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278248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职数学教案第九章立体几何18份教案.doc(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1.1立体图形及其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身边的立体图形,会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平面图形以及简单几何体的直观图2掌握斜二测画法的画图规则,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3培养学生作图、识图、运用图形语言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作图习惯【教学重点】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教学难点】斜二测画法【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法通过立体图形的照片入手,体会立体与平面之间的关系,从画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入手,引导学生总结出斜二测画法的具体步骤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逐步掌握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立体图形的直观图【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几何图形都

2、可以看成是点的集合如果构成几何图形的点,都在一个平面上,那么这个几何图形是一个平面图形;否则,这个几何图形就是一个立体图形如:直线、正方形、梯形、圆等是平面图形;正方体、棱柱、圆柱等是立体图形师:在初中,我们已经接触过很多几何图形我们还知道,正方形是一个平面图形,正方体是一个立体图形由以前接触过的几何图形导入,自然贴切新课新课新课问题 怎样用平面图形来表示立体图形?1. 直观图的定义给定的一个几何图形,可以用具有立体感的平面图形去表示这种平面图形通常叫做直观图2. 直观图的画法AyBxBCDExCDAEy例1 画出下图所示的梯形ABCD的直观图画法 (1)在梯形ABCD上,以AB为x轴,A为原

3、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对应的x轴和y轴,使它们相交于点A,且xAy45;(2)过点D作AB的垂线,设垂足为E;(3)在x轴上截取AE=AE,EB=EB,然后作ED平行于y轴,而且使EDED;(4)过点D作x轴的平行线DC,且DC =DC;(5)连接AD,BC,则四边形ABCD就是梯形ABCD的直观图画直观图的基本步骤:(1)在平面图形上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作出与之对应的x轴和y轴,使得它们的夹角为45;(2) 图形中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分别画成平行于x轴或y轴的线段;(3)已知图形中平行于x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保持原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的线段,长度为原来的一半;(4)连接有

4、关线段练习一 1作边长为3 cm的正方形的直观图2作边长为3 cm的等边三角形的直观图例2 画长为4,宽为3,高为2的长方体的直观图画法:(1)用例1的方法画一个长为4,宽为3的长方形的直观图ABCD;(2)过A作z 轴,使之垂直于x轴,在z 轴上截取AA =2;(3)过点B,C,D分别作z轴的平行线BB,CC,DD,并使BB =CC =DD=2 cm,连接A B,BC,CD,DA;(4)擦去x轴、y轴、z轴并把看不到的线段AD,DC,DD改成虚线画立体图形直观图的方法和步骤:(1)在立体图形中取水平平面,在其中取互相垂直的x轴和y轴,作出水平平面上图形的直观图(包括x轴和y轴);(2)在立体

5、图形中,过x轴或y轴的交点取z轴,并使z轴垂直于x轴或y轴,过x轴或y轴的交点取z轴,且z轴垂直于x轴;(3)图形中平行于z轴的线段画成平行于z轴的线段,且长度不变;(4)连接有关线段,擦去有关辅助线上述画直观图的方法叫做斜二测画法练习二 作边长为2 cm的正方体的直观图教师呈现实物魔方,以及魔方的图片师:哪一个图片上的魔方更有立体感?师:我们可以用平面图形去表示立体图形教师给出直观图的定义,学生在实物与图片的对比中体会直观图教师在黑板上边做边讲,一边是原图,一边是直观图,对比讲解 引导学生根据例题总结出画直观图的基本步骤教师强调重点,学生识记指导学生在原图中如何建立坐标系画直观图更容易 学生

6、根据例1的方法作出长方体底面的直观图,教师重点讲解步骤(2) (3) (4)学生仿照例2的步骤,总结画立体图形直观图的步骤,教师加以指点学生仿照例题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教师对画的美观的学生的练习进行展示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进行新知的学习,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对比讲解,使学生明确图形中哪些量发生了变化,哪些量没有变化,便于下面总结画直观图的步骤学生完成练习,进一步体会直观图的画法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体会斜二测画法的作图规则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斜二测画法的步骤小结斜二测画法的规则师生共同回顾教师可用“一斜二测”进行总结作业教材 P109练习A组第 1,2题教材 P109练习 B组第1

7、,2题巩固斜二测画法9.1.2 平面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在观察、实验与思辨的基础上掌握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及推论2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的能力【教学重点】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及其推论【教学方法】这节课主要采用实例法结合学生身边的实物,体会平面的无限延展性,并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以及现象,引导学生总结出平面的三个基本性质,逐个理解其内在的思想同时教会学生能正确用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表示文字语言通过穿插有针对性的练习,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及时巩固,逐步掌握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三

8、种语言之间的转化【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导入公路、平静的海面、教室的黑板都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你还能从生活中举出类似平面的物体吗?教师呈现平面的图片,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找出具有平面特点的实例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对平面加以描述而不是定义,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新课新课1平面几何里所说的“平面”就是从桌面等物体中抽象出来的,但是,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2平面的表示方法常把希腊字母a,g等写在代表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上来表示平面,如平面a、平面等;也可以用代表平面的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或者相对的两个顶点的大写英文字母作为这个平面的名称基本性质1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

9、,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BAa练习一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明理由:(1)直线AC1在平面CC1B1B内;(2)直线BC1在平面CC1B1B内平面内有无数个点,平面可以看成点的集合点在平面内和点在平面外都可以用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不属于来表示基本性质1可表示为:如果Aa,Ba,那么直线AB a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判断一条直线是否在一个平面内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位 置 关 系符 号 表 示点 P 在直线 AB 上P AB点 C 不在直线 AB 上C AB点 M 在平面 AC 内M 平面 AC点 A 不在平面 AC 内A 平面 AC直线 AB 与直线

10、 BC 交于点 BAB BCB直线 AB 在平面 AC 内AB 平面 AC直线 AA不在平面 AC 内AA 平面 AC基本性质2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a Aab练习二观察长方体,你能发现长方体中两个相交平面的公共直线吗?基本性质3 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 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 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 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练习三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 是 AC 的中点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 由点A,O,C可以确定一个平面;(2

11、) 由A,C1,B1确定的平面是平面 ADC1B1;(3) 由 A,C1,B1确定的平面与由A,D,C1 确定的平面是同一个平面教师从初中的点、线、面开始说起,逐步过渡到平面,并教会学生怎样表示平面师:如果直线 l 与平面a有两个公共点,直线 l 是否在平面a内?生:是学生个别口答,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解决有争议的知识点运用集合的符号表示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学生观察理解,条件容许时可作为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教师讲解基本性质2,同时教会学生怎样画两个平面相交学生观察长方体,回答问题教师创设实际情境:生活中经常看到用三角架支撑照相机并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例如自行车、门等教师强调存在性和唯一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三个推论教师逐个结合学生身边的现象或实例讲解三个推论如教师可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提出问题:木匠用两根细绳分别沿桌子四条腿底端的对角线拉直,以判断桌子四条腿的底端是在同一平面内,其依据是什么?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学生通过点与线的关系联想到点、线与面的关系培养学生联想的能力通过动画演示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实际讨论中巩固平面的基本性质1学生体会三种语言符号的联系与区别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启发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学生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