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76992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如何做个好数学老师一、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许多是受教师行为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的。特别是在低年级,由于学生年龄小,各种感官很不成熟,感知觉能力较弱,所以自主学习能力差,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就会相对偏低,作为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循循善诱地多引导、多扶持、多示范、多演示。首先,教师板书一定要规范、整洁、不浮草,解题、计算认真不马虎。日久天长,学生模仿老师也就形成了书写、计算方面的良好习惯。其次,教师应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说到做到。比如,就拿检查家庭作业来说,教师说什么时候检查就一定要什么时候检查,不能因一时疏忽忘记检查或干脆不检查,这样,就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2、,让一些胆大的学生乘机钻空子,下次作业偷懒不做,反正老师也不会发现。长此以往,一些学生慢慢就会养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不良习惯。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学习习惯的每一步做起,自始至终严格要求自己,此外,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教师还要恰当地使用一些无声语言(如适当运用眼神、手势、表情、动作、姿态等),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有声语言的表达,训练到让学生感悟到:只要老师一个眼神,就知道做什么,“习惯会成自然的”。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人的成功和成名,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更快更好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其对这一学科的兴趣。我个人觉得培养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3、要做到以下两点:1、第一印象不可忽略第一印象,往往会深深地、持久地留在人的记忆中,有着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如何让学生喜欢你,接纳你,进而爱上你的数学课,就要努力使学生从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中感受到爱,从对老师的第一印象中感受到“我留给老师的第一印象也是好的”,从而产生“首因效应”,使学生满怀信心的开始学习数学。2、感受数学本身的魅力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爱,通过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引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喜爱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能引起学生持久的浓厚兴趣的,是数学学科本身的魅力。例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数“形”结合的形象美。在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要运用“凑10法”,怎样去想,怎样建立概念,

4、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图形摆一摆,动嘴说一说,体会一下“凑10进位”。通过形象与表象建立起抽象的概念。三、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对策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需要经过持之以恒、有意识地逐步训练才能得以形成和体现,不能急于求成,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造成拔苗助长的结局,最终落个埋怨声声,事倍功半。1、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作为低年级的老师,在课堂常常会见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未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旁若无人的干着自己的事。凡此种种,不由得让人深思。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

5、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讲、多说。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也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首先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 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及时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摸摸他们的小脑袋,这时学生们笑得非常甜,学生学得轻松,听得认真,这个好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联系学生的

6、实际,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组织一些有效练习:报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讲应用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等。这样练习,促进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边听边想边记,利于培养学生有意记忆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认真听别人发言,是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同时,有意识的让注意力不太集中的学生重复刚才同学的发言,并给出适当的评价。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且能使学生注意力持久,认真倾听。再次是实行奖励机制,适时恰当地评

7、价学生。当学生发现教师在对待上课认真听和不认真听,对待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观察,及时对好习惯进行鼓励、表扬,加以正强化,而对于不良习惯及时给予纠正,必要时还给予适当的惩罚。这样,学生便学会了倾听,学习也主动了。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一习惯的培养应孕育在整个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与数学中心思维方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

8、具体形象为主。教师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要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掌握实质并灵活运用。如在“倍的认识”时,让学生观察两种数量之间的关系,如2朵蓝花和6朵黄花,在比较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黄花的朵数中有3个2只,接着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圈出3个2朵,在观察中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而理解倍的概念。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 解决问题又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非常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上重视指导学生养成看图、看关键文字理解数学知识的习惯。在新授时,教学过程中,除了启发学生观察一些直观性演示以

9、揭示新知外,要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安排带领学生阅读理解课本插图和看关键文字。例如:在教学倍认识的时候,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看图列式等使学生明白黄花是蓝花的几倍,就是看黄花有几个2。低年级要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看书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跟着教师有顺序的看课本上的插图,要数清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用简单的语言进行图解。培养学生阅读课本的习惯。由于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理解水平低,思维缺乏深刻性等因素有关,学生做题急于求成,不愿认真阅读课本。如低年级计算中,学生加减误算、乘除误算的情况较多。出现这样的错误,是由于没有认真阅读课本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教给学生看图的方法,认真观察画面

10、,都有什么,你发现了什么?明白图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你打算如何解决问题,你是怎么想的,等等。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注意从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让学生把题目读完整。在讲授解决问题时,改变了大多数教师喜欢亲自读题目的习惯,让学生齐读或者一名学生读其他学生听,并运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复杂而抽象的数量关系。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算式以及明白图意叙述文字的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根据图意独立阅读课本的习惯。弄清数量关系后,再请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答。2、注意找出题中的关键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

11、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让孩子们读题时,常常要求孩子们圈出题中的关键词,使其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3、对于表格、图画式的应用题,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将其叙述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出现一些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开放题,这样的题目可能是以图表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学生通过观察从中找出有价值的数学信息,这同样也要建立在一定的数学阅读基础之上。我就形如语文教学那样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读题,从整体入手,把关键性的词作上记号,深入地理解。学生自然而然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提高了阅读应用

12、题的能力和经验,为顺利、正确的解答应用题打好了基础。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考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归根到底是思维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善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我常常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明确提出想比不想好,错了也没关系、只有想了,才有可能想对等,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学生思考的良好品质。其次,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教师要鼓励学生发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学生只有经过反复思考,才能发现问

13、题,提出问题。根据低年级学生不会提问的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看情景图,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主动设疑,由学生来解答。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提问题到会提问题了。最后,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实践证明,越是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就会思考得越深刻,回答问题的质量也就越高。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适时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逐步养成其善于思考的习惯。5 、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凡事问一个“为什么”,这种习惯实质是一种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的精神。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不懂就问,不要不懂装懂。从低年级开始,首先培养学生不

14、懂就问的习惯,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及时表扬,说明他认真听讲了,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提出来了,这样很好,让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学有所长的学生,则还要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见解,如果有的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则要设疑,通过经常训练,学生就从无疑到有疑,从不会质疑到会质疑。学生由于受年龄小,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局限,思考数学问题往往比较肤浅。因此,培养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还必须在引发学生初步养成深刻思考数学问题习惯的基础上,在掌握算法的同时,还要理解算理,特别是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更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在比较分析中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加深理解,加以区别,掌握实质,灵活运用

15、。如:在教学“两种分法”时,可让学生准备好8个圆片,要求学生把8个圆片一个一个地分成4份,每份几个?8个圆片,2个2个地分,能分成几份?学生通过自己的摆弄,清楚地知道都是要分8个圆片,但分的方法不一样,第一种分法一个一个地分,分成4份。第二种分法必须2个2个地分分成了四份就是看8个圆片里面有几个2。有一个2就是一份。有4个2就是4份。虽然都用除法计算。但表示的实际含义截然不同。这样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动手实践,既加深对两种分法的理解又弄清了等分除与包含除的区别,为学生学习除法应用题打下必要的知识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的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

16、的地方随时画下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看的深究习惯,哪怕对一个问题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克服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6、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在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培养说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便于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班级里,总有那么一些胆大敢说的孩子,也不乏胆小怕言的学生,针对实际,时时以敢说者带动、激励怕言者。教学中,对于那些爱探索、肯带头的学生,都给予及时的表扬:同学胆子真大,回答问题时声音真响亮;同学真爱动脑筋;你说的棒极了等等。对于那些不善于发言,怕发言的学生给予期待的眼神,鼓励的目光,并加以适当的点拔、适时的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