簿册的要求,将村便民效劳中心建成方便群众办事的综合性效劳窗口,“两委组织日常事务及便民性工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共涵盖综合协调、经济开展、党建文秘、综治平安、卫计妇幼、民政社保等6类岗位的村便民效劳中心工作者。采取突出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原那么,对工作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建立日常管理和年度考核制度,强化了村便民效劳中心专职队伍建设。提升为民效劳水平,定期开展社区工作日活

5、动。 二构建三大效劳体系。一是村民志愿效劳。组建自我管理、自我效劳、互助救助等各类志愿者组织,开展互助救助、环卫监督、兴趣爱好、公益事业效劳等各种志愿效劳,提高农村村民自治水平。二是社区便民效劳。依托村级效劳中心专职工作者队伍,为群众提供专业化、标准化的“全程代办、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矛盾调解等便民效劳,提升了效劳质量、效劳效率和效劳水平,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三是经济开展效劳。成立以产业大户、致富能人、企业代表为主的专业经济协会,提供生产技术培训指导、生产资料采购、农产品销售等经济开展效劳,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向契约化、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开展。 三确立六项效劳内容。一是推进

6、村民自治建设,发挥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自我监督、自我开展作用。二是推进根底设施建设,抓好农田水利设施、道路、饮水等根底设施建设。三是推进互助救助效劳,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四是推进文卫环保科普效劳,抓好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社区居住环境,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五是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建设。六是推进农村经济开展。发挥致富能手、科技标兵的示范作用,培育和开展各类专业经济组织,提升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开展。 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各农村社区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思路,依托村民小组,划分网格化效劳管理单元,将机关干部、两委成员、村居民小组长等编入网格,并把便民效劳 、方式、

7、联系人员及有关惠民政策全部公示,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效劳和管理。在辖区所有自然村网格中,将包片干部、村居干部、环卫人员等人员的姓名、 、职责等公示上墙,方便群众办事,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的目标。通过社会管理的网格化和便民公示牌的设立,进一步拓宽了村务公开和社情民意反应渠道,取得了群众意见建议收集及时,处理果断迅速的良好效果。 三、围绕建设“四大工程,取得农村社区建设初步成效 围绕把农村社区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底工程,深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配套工程、农村党建的“创新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保障工程,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推动了农村党建创新。组织设置创新。调整设置农村社区

8、村级党委,在志愿者效劳队和专业经济协会里设立行业党支部,把有共同爱好特长、从事相同或相近活动的党员组合成各类功能型党小组,实现农村党组织设置向功能型转变。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把能力强的党员推荐志愿者效劳队或者作为党员中心户,开展党员志愿效劳和中心户示范活动,在效劳群众方面当好表率,起好带头作用。通过设立学习宣传、法律宣讲、环境整治、文体活动、就业帮助、便民效劳、调解帮教、扶贫帮困、治安维护等岗位,鼓励无职党员立足社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带村民致富。如我村村民林仁豹组建劳务经济、种植橄榄带动全村种植提高。 二是提高了农村自治水平。通过建立形式多样、分工细致、纵横交错的政务效劳组织、经济协会组织和志

9、愿效劳组织,把分散的农民吸收到各类组织之中,调动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效劳、自我监督、自我开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区居民成为参与社会治理和建设的主体、投资的主力、管理的主角,提高农村自治水平。 三是提速了农村经济开展。吸引企业、社会投入,加速农村民间资本聚集;合作社与企业、职业院校加强联系,加速农村人才技术资本聚集;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向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集中,加速农村土地资本聚集。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开展。 四是提升了农民生活质量。通过组织开展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立活动,弘扬文明道德风气,营造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发挥社区文体资源优势,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提

10、升农民生活质量。如组织我村喜娘志愿者队伍进行唱山歌演出极大地提高了我村的美誉度和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我村居民新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美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工作中,我们也感到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定位的问题。由于农村社区是新生事物,对农村社区的定义、内容、目标等还没有系统的论述,使基层在推进中缺乏理论指导。二是认识问题。农村社区刚刚起步,在农村的青壮年较少,基层干部认为开展活动难度较大,有畏难情绪;农民群众缺乏社区理念,参与积极性不高,没有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三是合力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涉及到农村方方面面,仅靠民政部门直接

11、协调是有困难的。四是投入问题。农村经济根底薄弱,公共设施投入明显缺乏,村社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志愿者效劳主要是义务,热情并不高。 为此,我们建议:一要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要通过完善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指导、有关部门协同、村级组织牵头、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运行机制,逐步建立起以财政资金、集体积累投入为主体,以村民自愿投资投劳、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二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农村社区建设必须依靠村民自身力量解决问题。要发动群众和企事业单位以投资效劳设施、自愿捐款、义务劳动等形式参与农村社区建设。逐步建立以党政为推动者、两委为组织者、志愿者为骨干、社会广泛参与为根底、单位帮扶为补充的参与机制。三要强化舆论,推进城乡互动。广泛宣传发动人,开展活动吸引人,组织参观教育人,为民效劳感动人。四要坚持创新开展思路。要注重从实际出发,打造农村社区文化品牌,形成地区特色,不断丰富和完善农村社区工作模式,不断吸引村民的积极参与。 竹岐乡半岭村 2023年6月4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