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2732194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DOC 页数:154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某医院空调系统投标技术标(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2.编制目的3.编制范围4.编制原则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2.空调工程概况3.工程特点三、施工组织1.施工组织机构2.项目部人员职责四、施工部署1.项目施工管理目标1.1质量目标1.2安全文明施工目标1.3工期目标1.4服务目标2.主要管理措施2.1质量管理措施2.2安全管理措施2.3文明施工管理措施2.4环境保护措施2.5工期进度管理措施3.项目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2劳动力组织计划(后附表一)3.3材料准备4.施工工序流程及部署安排4.1工程主要分部的划分4.2主要施工工序流程4.3施工工序部署5.工期计划安排6.现场临时设施部署6.1临时设施需用计划6.

2、2施工用水、用电设施管理7、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情况及进场计划(后附表二)五、分项工程施工方案1.空调水系统管道施工方案2.空调通风系统施工方案2.1金属风管部分施工方案2.2双面彩钢酚醛复合风管部分施工方案2.3风管保温2.4风道套管制作安装3.地源热泵系统施工方案4.风冷热泵系统施工方案5.多联机空调系统施工方案6.设备安装分项7.工程调试8.关于本工程选用的设备和管道减震处理9.电气部分10.消除质量通病技术措施10.1空调水系统10.2空调风系统10.3电气系统11.季节性施工措施12.技术措施13.施工配合六、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1.公司的质量目标2.空调安装分部质量保证体系3

3、.质量控制措施4.关键工序及特殊过程的控制七、施工安全措施1.安全管理目标2.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保卫及文明施工措施4.消防保卫措施5.创建文明工地组织机构图6.环境安全体系组织机构及环境安全管理方案7.现场机械安全施工措施8.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措施9.劳动保护措施10.重要安全防护措施11.安全教育12.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保证措施13.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八、工期保证措施1.加强施工组织与协调管理2.合理的施工部署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3.强化施工进度计划管理4.资金、材料对工期的保证5.施工新技术对工期的保证6.施工机械化对工期的保证7.良好的外围环境对工期的保证8.完善的技术管理

4、措施对工期的保证九、降低成本措施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后附表三)十一、工程创优计划1.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2.各施工阶段的质量保证措施3.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4.执行技术质量制度的保证5.工程档案质量的保证十二、新技术、新材料应用1.镀锌钢管套管紧定式(KBG)配管新工艺2.镀锌钢板管道共板法兰连接3.双面彩钢酚醛复合风管安装4.地源、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十三、关键施工配合工作1.与业主、监理、设计院及政府部门协调关系2.安装与土建单位的施工协调配合措施3.主要设备房的配合措施4.安装与装修单位的施工协调配合措施5.其他需要协调和配合的有关事项6.空调安装与楼宇自控装业的施工协调配合7.施工协调配

5、合措施十四、成品保护措施十五、工程承诺1.质量承诺2.工期承诺3.服务承诺十六、工程合理化建议十七、施工平面布置图后附表一:劳动力组织计划后附表二:拟投入的本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后附表三:现场临建用地计划表后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和横道图一.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1)、招标单位提供的*医院医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2)*设计研究院设计的*医院医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图纸;(3)、国家主要施工与验收规范、标准;a.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b.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c.建筑给水排

6、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d.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e.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f.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g.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h.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85-2010;i.室内空调舒适温度GB5701-83;j.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k.水源热泵工程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徐伟;l.地下水源热泵(清华大学)彦启森;m.水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n.城市室内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

7、096-2008;o.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4)、国家有关施工工艺要求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及建筑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法令、法规及建筑管理部门颁布的各项地方性规定;(5)、ISO9001:2008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手册、公司施工组织设计控制程序、公司质量控制程序保证手册及各专业施工的作业指导书;(6)、本项目建筑功能特点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2、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系我公司对*总医院医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设备采购及安装工程投标文件的技术部分,它集中体现了我公司对本工程的总体构思和部署,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以本施工组织设计为指导,依照公司工

8、程技术管理程序对本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施工管理,确保优质、高速、有序、安全、文明地完成本次安装工程的施工任务。3、编制范围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主要包括*医院医技综合楼中央空调系统安装工程的组织实施,重点涉及以下主要专业施工内容:(1)、机房设备:制冷机组安装;板式换热器安装;定压罐、软水装置、净化器、加湿机等安装;分、集水器安装;冷却塔安装;循环水泵等设备安装。(2)、末端设备:新风机组、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等设备安装。(3)、复合风管制作安装;风系统调节阀、防火阀及各型风口安装。(4)、空调水管道及阀门、构配件安装。(5)、系统防腐、保温施工。(6)、系统调试。4、编制原则(1)、遵守国家现

9、行的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2)、坚持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新建医技综合楼位于*医院院内,北临*路,南依*病房楼,西靠*楼。本工程由*设计研究院设计,总建筑面积约为12.58万平方米,总高度为99.75米;主体设计26层,其中地下2层,地上24层,整体为筏板基础、框剪结构。共设38个门诊诊疗室、12个医技科室和9个临床科室(18个病区),展开床位950张。17间手术室、ICU(重症监护)科,土建工程于2011年6月18日开工,计划于2014年建成交付使用。2、空调工程工程概况本建筑夏季空调冷负荷约为9680Kw,冬季空调热

10、负荷约为10890Kw冷热源:医技综合楼主楼病房部分选用2台螺杆式高温水源热泵机组做为空调冷热源,其中一台为全热回收型,可在非采暖季为普通病房提供卫生热水用热量。其额定制冷量为1713Kw/台,供回水温度为7/12;额定制热量及全热回收量均为1697 Kw/台,供回水温度为55/50。此外,干部病房根据建设单位要求,设置地板采暖系统,选用2台板式换热器提供其采暖热源。其额定制热量为830Kw/台,供回水温度为55/45,一次侧供回水温度为95/70。其余部分选用2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做为夏季空调冷源,其额定制冷量为2460Kw/台,供回水温度为7/12,循环冷却水采用方形横流式低噪声阻燃不锈钢冷却

11、塔,置于裙房屋面上,冷却塔风机选用变频风机,供回水温度为32/37。选用3台板式换热器提供冬季空调热源,其额定制热量为2000Kw/台,供回水温度为55/45,一次侧供回水温度为95/70。一层大厅及2至5层小中庭周围区域设置地板采暖系统,选用2台板式换热器提供其采暖热源。其额定制热量为360Kw/台,供回水温度为55/45,一次侧供回水温度为95/70。净化区域空调冷热源选用2台全热回收型风冷热泵机组做为净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满足四管制空调水系统的需要。其额定制冷量为603Kw/台,供回水温度为7/12;全热回收量为756Kw/台,供回水温度为40/45。消防控制室、网络信息机房、核医学科及

12、影像科等不宜采用水系统的区域设置独立的多联机做为空调冷热源,一台室外单机分别连接数台不同功率、不同款式的室内机,连接好的室内单机根据需要可分别单独或同时运行。循环泵设置:空调水循环泵与热泵(冷水)机组一一对应,定流量运行;冷却塔用冷却水循环泵为定流量运行;与板式换热器对应的热水循环泵选用变频调速型。水处理及补水定压:设置全自动软水器对各水系统补水进行软化处理。裙房部分与主楼部分的空调及采暖水系统分别采用落地定压膨胀脱气机组进行补水定压,各水系统均采用综合水处理系统进行防腐防垢处理。空调风系统:空调房间主要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气流组织根据房间吊顶情况不同分为上送上回及侧送侧回。药房采用

13、全热回收型新风换气机,气流组织为上送上回。一层大厅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喷口侧送风。新风采用分层、分区的供给方式,同时,考虑与水系统的分区基本一致,有利于分层、分区运行管理,每一个新风系统尽量不跨越不同医疗科室或护理单元,以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新风经过过滤、杀菌处理,夏季降温除湿到室内等焓线,送入室内;冬季加热加湿,送入室内,其加湿采用湿膜加湿系统。空调水系统:空调水系统为一次泵两管制闭式循环系统。病房空调系统及净化空调系统单独设置立管,裙房部分按内、外区分别设置立管及新风系统,确保不同区域的供冷供热要求。各层回水支管与总回水立管的连接处均设置静态水力平衡阀,易于保证系统的水力平衡。 通风

14、系统:设于地下一、二层的制冷机房、变配电室、水泵房及各功能用房,按防火分区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发电机房采用自然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方式,其烟气进行高空排放。核医学科带有核放射性的房间采用机械排风,并保持与相邻房间的负压状态,其排风进行高空排放。无外窗房间及公共卫生间、污洗及病房卫生间根据不同情况设置带有止回装置的通风器或管道风机进行机械排风,排至专用通风竖井,并在屋顶设置集中的屋顶式排风机。厨房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采用全面送风、全面排风及局部排风相结合的形式。厨房油烟专设排油烟竖井排至裙房屋面。防、排烟系统:通风、空调系统送、回风管道的下列部位,均应设置70防火阀:(1)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

15、越空调和通风机房及重要的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支风管连接处的水平管段上;(4)穿越防火分区处的变形缝的风管两侧;(5)所有管道穿越防火墙处应采取不燃材料进行封堵。排烟系统的支管上、排烟风机入口处的总管上及穿越防火分区处设置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行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正压送风防烟系统:本建筑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分别设置13个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风道竖向设置,防烟楼梯间地上与地下采用设置电动送风口,分别控制的形式分开设置正压送风防烟系统。送风量分别为:防烟楼梯间地上部分送风量为22000m3/h,地下部分送风量为16000m3/h;余压值为50Pa。前室送风量为20000m3/h,合用前室送风量为30000m3/h,余压值为25Pa。靠外窗的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其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