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动量定理 导学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767372 上传时间:2023-0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量和动量定理 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动量和动量定理 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动量和动量定理 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量和动量定理 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量和动量定理 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理16.2、动量和动量定理【学习任务】1. 理解动量和动量的变化及其矢量性,会正确计算做一维运动的物体的动量变化。2. 理解冲量概念,理解动量定理,能够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4.理解动量与动能、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学习重点和难点】1.理解动量定理的矢量性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动量1. 动量的定义:2. 定义式: 3.单位:4.说明:瞬时性:动量的定义式中的v指物体的_速度,从而说明动量与_或位置对 应,是量。矢量性:动量的与速度方向一致思考: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吗?为什么?二、动量的变化量:1. 定义:若某一运动物体在

2、某一过程的始、末动量分别为P和P,则称:P=为物体在该过程中的 (量)说明:动量变化P也是矢量。一维情况下, P=【例1】一个质量是0.1kg的钢球,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个坚硬的障 碍物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6m/s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 变化?变化了多少?(因为动量及其变化量都是矢量,所以首先要规定正方向。)三、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第二定律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段时间t内受到一恒力F的作用,作用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 和以请你用动量表示出牛顿第二定律。(自己会证明)最终你得到的表达式为:F=。物理意义:物体所受的力等于物体动量的。上式可以变形为 P=FA t,

3、从中可以看出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物体的动 量变化越大。说明FA t这个量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积累效应。四、动量定理1、冲量:定义:与 的乘积叫冲量。公式:1=。单位:说明:冲量是量,求冲量一定要明确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冲量是矢量,冲量的方向不一定是力的方向,只有恒力冲量的方向才与力的方向相 同。上式只能用来计算恒力的冲量。力作用一段时间便有了冲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思考:用力去推一个物体,一段时间后仍没能推动。这个力的冲量为零吗?为什么? 这个力对物体做功了吗?又为什么?2、动量定理:物体在一个过程始末的 等于它在这个过程中所受力的。表达式为F t=或=I口口说明:动量定理不

4、仅适用于恒力,也适用于变力。但是不论是恒力还是变力,式中的F都指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例2】一个质量为0.18kg的垒球,以25m/s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打击后, 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为45m/s。若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为0.01s,球棒对球的平均 作用力多大?(动量定理是个矢量式,计算中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思考1:从动量定理的表达式和上述例子可以知道:要使物体的动量发生一定的变化, 可以有哪些办法呢?思考2:你可以解释玻璃杯掉到水泥地面和掉到海绵上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吗? 生活生产中还有类似的应用吗?【巩固练习】A级课后问题与练习1、2、3、4、5、B级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 动量的方向一定跟速度方向相同,且物体的动量大其速度一定大B. 冲量方向一定跟作用力方向相同,且冲量大对应的作用力一定大C. 物体受到的冲量方向与物体动量变化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D. 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则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均为零2、 对物体所受冲量跟其受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变化一定越快B.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的动量变化一定越大C.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受到的合外力一定越大D. 物体受到的冲量越大,它的速度变化一定越快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动量的变化率等于它所受的力B. 力与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力的冲量,它反映了力的作用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是一 个标量C. 动量定理的物理实质与牛顿第二定律相同,但有时用起来更方便D. 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以减小作用力4、质量为1kg的物体从离地面5m高处自由下落。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m,设球与地面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为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