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273045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1_1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塘月色(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理清全文结构。b背诵经典片段。2能力目标a培养快速阅读文章及筛选关键词语的能力。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二、教学要点领悟作品的结构美和情感美。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领会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四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知人论世 1出示作者有关情况。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字“佩弦”。他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初中时,学过他的散

2、文春、背影等。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毛主席高度赞扬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2出示本文的写作背景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作者当时29岁,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三天之间,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3000多人失踪。一夜之间,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消息传到北京,朱自清十分震惊,一连几天心绪不宁,充满苦涩、悲愤和彷徨。四一二政变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他在信中这样写道:“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

3、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节选自朱自清,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 “ 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的一法。我既不能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总得找一个依据,才可姑作安心的过日子了。我是想找一件事,钻了进去,消磨这一生。我终于在国学里找出了一个题目,开始像小儿的学步。这正是往死路上走;但我乐意这么走,也就没有法子。”(朱自清哪里走1923年2月)朱自清既反感于国民党的“反革命”,又对共产党的“革命”心怀疑惧,陷入不知“那里走”的“惶惶然”中,他“躲到学术研究中”,躲到大自然中,既是“避难”,

4、又在与政治保持距离中维护知识分子的相对独立。识记文学常识,借助背景把握人物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把握文学常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便于把握文章的主旨。环节二:初读课文提出要求,朗读课文。1扫除文字障碍。2理清脉络(行踪、情感)。a圈出表示行踪变化的句子或者地点转移的句子。b找出文中描写心里感受的句子。(1)在重要词语(特别是生字新词)下面做上标记。(2)标出作者行踪的变化的句子和情心理感受的句子。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本的能力。环节三:交流检测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并作出总评。(1)作者的行踪变化:第一节“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第九节“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

5、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小结:出家门去荷塘观荷塘回家门(明线游踪)(2)作者的情绪变化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好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念着江南了。小结:不宁静淡淡的喜悦超脱不宁静(暗线情感)小组内交流成果,差生展示本组成果,优生评价它组成果。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环节四:再读课文出示问题,指引阅读。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自由朗读,圈出文眼句。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环节五:展示交流小结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小组内交流,选出优秀者进行展示。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环节六:布置作业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圈出所写景物,明确手法及效果培养鉴赏散文语言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