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27956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项攻坚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文理解。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文中下划线的句子中,“人问之”的“之”指的是_,“取之”的“之”指的是_。2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3你认为王戎的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_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看到路边的李树上结满了李子,各小孩_,只有王戎_。2为什么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

2、必苦李”?_3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小孩?_3. 阅读理解。王戎不取道旁李,尝与诸小儿游。,诸儿竞走取之,。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补全原文。2解释下列词语和句子。信然:_诸:_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3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你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_4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的启示是什么?_4.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徐孺子赏月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日:“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注释)若:如果。物:指人和事。传说月亮里有嫦娥、玉兔和桂树。譬如:好比。瞳子:瞳孔。明:看见。1

3、联系上下文和注释,给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1)尝月下戏(_) A品尝看戏B曾经玩耍(2)人语之日(_) A对说徐儒子B说话的2在文中用“_”画出体现徐孺子聪明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由。_5. 小古文阅读。孔融让梨融四岁时,值祖父六十寿诞,宾客盈门。一盘酥梨,置于寿台之上,母令融分之。融遂按_而分,各得其所,唯己所得甚小。父奇之,问曰:“他人得梨巨,唯己独小,何故?”融从容对曰:“_,尊老敬长,为人之道也!”父大喜。(注释)值:遇到,碰上。盈:满。置:放。遂:于是,就。故:原因,缘故。从容:很镇定的样子。道:道理。1根据意思选词语。(填序号)A宾客盈门 B唯己独小 C各得其所 D尊老

4、敬长(1)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_)(2)尊敬老人和比自己年长的人。(_)(3)唯独自己的梨子是最小的。(_)(4)来了很多宾客。(_)2下列加点的“故”与文中“何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为精卫。B.他无故缺勤。C.故人西辞黄鹤楼。D.我的故乡在福建。3结合古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1)猜一猜:孔融会按什么方法分梨呢?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文中处横线上。A高矮胖瘦 B长幼次序 C距离远近(2)想一想:孔融回答了什么让父亲“大喜”?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文中处横线上。A树有高低,人有老幼 B先来后到,公正合理4孔融( )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A.懂得谦让B.体谅父母C.

5、有礼貌D.拾金不昧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求:寻求,寻找。食:吃。子:你。使:派遣,命令。逆:违抗。不信:不真实,不可信。然:正确。故:所以。1下面对文中画“”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B.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没有敢逃跑的。C.你跟随在我后面,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D.你跟随在我后面

6、,看见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没有敢逃跑的?2从这则寓言中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与这个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是_,它们都是用来比喻_。3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_7.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下列加点字与“竞走”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走私B.行走C.奔走相告D.走亲访友2下列加点的“之”字各指代的是什么,请写下来。(1)人问之。(_)(2)取之,信然。(_)(3)诸儿竞走取之。(_)3翻译下面的语句。(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2)取之,信然。_4为

7、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5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_8.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本文选自_。2解释词语少女:_ 故:_ 溺:_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_4精卫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_5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写上两个。_9. 阅读理解。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解释下列词语。(1)方_ (2)感_(3)意_ (4)还_2解释下列句子中“卒”的意义。(1)还卒业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未成,弃去。译文:_1

8、0. 思维拓展。小窗户天黑了,滴滴答答的雨点把睡梦中的小窗户敲醒了。小窗户揉了揉惺忪的眼睛问道:“小雨点,你要干啥呀?”小雨点说:“天又黑又冷,你让我进屋去暖和暖和吧。”小窗户摇摇头说:“不行呀,你进来会把屋子搞脏弄湿的,你不能进来。”小雨点哭了,在窗户的玻璃上留下道道泪痕。夜里,漫天飞舞的雪花把大地装扮得像白天一样。小雪花轻轻地飘落到小窗户上,悄悄说:“醒醒吧,你让我进去看看小朋友,我想和他们玩。”小窗户说:“小朋友们这会儿都在睡觉,等他们醒了再和你一起玩,好吗?”小雪花点点头,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窗户上等待着,晶莹的雪花就像一朵朵漂亮的小窗花。黑夜过去,太阳出来了,给大地洒下万道金光。小窗户早

9、早就醒了,它有礼貌地向太阳公公问好,又对春风阿姨说:“欢迎您,欢迎您到我家来做客。”于是,小窗户开得大大的,明媚的阳光和温馨的春风穿过窗棂把一个个小朋友从甜甜的梦中唤醒。(1)我是模仿秀滴滴答答:_暖和暖和:_又黑又冷:_(2)还原精灵。()的眼睛()的阳光()的雪花()的春风(3)探究阅读小窗户为什么不让小雨点进屋?用“”标在文中。用“”标出文中一个比喻句。是谁把小朋友们唤醒的?_1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注释)宋:宋国。富人:富裕的人。坏:毁坏,损坏。筑:修补。盗:偷盗

10、。亦云:也这样说。暮:晚上。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雨墙坏雨:下雨。B.其邻人之父亦云父:父亲。C.暮而果大亡其财亡:丢失。D.其家甚智其子甚:很,十分。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家/甚智其/子。B.其家/甚智/其子。C.其家甚/智/其子。D.其/家甚/智其子。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钱财。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家的儿子非常聪明。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

11、正。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12. 小古文阅读。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注释:诵:背诵。辍(chu):停止。諠(xun):忘记。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其母方织(_)A正在 B方向 C相当以此戒之(_)A命令 B告诫 C戒备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_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_13. 古诗文阅读。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精卫填海选自_,文中的“少女”指_。2故事讲的是炎帝的小女儿去东海游玩时不幸_,化为_,她衔来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子,填塞_的故事。14. 阅读短文。猫斗黄白二猫,斗于屋上。呼呼而鸣,耸毛竖尾,四目对射,两不相下。久之,白猫稍退缩,黄猫奋起逐之,白猫走入室,不敢复出。注释:两不相下:不相上下。 久之:过了很长时间。 逐:追。1根据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