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2726032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转移工业园根底设施建立工程可研报告 -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置下载,谢谢! 产业转移工业园根底设施建立工程可研报告 第一章 总 论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产业转移工业园根底设施建立工程 工程建立单位: 工程性质:新建 工程负责人: 工程联络人: 联络 : 二、工程建立背景 近年来,*区的经济得到了迅猛开展,尤其是*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后,*区的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为鼓励外商投资置业,推动经济可持续开展,*区有必要在辖区内兴建产业转移园区,以为外商投资置业提供开展的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和社会开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商到山区及东西两翼投资动力缺乏,山区及东西两翼特

2、有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开展滞后;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多年的快速开展,土地资、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开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招商引资优势逐步弱化,经济开展后劲乏力逐步显现。另一方面,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全国形成了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场面,外商纷纷调整投资战略,我省招商引资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是贯彻党的十六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置下载,谢谢! 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和省九次党代会、省委九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开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开展,建立和谐广东,继续当好排头兵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省经济构造调整,促进产业优化晋级的客观要求;是推进全省土地

3、资共享,实现珠江三角洲资金、管理、信息、品牌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土地、自然资等方面优势互补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立正是根据粤府202322号文的精神,为充分发挥*区优势,积极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而规划建立的,是促进*区开展,努力跟上全省现代化建立步伐的必然举措。 第二章 前景预测与建立规模 一、前景预测 一产业转移园区有很好的开展前景 从*市最近相继建成的产业转移园区来看,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对促进山区经济开展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如被誉为“山区招商引资一面旗帜”的始兴县,与东莞石龙镇协商合作建立东莞石龙始兴产业转移园区。总体规划面积6000亩,首期开发约2000亩。据测算,该园区建成后可实

4、现工业产值超过100亿元、税收3亿元,解决劳动就业4万人,将建成我省首个集生态型、科技型、创税型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转移园区。与此同时,仁化、翁、乐昌等县区也相继与佛山、广州、东莞的有关乡镇签订了联手创立产业转移园区合作协议,陆续开展了产业转移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合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置下载,谢谢! 作工程的洽谈工作。其中,仁化县在丹霞开发区内划出3000亩土地作为产业转移园区,与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政府签订了产业转移合作协议,确定将铝型材作为园区主导产业,首期拟开发1500亩,总投资60亿元,预计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就业3万人。翁县与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政府签订了联手创办产业转移园区的

5、意向协议,该园区规划面积8000亩,首期拟开发2000亩,投资5亿元,园区主导产业为光电信息、化工医疗、制鞋制衣等,目前已引进10多个消费工程,年产值可达10亿元。乐昌市与东莞区东坑镇政府签订了联手推进产业转移合作协议,园区规划总面积7000亩,共分三期开发,首期开发1200亩,以轻纺、电子、金属加工和机械为主导产业,现已完成“三通一平”,已有4家外资企业落户,总投资1.76亿元,园区全面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160亿元。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产业转移园区具有广阔的开展前景。 二产业转移园区建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加快*区经济开展的重大措施 *区地处山区,经济总量较小,比照珠三角地区差距很大。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给*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展壮大区域经济带来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区通过建立产业转移工业园,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吸引一批有实力、上规模的工业企业集聚园区,将会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增加经济总量,加快全区经济开展。以3页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