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75925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管道安装施工工艺.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C1-3 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工程编号日期交底内容: 制冷管道安装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制冷系统中工作压力低于2MPa、温度在15020范围内、输送介质为制冷剂和润滑油的管道安装工程。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所采用的管子和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规定,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明成质量鉴定文件。 2。1。2 制冷系统的各类阀件必须采用专用产品,并有出厂合格证. 2.1。3 无缝钢管内外表面应无显著腐蚀、无裂纹、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缺陷。 2.1。4 铜管内外壁均应光洁、无疵孔、裂缝、结疤、层裂或气池等缺陷。 2.1。5 施工机具:卷扬机、空气压缩机、真空泵、砂轮切割机、手砂

2、轮、压力工作台、倒链、台钻、电锤、坡口机、铜管板边器、手锯、套丝板、管钳子、套筒扳手、梅花扳手、活板子、水平尺、铁锤、电气焊设备等. 2.1。6 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角尺、半导体测温计、 形压力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设计图纸、技术文件齐全,制冷工艺及施工程序清楚。 2。2。2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室内装修基本完成,与管道连接的设备已安装找正完毕,管道穿过结构部位的孔洞已配合预留,尺寸正确。预埋件设置恰当,符合制冷管道施工要求. 2。2.3 施工准备工作完成,材料送至现场。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预检施工准备管道等安装系统吹污系统气密性试验系统抽真空管道防腐系统充

3、制冷剂检验 3。2 施工准备 3。2。1 认真熟悉图纸、技术资料,搞清工艺流程、施工程序及技术质量要求。 3.2。2 按施工图所示管道位置、你高、测量放线、查找出支吊架预埋铁件。 3。2。3 制冷系统的阀门,安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对型号、规格进行核对检查,并按照规范要求做好清洗和严密性试验。 3。2.4 制冷剂和润滑油系统的管子、管件应将内外壁铁锈及污物清除干净,除完锈的管子应将管口封闭,并保持内外壁干燥。 3.2。5 按照设计规定,预制加工支吊管架、须保温的管道、支架与管子接触处应用经防腐处理的土垫隔热。木垫厚度应与保温层厚度相同.支吊架型式间距见表436。 制冷管道支吊架间距表 表436管径(

4、mm)3777管道、吊架最大间距(m)1.01。52。02.53456。5 3.3 制冷系统管道、阀门、仪表安装。 3.3。1 管道安装: 3.3。1.1 制冷系统管道的坡度及坡向,如设计无明确规定应满足表437要求。 制冷系统管道的坡度波向 表437管 道 名 称坡 度 方 向坡 度 分油器至冷凝器相连接的排气管水平管段 坡向冷凝器35/1000 冷凝器至贮液器的出液管的水平管段 坡向贮液器35/1000 液体分配站至蒸发器 排管 的供液管水平管段 坡向蒸发器13/1000 蒸发器 排管 至气体分配站的回气管水平管段 坡向蒸发器13/1000 氟利昂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排气管 坡向压缩机 坡向油

5、分离器45/100012/1000 氨压缩机吸气水平管排气管 坡向低压桶 坡向氨油分离器3/1000 凝结水管的水平 坡向排水器8/1000 3。3.1。2 制冷系统的液体管安装不应有局部向上凸起的弯曲现象,以免形成气囊。气体管不应有局部向下凹的弯曲现象.以免形成液囊. 3。3。1。3 从液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底部或侧面接出,从气体干管引出支管,应从干管上部或侧面接出. 3。3.1。4 管道成三通连接时,应将支管按制冷剂流向弯成弧形再行焊接(图437a),当支管与干管直径相同且管道内径小于50mm时,则需在干管的连接部位换上大一号管径的管段,再按以上规定进行焊接(图437b)。 3。3。1

6、.5 不同管径的管子直线焊接时,应采用同心异径管(图 437c).3.3。1。6 紫铜管连接宜采用承插口焊接,或套管式焊接,承口的扩口深度不应小于管径,扩口方向应迎介质流向(图438)。 3。3.1.7 紫铜管切口表面应平齐,不得有毛刺、凹凸等缺陷。切口平面允许倾斜偏差为管子直径的1%。 3。3。1。8 紫铜管煨弯可用热弯或冷弯,椭圆率不应大于8。 3.3。2 阀门安装: 3。3.2。1 阀门安装位置、方向、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反装。 3。3.2.2 安装带手柄的手动截止阀,手柄不得向下.电磁阀、调节阀、热力膨胀阀、升降式止回阀等,阀头均应向上竖直安装。 3.3.2。3 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

7、应装于蒸发器末端的回气管上,应接触良好,绑扎紧密,并用隔热材料密封包扎,其厚度与保温层相同。 3。3.2。4 安全阀安装前,应检查铅封情况和出厂合格证书,不得随意拆启. 3.3.2。5 安全阀与设备间若设关断阀门,在运转中必须处于全开位置,并予铅封. 3.3.3 仪表安装: 3.3.3.1 所有测量仪表按设计要求均采用专用产品,压力测量仪表须用标准压力表进行校正,温度测量仪表须用标准温度计校正并做好记录。 3.3.3.2 所有仪表应安装在光线良好,便于观察,不妨碍操作检修的地方。 3。3。3.3 压力继电器和温度继电器应装在不受震动的地方。 3。4 系统吹污、气密性试验及抽真空. 3。4.1

8、系统吹污: 3。4.1。1 整个制冷系统是一个密封面又清洁的系统,不得有任何杂物存在,必须采用洁净干燥的空气对整个系统进行吹污,将残存在系统内部的铁屑、焊渣、泥砂等杂物吹净。 3。4。1。2 吹污前应选择在系统的最低点设排污口。用压力0.50.6MPa的干燥空气进行吹扫;如系统较长,可采用几个排污口进行分段排污. 此项工作按次序连续反复地进行多次,当用白布检查吹出的气体无污垢时为合格。 3。4。2 系统气密性试验: 3.4。2。1 系统内污物吹净后,应对整个系统(包括设备、阀件)进行气密性试验。 3。4.2.2 制冷剂为氨的系统,采用压缩空气进行试压。 制冷剂为氟利昂系统,采用瓶装压缩氮气进行

9、试压。对于较大的制冷系统也可采用压缩空气,但须经干燥处理后再充入系统。 3。4.2。3 检漏方法:用肥皂水对系统所有焊口、阀门、法兰等连接部件进行仔细涂抹检漏。 3。4。2。4 在试验压力下,经稳压24h后观察压力值,不出现压力降为合格(温度影响除外)。 3。4。2。5 试压过程中如发现泄漏,检修时必须在泄压后进行,不得带压修补。 3。4。2。6 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见表438。 系统气密性试验压力 MPa (kgf/cm2) 表4-38制 冷 剂系统压力活 塞 式 制 冷 机离心式制冷机R717R22R12R11低压系统高压系统1。176 (12)1。764 (18)0.98 (10)1.56

10、 (16)0.196 (2)0。196 (2) 注:1。括号内为kgf/cm2。2.低压系统:指节流阀起经蒸发器到压缩机吸入口的试验压力;高压系统:指自压缩机排出口起经冷凝器到节流阀止的试验压力。 3.4.3 系统抽真空试验 在气密性试验合格后,采用真空泵将系统抽至剩余压力小于5。332kPa(40mm汞柱),保持24h。系统升压不应超过0。667kPa(5mm汞柱)。 3。5 系统充制冷剂: 3。5。1 制冷系统充灌制冷剂时,应将装有质量合格的制冷剂钢瓶在磅秤上称好重量,做好记录,用连接管与机组注液阀接通,利用系统内的真空度,使制冷剂注入系统。 3.5。2 当系统内的压力升至0.1960。2

11、。94MPa(23kgf/cm2)时,应对系统再次进行检漏。查明泄漏后应予以修复,再充灌制冷剂. 3。5.3 当系统压力与钢瓶压力相同时,即可起动压缩机,加快充入速度,直至符合系统需要的制冷剂重量. 3.6 管道防腐 3。6.1 管道防腐: 3。6.1.1 制冷管道、型钢、托吊架等金属制品必须做好除锈防腐处理,安装前可在现场集中进行。如采用手工除锈时,用钢针刷或砂布反复清刷,直至露出金属本色,再用棉丝擦净锈尘; 3。6。1。2 刷漆时,必须保持金属面干燥、洁净,漆膜附着良好,油漆厚度均匀、无遗漏。 3.6。1.3 制冷管道刷色调和漆,按设计规定。 3.6。2 制冷系统管道油漆的种类、遍数、颜色

12、和标记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制冷管道(有色金属管道除外)油漆可参照表439. 制冷剂管道油漆 表4-39管 道 类 别油漆类别油漆遍数颜色标记保温层以沥青为粘结剂保温层不以沥青为粘结剂沥 青 漆防锈底漆22红 色防锈底漆色 漆22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管子、管件、支架与阀门的型号、规格、材质及工作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合格证或试验记录. 4。1.2 管子、管件及阀门内壁必须清洁及干燥、阀门必须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清洗.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清洗记录或安装记录。 4。1。3 管道系统的工艺流向、管道坡度、标高、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1。4 接压缩机的吸、排汽管道必须单独设立支架.管道与设备连接时严禁强制对口。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1。5 焊缝与热影响区严禁有裂纹,焊缝表面无夹渣、气孔等缺陷,氨系统管道焊口检查还必须符合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J235-82的规定。 检验方法:放大镜观察检查,氨系统检查射线探伤报告。 4。1。6 管道系统的吹污、气密性试验、真空度试验必须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 检验方法:检查吹污试样或记录. 4。2 基本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