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油气集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270893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田油气集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油田油气集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油田油气集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油田油气集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田油气集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油田油气集输youtian youqi jishu油田油气集输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 in oil field将油田各油井生产的原油和油田气进行收集、处理,并分别输送至矿场油库或外输站和压气站的过程。中国古代使用人力和马车集1油4 世,纪初,陕西延长、永坪、宜君等地所产石油均存入延安的“延丰 油库”(见元一统志),20世纪40 年代初期,玉门油田将井喷原油引入小山沟,筑坝储集,油田气全部放空;原油再经砖砌渠道,利用地形高差,流进输油总站(外输站4)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敷 设出油管线,用蒸汽管伴热,在选油站进行油气分离、油罐计量原油和

2、储存,油田气经计量后,部分通过供气管线,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部分就地放5空0年。代以后,随着新油田的不断出现,集输管网、 油井产物计量、分离、接转,原油脱水和原油储存等工艺技术亦相应发展。到7了0 年代,集输工艺不断完善,不加热(常温)集输、油罐烃蒸气回收、原油稳定、油田气处理和外输油气计量等技术都有所 展。油气集输工程要根据油田开发设计、油气物性、产品方案和自然条件等进行设计和建设。油气集输工艺流程要求做到:合理利用油井压力,尽量减少接转增压次数能耗;综合考虑各工艺环节的 热力条件,减少重复加热次数,进行热平衡,降低燃料消耗;流程密闭,减少油气损耗;充分收集和利用油气资源,生产合格产品,净化

3、原油,净化油田气、液化气、天然汽油和净化污水(符合回注 或排放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油气收集 包括集输管网设置、油井产物计量、气液分离、接转增压和油罐烃蒸气回收等,全过程密闭进行。)。管线一般敷设在地下,并经防腐蚀处理。集输管网系统的布局 须根据油田面积和形状,油田地面的地形和地物,油井的产品和产能等条件。一般面积大的油田,可分片建立若干个既独立而又有联系的系统;面积小的油田,建立一个系统。 内从各油井井口到计量站为出油管线;从若干座计量站到接转站为集油管线。在这两种管线中,油、气、水三相介质在同一管线内混相输送。在接转站,气、液经分离后,油水混合物密闭地泵送到原油 站,或集中

4、处理站。脱水原油继续输送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从接转站经原油脱水站(或集中处理站)到矿场油库(或外输站)的原油输送管线为输油管线。利用接转站上分离缓冲罐的压力,把油田气 到集中处理站或压气站,经处理后外输。从接转站到集中处理站或压气站的油田气输送管线为集气管线。从抽油井回收的套管气,和从油罐回收的烃蒸气,可纳入集气管线。集气管线要采取防冻措施。集输管线热力条件的选择 根据中国多数油田生产“三高”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粘度高)的具体情况为使集输过程中油、气、水不凝,作到低粘度安全输送,从油井井口至计量站或接转站间, 一般采用加热集输。主要方法有:井口设置水套加热炉,并在管线上配置加热炉,加热油

5、气;井口和出油管线用蒸汽或热水伴热;从井口掺入热水或热油等。不加热集输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 能获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除油井产物有足够的温度或含水率,已具备不需加热的有利条件外,还应根据情况选用以下技术措施:周期性地从井口向出油管线、集油管线投橡胶球或化学剂球清蜡时, 管线须深埋或进行保温;选择一部分含水油井从井口加入化学剂,以便在管线内破乳、减摩阻、降粘;连续地从井口掺入常温水(可含少量化学剂)集输。在接转站以后,一般均需加热输送。集输管线的路径选择要求:根据井、站位置;线路尽可能短而直,设置必要的穿跨越工程;综合考虑沿线地形、地物以及同其他管线的关系;满足工艺需要,并设置相应的清扫管线和

6、处理 设施。集输管线的管径和壁厚,以及保温措施等,要通过水力计算、热力计算和强度计算确定。油井产物计量是为了掌握油井生产动态,一般在计量站上进行。每座计量站管辖油井10 口或更多一些,对每口油井生产的油、气、水日产量要定期、定时、轮换进行计量。气、液在计量分离器中分并进行分别计量后,再混合进入集油管线(图2 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示意图油井产汕K螳菸吒回收谥曲脱水Mfi定去油田弐原油亞定塔泊体谎童汁A分离肇冲里L?n常压柚播円热炉什不凝气 挣艇器)。计量分离器分两相和三相两类。两相分离器把油井产物分为气体和液体;三相分离器把高含水的油井产物分为气体、游离水和乳化油;然后用流量仪表分别计量出体积流

7、量。含水油的体积流量须换算为 质量流量。油井油、气、水计量允许误差为10。气液分离 为了满足油气处理、贮存和外输的需要,气、液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气、液分离工艺与油气组分、压力、温度有关。高压油井产物宜采用多级分离工艺。生产分离器也有两相和三相两类。因气、水比重不同,可采用重力、离心等方法将油、气、水分离。分离器结构型式有立式和卧式;有高、中、低不同的压力等级。分离器的型式和大小应按处理气、液量和压力大小等选定。处理量较大的 器采用卧式结构。分离后的气、液分别进入不同的管线。接转增压 当油井产物不能靠自身压力继续输送时,需接转增压,继续输送。一般气、液分离后分别增压:液体用油泵增压;气体用油田气

8、压缩机增压。为保证平稳、安全运行和达到必要的工艺要求,液体增 压站上必须有分离缓冲罐。油罐烃蒸气回收将原油罐内气相压力保持在微正压下,用真空压缩机回收罐顶排出的烃蒸气(图2 油田油气集输工艺流程示意图油井产物1F監气楝井离接转耳体谎董计莽MHA分离肇冲里常压油堆加:油脱水原油匪定塔fl去油田吒 处理姬不凝气昨桂器分鹿胖臣油脱狀胖t啻袖污水/代油憶定城油IS 2 油宙油牝集输 工艺沌程示意图)。油罐和压缩机必须配有可靠的自控仪表,确保安全运行。油气处理 在集中处理站、原油脱水站或压气站对原油和油田气进行处理。生产符合外输标准的油气产品的工艺过程。包括原油脱水、原油稳定、液烃回收以及油田气脱硫、脱

9、水等工艺。原油脱水 脱除原油中的游离水和乳化水,达到外输原油含水量不大于0.5的标准。脱水方法根据原油物理性质、含水率、乳化程度、化学破乳剂性能等,通过试验确定。一般采用热化学沉降法脱除游 水和电化学法脱除乳化水的工艺。油中含有的盐分和携带的砂子,一般随水脱出。化学沉降脱水应尽量与管道内的原油破乳相配合。脱水器为密闭的立式或卧式容器,一般内装多层电极,自动控制油、 面和输入电压,使操作平稳,脱出的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场处理后回注油层。中国在化学破乳剂合成、筛选和脱水设备研制方面取得成就。原油稳定 脱除原油中溶解的甲烷、乙烷、丙烷等烃类气体组分,防止它们在挥发时带走大量液烃,从而降低原油在贮运过程中

10、的蒸发损耗。稳定后的原油饱和蒸气压不超过最高贮存温度下当地的大气压。 稳定过程中,还可获得液化气和天然汽油。原油稳定可采用负压脱气、加热闪蒸和分馏等方法。以负压脱气法为例,稳定工艺过程是:脱水后的原油进入稳定塔,用真空压缩机将原油中的气体抽出,送 田气处理装置。经过稳定的原油从塔底流出,进入贮油罐。原油稳定与油气组分含量、原油物理性质、稳定深度要求等因素有关,由各油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油田气处理 油田气脱硫、脱水、液烃回收等工艺与天然气处理工艺基本相同(见天然气集气和处理。)油气贮输(运)将符合外输标准的原油贮存、计量后外输(外运)和油田气加压计量后外输的过程。原油贮存为了保证油田均

11、衡、安全生产,外输站或矿场油库必须有满足一定贮存周期的油罐。贮油罐的数量和总容量应根据油田产工艺要求 输送特点(铁道、水道、管道运输等不同方式)确定。油 罐一般为钢质立式圆筒形,有固定顶和浮顶两种型式,单座油罐容量一般为0020000m。油罐外壁设有保温包覆层为减少热损失,易凝原油罐内设加热盘管,以保持罐内的原油温度,油罐上应设有消 和安全设施。外输油气计量 是油田产品进行内外交接时经济核算的依据。计量要求有连续性,仪表精度高。外输原油采用高精度的流量仪表连续计量出体积流量乘,以密度,减去含水量,求出质量流量,综合计量误差0. 35。原油流量仪表用相应精度等级的标准体积管进行定期标定另。外也有

12、用油罐检尺(量油)方法计算外输原油体积,再换算成原油质量流量。外输油田气的计量,一般由节流装置和差压计构成的差压流量计 并附有压力和温度补偿,求出体积流量,综合计量误差3。孔板节流装置用“干检验法”(由几何尺寸直接确定仪表精度)标定,也可用相应精度等级的音速喷嘴(临界流喷嘴)进行定期标定。原油外输(运) 原油集输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管道输送是用油泵将原油从外输站直接向外输送,具有输油成本低、密闭连续运行等优点,是最主要的原油外输方法。也有采用装铁路油罐车的运输方法 有采用装油船(驳)的水道运输方法。用铁路油罐车或油船(驳)向外运油时,需配备相应的装油栈桥和装油码头。边远或零散的小油田也有采用油罐汽车的公路运输方法,相应地设有汽车装油站(。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