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769390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选修Ⅴ 第一章 章末检测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章末检测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中新网2019年1月20日电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继东京暴雪导致交通大瘫痪后,日本北海道也遭遇暴雪天气,录得24小时降雪量65厘米,北海道根室市政府呼吁沿海接近1万人暂时疏散。材料二“日本暴雪分布图”。(1)发生在南极地区的极寒天气比本次亚欧部分地区的极寒天气严重的多,它们属于自然灾害吗?为什么?(4分)(2)材料一反映了自然灾害的哪些特点?(3分)(3)据图描述本次极寒天气中日本暴雪的空间分布特点。(4分)答案(1)不属于。因为南极地区没有常住人口,极寒天气不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构成危害。(2)区域

2、性、周期性、联系性、危害的严重性。(3)多分布在日本海沿岸(或西北沿海);越往北暴雪分布区面积越大(北部比南部分布区面积大)。2沙尘暴作为一种气象灾害,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均有分布。读美国本土沙尘暴天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指出图中沙尘暴频发的季节,并分析形成的原因。(6分)(2)简要评价沙尘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解析 第(1)题,沙尘暴发生具备的条件是充足的沙源和大风。沙源与干旱的天气、植被(差)、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多)有关;多大风的季节主要是冬春季节。其成因要从自然原因(风大、干旱、植被差)和人为原因(过牧、过垦等植被破坏)两方面来分析。第(2)题,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

3、现象,有利也有弊。根据沙尘暴的特点,其弊要从对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等方面分析;利要从增加降水、中和酸雨等方面来分析。答案 (1)冬春季节。自然原因:此时期内,图示地区受西风带控制,西风越过落基山脉下沉,导致温度上升,蒸发旺盛,变得干燥;寒潮入侵带来大风天气。人为原因:过度垦殖、放牧等。(2)不利影响:污染大气环境,危及人体健康;影响交通道路安全;造成农牧业减产;加剧土地荒漠化等。有利影响:大气中凝结核增多,降水量增加;中和大气中的酸性颗粒,减少酸雨的发生。3结合材料,完成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中新网2019年9月1日电据泰国媒体报道,泰国多地日前遭强降雨袭击,目前,降雨已在该国17个府引发洪

4、灾,造成6人死亡,1人失踪。泰国防灾减灾部门官员称,自8月26日以来,低气压和西南季风为该国多个地区带去强降雨,并在17个府引发洪灾。材料二“中南半岛山脉与河流分布示意图”和“曼谷年内各月的气温与降水量图”。(1)说明图示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4分)(2)分析曼谷容易形成洪灾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说明洪灾的主要危害。(6分)解析第(1)题,由右图知,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于510月。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低平,人口集中,洪涝灾害严重。第(2)题,洪灾成因可从降水、地形等自然原因和破坏植被、排水设施落后等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材料中得出。答案(1)时间:夏季。空间

5、:多发生于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2)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沿海地区多受风暴潮的影响。人为原因:河流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河道;排水设施落后,排水能力不足。(3)淹没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淹没或围困村庄,造成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损害公共设施,影响经济发展。4狮泉河盆地风速17 m/s的大风日数多达113.4天/年。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说出该地最主要的气象灾害类型,并分析产生的原因。(8分)(2)简述防御上述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5分)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植被稀少,多沙砾、石质山地。狮泉河系印度河的

6、上游。流经藏西北干旱高寒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人类对当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沙土分布多。由材料可知该地风速大,风力强劲。所以主要气象灾害是风沙、沙尘暴或沙尘。第(2)题,对自然灾害的防御,首先要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其次,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要因地制宜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答案(1)类型:风沙(沙尘暴或沙尘);成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土质疏松;风力强劲; 人类对当地植被的毁灭性破坏。 (2)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体系;因地制宜开展退

7、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设置沙障;改善干旱的生态环境。5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材料一2019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近百年来罕见的8.9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高达10米的海啸,向附近的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区呼啸而去,造成2.4万人死亡。材料二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地震引起,震荡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材料三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多国示意图。(1)这次地震除导致海啸外,结合东南亚、南亚的区位,联合国警示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是,理由是_。(4分)(2)斯里兰卡比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距离震中远,但遇难人数却是后者的几

8、倍,可能的原因是_。(2分)(3)从成因看印度经济遭受风暴潮的袭击,原因是_。(6分)解析第(1)题,地震能够诱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形成灾害链。南亚、东南亚位于热带,终年气温高,有利于疫病的发生和传播,而经济又比较落后,医疗卫生水平低,无力控制疫病的发生。第(2)题,所受的灾情与震中距相反,这主要受两个岛屿不同的人口密度的影响,人口密度大自然死亡人口多。第(3)题,印度位于热带地区,孟加拉湾又多热带气旋活动,因此一定是受热带气旋的影响。答案(1)瘟疫东南亚、南亚地区地处热带,气温高、湿度大;经济欠发达,卫生防疫条件差(2)斯里兰卡地狭人稠,苏门答腊岛人口稀少(3)热带位于孟加拉湾沿岸,多热带气旋

9、活动;孟加拉湾呈喇叭状开口向南,当风暴潮由南向北进入湾内时潮位抬高,加剧潮势6“地裂缝”是地面裂缝的简称,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由于地裂缝活动对建筑物破坏的难以抵御性,地裂缝灾害防治主要以避让为主。西安市是我国地裂缝集中分布区,根据地表出露形迹和多种勘察手段确定,市区的地裂缝带有11条,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12分)(1)根据材料分析地裂缝对西安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2)针对西安市的地裂缝危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解析第(1)题,从城市规划、设计和

10、城市建设等方面说明地裂缝对西安城市发展的影响。第(2)题,从工程性措施、非工程性措施和技术措施等方面进行防治。答案(1)影响未来的城市规划建设;影响重大市政设施的设计和建设。(2)加强地裂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采取各种行政、管理手段限制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对已有裂缝进行回填、夯实等,并改善地裂区土体的性质;改进地裂区建筑物的基础形式,提高建筑物的抗裂性能;对地裂区已有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设置各种监测点,密切关注地裂缝的发展动向。7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指出

11、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解析读图可知,该省超警戒风暴潮主要发生在710月,即夏、秋季节,该季节风暴潮多发既与台风多发有关,也与入海河流的顶托作用有关。防御风暴潮危害的措施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分析。答案(1)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

12、识。(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8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东部,又被称作乌珠穆沁草原。乌珠穆沁草原目前是内蒙古保存最为完好的天然草原,牧草非常繁茂,可以看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乌珠穆沁草原被人们喻为“内蒙古最后的天然草原”。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2分)(1)锡林郭勒草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分析该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4分)(2)在a、b两河上建水库是否合理?简述其理由。(5分)(3)简要分析在a、b河上建成水库后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3分)解析第(1)题,要明确锡林郭勒所处的大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的内蒙古高原上,因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的荒漠化,产生的原因从教材中的内容即可答出。第(2)题,要根据该地区河流的水文特征去回答。第(3)题,主要从修建水库以后,下游地区的水量减少,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去分析。答案(1)草场退化、沙化。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2)不合理。该地河流大多为内流河,降水量小,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小;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河流落差小。因此不适合建水库。(3)a、b两地建成水库后,下游地区水源减少,使草场退化、沙化严重。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