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790653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及途径赵一潇:音乐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小学音乐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的丰富、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小学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德育渗透,教师要以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指导,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开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优化教学结构、讲究教学艺术,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潜移默化的感受艺术之美、提高音乐素养,促进德育养成。关键词:小学教育;音乐教学;德育渗透;意义;途径一、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小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一)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激发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

2、确指出,小学音乐教学应该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情操为重点。这一目标的设定,符合儿童身心开展特点和需要,同时也是由音乐学科自身的审美优势决定的。小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通过音乐教材内容的学习以及参加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不断发现、领略和探究音乐展现出的艺术魅力,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操,和谐了身心,陶冶了情操,人格不断健全完善。(二)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学生优秀情感品质的形成。通过必要的音乐根底知识和音乐根本技能的学习,会使小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拓展,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時,通过对教材德育内容和道德内涵的挖掘渗透,更会使学生不断丰富情感体验,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追求

3、美,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社会、对自然、对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而朝气蓬勃、发奋向上、努力学习、积极进取。(三)小学音乐教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受年龄特征和道德行为养成规律影响,小学阶段是关键时期。小学音乐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核心价值观表达,有利于学生在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巧丰富、音乐素养提高过程中,受到国家观念、集体主义、民族团结、诚信法治、文明礼仪等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那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谐与进步。(四)小学

4、音乐教学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历史悠久且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必须予以继承和发扬。小学音乐作为艺术学科,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独特的教学方式,比其他学科更容易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渗透与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加感知和了解,提升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增加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二、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一)在备课环节深挖德育渗透目标。小学音乐教师要牢固树立德育渗透思想,要以小学音乐教材为基点,以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以音乐艺术活动为载体,扎实完成好德育渗

5、透任务。在备课环节,教师不仅要明确音乐课自身要到达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更要在吃透教材根底上充分挖掘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上有哪些德育目标能够实现,着力点是什么,如果通过教学过程控制和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来实现。对于教材中德育内容明显的,要积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讨论,鼓励学生用富有情感的演唱和表演来表达。而一些德育思想不明显的隐性教学内容,那么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就深挖细究,并在教学中积极引导。(二)在感受艺术之美中渗透德育目标。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能有效将思想品德教育与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提高和艺术素养培养融为一体,使小学生在感受艺术美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能力,养成良好的品行。教

6、师要紧紧抓住音乐学科这一独特优势,充分借助音色、节奏、韵律、曲式、拍子、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表现的内容和形象,引导学生沉浸到其特定的意境中,再鼓励引导学生用激情的演说、动情的歌唱、优美的舞蹈等形式生动自由的抒发美好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感知美、感悟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培养高尚情操,通过情景交融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三)将德育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任务的完成不是必须固定在哪个环节的,是在教学全过程中最适合的环节,采用最恰当的方式实现的,要坚决防止填鸭式的生硬说教,要做到潜移默化。如利用正式上课前师生间的问好培养学生尊师重教;从节奏训练、发声练习、听音练耳、合唱群舞

7、等内容,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和谐统一的行为习惯和良好心态;利用歌曲本身和谐美妙的乐曲旋律、富有情感的歌词、富有意境的音响效果等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利用对如义勇军进行曲等不同歌曲歌词内容的分析理解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激发民族自豪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四)在各种音乐课型中实现德育目标。小学音乐可以细分为唱歌教学、乐理知识、律动表演、识谱知识、欣赏教学、综合训练等内容,教师要注意分析不同课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将德育教育内容进行有机渗透。如在进行视唱练耳、乐理知识传授时,要在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语言魅力和情感表达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音乐兴趣,陶冶情

8、操;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注意提高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切身感受和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与悲伤、奋进与激情。尤其在欣赏民族音乐和民族歌曲时,更要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等。(五)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德育目标。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会使小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更高,学习兴趣更浓,无疑会使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事半功倍。如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向小学生讲述一些中外音乐家的人物传记、趣闻轶事,讲述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通过讲述励志故事等,激发起小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再如,结合教材内容带着学生做一些小游戏、情景剧表演、舞蹈表演等,以此展现学生个性,增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培养他们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优秀品质。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群舞、合唱等集体表演,使小学生在集体排练表演过程中增进友谊,进一步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等。参考文献:1 潘虹. 聚童心合力,成和谐之音浅谈小学生合唱训练中合作意识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2022(13)2张丁丹.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德育方式研究J.当代音乐.2022(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