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272101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研-淮安农科院(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研第一章研究条件与能力第一节科研人才及其培养建国前,场职工人数较少,技术人员更少。建国后,随着农业科研事业的发展,科技人员不断增加。1950 年至 1962 年为上升时间,由4 人增加到 52 人。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为下降时间,特别在文化大革命中科技人员被迫下放, 1970 年只有科技人员 8 人,较 1961 年下降 827。 1972 年至 2000 年为稳定发展时间, 2000 年底有科技人员 66 人。科技队伍的素质逐年提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科技事业的发展,注重科技队伍的知识更新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通过多种渠道请进来、 派出去,举办学术讲座, 开办培训班, 提高科技人

2、员文化科技素质, 更新知识和扩大知识面。学历结构,大专以上学历1961 年占 78, 2000 年为 95。且有 8 名硕士研究生。 专业结构,五十年代基本上只有农学专业, 研究领域和范围比较狭窄。 2000 年学科比较齐全,拥有作物育种、栽培、土化、农业微生物、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畜牧、园艺等八个专业。还有财会、工程、政工等专业。十年“文革”中知识分子戴上“臭老九”的帽子,成为打击对象,严重挫伤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从各方面落实了知识分子的政策。1980 年进行了职称评定工作,有39 人晋升为中级职称,至 2000 年除离退休人员外,有高级职称19

3、人,中级职称 25 人,初级职称 22 入,省级 333”,省市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 8 名。科技人员中有 62 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 1 人当选中共十五大代表, 1 人为市叫届人大、省九届人大常委, 1 人为市政协委员,有 2 人获得省、市劳模,并获得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十佳科技人员的荣誉称号。技术工人是科技干部的得力助手,1950 年工人仅有 15 人1980 年猛增至人,较 1950 年增长 3 8 倍。 19811993 年对上人强化培训,要求达到初中或高中毕业水平, 90 年代末又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经市人事局对其考试定级,定为高级技 160 人,中级技 15 人,目前工人文化程

4、度70达高中毕业水平,1且具有较熟练的田间和室内的专业操作技能,有的人成为科技开发的骨干力量。第二节科研设备房屋 由于历史上场址变迁和战争的影响,建国初无房屋设备。1949年建场时借用孙大庄房屋 19 间作为临时场房。 1950 年在现今所址兴建平瓦房 32 间,草房 14 间,共计 46 间,作为办公、生活、科研生产用房,以后逐年均有增建。 1957 年建办公和科研用房 4 幢计 28 间(其中 2 幢 14 间 1984 年、 1987 年拆除 )560 平方米。 1958 年建新技术室 1 幢计 300 平方米。 1974 年在东、西、南面增建围墙一道, 计 1000 平方米。中共十一届

5、三中全会以后, 基本建设速度较快,1980 年至 1990 年建办公大楼 (综合楼 )2 幢计 3028 平方米,19791999 年建宿舍楼 10 幢计 130006 平方米,挂藏室l 幢计 5484 平方米,大豆、玉米工作室平房 1 座 582 平方米,改建职工食堂计500 平方米,水泥场面2000 平方米。截止 2000 年底科研开发用房总面积为13000 多平方米,职工宿舍 15000 多平方米。仪器 建场时的仪器少而简单, 1950 年仅有粗天平 2 台,显微镜 1 台,只能靠一把尺子一杆秤进行简单的测试。随着事业的发展,测试条件逐步改善,由简单的测试到较复杂的测试。 六十年代建立了

6、土肥化验室, 土化分析测试仪器比较齐全,专业分析土壤肥料的成份。 七十年代一八十年代开展对植物、食品和饲料等多种项目的化验分析工作。当时各学科拥有天平13 台,显微镜6 台,恒温箱 1 只,自动恒温仪2 台,复式恒温箱1 只,烘箱 1 只,培养箱 1 只,分光光度计 6 台,调温调湿箱2 只,气象色谱仪1 台,干燥箱 10 只,红外线测定仪 1台,快速水份测定仪 1 台,低温冷藏箱 1 只,电动离心机 1 台,复印机 1 台。进入九十年代, 各研究室根据发展的需要, 相应建立了本专业分析实验室, 如油菜室、大豆室、微生物室、植保室等添置了一批精密仪09。1997 年以来,随着科技改革的深入,

7、江苏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立,又购置了一批新的仪器设备,截止1999 年底拥有各种型号微机凹台套,气相色谱仪2 台,高速离心机 1 台,毛细管电泳仪 1 台,人工培养箱 5 台,火焰分光光度汁和 751 紫外分光光度计各 1 台,数码照相机一台套, 各种分析天秤多台, 另外还新建人工气候室 40 平方米。农机具 农机具的添置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建国初期, 靠人力和奋力完成田间作业, 使用本犁、 牛车等旧式农具, 1952 年 1953 年引进波兰较先进的双轮双铧犁,中耕器,条播机2及摇臂收割机等。第二阶段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使用动力机械。1955 年为了适应当时飞机场大

8、面积土地的耕种需要,首次购进第一台美制T、D、c 链轧式拖拉机 1台,由畜力耕翻改为机械耕翻。以后又陆续购置国产铁牛55 拖拉机及配套农具等。第三阶段,六十年代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机械化作业程度有较大发展,先后购进东风 lo 拖拉机 I 台,手扶拖拉机 2 台,及耕翻、播种、开沟、收割、运输、脱粒等系列配套农机 (电 )具,主要作业基本上由机械化来完成。包括灌溉总动力 540 马力,交通运输工具亦有较大的发展。 1976 年省农科院计价 (8000 元)凋拨第一辆福特半旧轿车一辆 (后换成天津吉普车一辆 )。1980 年以后先后购进日本产丰田面包车一辆, 苏产拉达轿车一辆,国产沈阳

9、面包车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一辆,北京吉普车一辆。截止 2000 年底拥有东风 50 拖拉机 2 台,以及相配套的耕翻、播种、收割脱粒、运输、选种等各类机具多台,在交通上购进红旗轿车 1 辆和桑塔纳轿车 2 辆、面包车 1 辆。基本实现了科研机械化,正向现代化迈进。图书、资料、情报 解放前无图书资料保存。 1963 年建立资料室,配工作人员 4 人,有农业图书 1100 册,农业杂志 360 期,农业科技资料 15500 份,用房 70 平方米,“文革”中人员下放,工作中断。 1973 年逐步开始恢复,是淮阴地区农业科技资料保有最多、最全的单位。特别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了新的发展。

10、书库、阅览室增加到 270 平方米,增加书橱、资料架闽览桌等配套设备 75 件。1987 年成立科技情报资料室,升为科级,开展农业科技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提供利用研究。1987年藏书量为 12500 册,农业杂志为 61100 册,中外农业资料为 50200份,建立资料卡片 145000 张。农业科技档案从 1980 年开始正式建档,整理“文革”前历史档案 323 卷。 1973 年至 1985 年科技档案 225 卷,共计 548 卷。2000年底藏书 150(10 册,农业杂志 6 姗册,科技档案 840 册。建立资料交流网络扩大交流联系网点。1964 年资料交流单位 150 个,19

11、87 年资料交流全国省市以上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480 个播及全国各地。 1978年 10 月中国农科院科技情报所在昆明召开农业科技情报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3会,淮阴农科所是唯一的地区级农科所代表。第二章科研方向与任务淮阴农科所是农业科学研究的基层单位, 它的宗旨是针对本地区农业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从事农业科学的应用和发展研究,围绕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为当时当地的农业生产服务, 进而提高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率。淮阴历史上就有“洪水走廊”之称。黄淮交替泛滥,水早交加,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多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旱谷杂粮,麦(三麦 )、玉 (玉米 )、芋 (山芋 )谷均

12、为地方土种。加上旱、捞、病虫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业收成低微。 淮阴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抗争中, 改造自然、 改良农业之要求十分迫切。清光绪二十七年,即创建农事试验机构,试图改良农事之大业。科研方向与任务,解放前主要以品种试验为主的农事改良,辅之以畜、禽、蚕、蜂等副业技术推广。解放后以培肥改土、种绿肥、旱改水、种植制度改革为主,1978 年以后逐步形成多专业综合配套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有:1稻、麦、玉、油 (豆 )、绿肥 (牧草 )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其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改土培肥种绿肥的土肥研究门、主要病、虫、草植保综合防治研究;4、农业微生物根瘤菌、食用苗、饲料酵母的菌种筛选研究;5、植物生长

13、调节剂的开发利用研究。6、花卉苗木蔬菜及畜牧的开发利用研究;7、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革等方面有关宏观研究; 8、自身成果开发利用研究等。第一节粮食作物一、水稻旱改水 为改变淮阴地区历史上早谷自然灾害频繁,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的局面,淮阴农科所于五十年代中期, 即对淮阴地区耕作制度的改革进行调查研究,重点研究论证淮北地区“旱改水”的可行性。经试验淮北地区的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具备井适宜水稻种植。为积极配合行政上改制工作的推进,淮阴农利所从 1957 年正式设立水稻研究课题,进行所内所外试种、试验,示范,为“早改水”提供科学依据,井在淮阴县的渔沟镇和夏家湖设立大面积研究基点,为大面积发

14、展“早改水”设立样板。接着在淮阴县的凌桥乡、和平乡、淮安县的石塘乡、宿迁县的来隆乡进行大面积试点,继续扩大“早改水”成果,从而打开了改制的新局面。 “早改水”的成功,使淮阴耕作制度改革迈出了划时代4的一步。对提高淮北地区的粮食年总产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面对淮北地区 “旱改水”迅速发展的新形势, 开展了对水稻新品种的系统选育工作及有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 对淮阴水稻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 目前水稻已成为淮阴稳产高产主体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品种 1、引种鉴定。作为“早改水”的新稻区,对品种的引进试验、筛选、推广要做大量的工作。 五十年代中期引进品种试验比较, 鉴定筛选了“桂花球”、“ 412、“中农 4 号”、“淮安小籼”、“有芒旱沙粳”农垦 44和”农垦 46等品种。六十年代鉴定推广一批矮杆优良的籼稻品种,如“珍珠矮” 、“广陆矮”、“矮南早一号”、“矮脚南特”、“科情 6 号”、“南京 2 号”和“南京 6 号”。粳稻“农垦 57、“黄壳早 20。七十年代继续扩大了 “农垦 57的面积,又引进了中籼南京 11 号”,使这两个梗籼稻成为主体的水稻品种, 对全市水稻面积的稳定发展和产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搭配种植的水稻品种, 经鉴定认为较好的有 “日本晴”、船桂 4 号”和泗阳棉花原种场选育的“泗稻四号”等一批中粳但种植面积不大。七十年代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