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27017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昌航空大学学年论文开题报告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必車學科41罟?t学年论文开题报告题目中部区域物流发展比较研究专业名称经济学班级学号0783011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刘元洪填表日期2010年6月22日说明开题报告应结合自己课题而作,一般包括:课题依据及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参考文献等内容。以下填写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修改。但每个专业填写内容应保持一致。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区位优势明显,便于东联西进,双向开拓,天然的地理优势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作为一个涉及面广、服务领域宽、区域跨度大的综合性产业,物流业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2、”。但是,目前中部物流业发展还相对滞后。以湖北为例,武汉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强大及其良好的商贸现状,但湖北并没有展现出物流业的优势地位。因此,我们进行中部区域物流发展比较研究,促进中部区域物流快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虽然有关区域物流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已经起步,但由于物流理论研究环节的相对滞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还存在许多误区。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为推动区域物流和物流产业约健康发展,应进一步明确区域物流概念体系,从多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深入研究区域物流的增长机理,并增加区域物流政策研究的内容。1、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

3、,物流发达的欧美、日本等国物流研究,侧重于企业层面,即致力于提供企业优化策略。而区域层面的物流系统及优化研究,则涉及不多.根据文献查阅,国外区域物流的研究有几个方面:从城市经济和环境角度,研究城市交通网络的设置问题。例如Taniguchietal(2000)从城市层面,利用交通仿真动力学模型,定量研究经济增长,运输需求,以及道路拥挤和环境污染的相互关联1。从城市政府角度,研究其在宏观物流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效用。例如PanosKouvelis和MeiJ.Rosenblatt(2002),研究了全球化供应链管理中设施融资、交通以及地区交易规则、企业税费法律中的政府补贴等全球生产和配送网络主要因素的

4、效用2。从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案例中,分析区域物流的发展。例如TageSkjott-Larsenetal(2003),根据1994丹麦政府和瑞典政府的共同决策建立的oresund大桥为案例,以Schumpeter(1936)创新理论,Foss(1996)的资源和竞争力学说,Christopher(1998)等的供应链管理观念等理论.建立多层OECD模型,分析地区性物流基础设施对经济区域的发展作用。PerryA.Trunick(2003)分析了亚特兰大市是如何通过建立专门组织(LogisticsTaskForces),进行城市物流建设规划,关注城市交通、物流节点和告诉公路建设等,以促进区域物流发展,

5、使之成为区域物流领先地位的城市。MarkusHesse(2004)针对柏林兰登堡区域的经济发展变化而出现的交通货运等物流问题,提出通过政策和计划来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包括郊区货运中心的建设,本地交付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专业物流中心的建设,同时也讨论了区域物流战略的一般局限性,以及区域物流计划政策实施的可能结果5。在国内,区域物流研究是在结合性。桂寿平(2003),朱强(2004),管卫华(2004)等,都采用系统动力学对区域物流系统建模,来分析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模型,进而对区域物流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定量分析6。王玉君(2003)用博弈论研究区域物流市场7;过秀成(2001)采用

6、多区间投入产出模型和空间价格均衡模型,进行区域物流需求分析研究8;谭清美(2004)采用经济学中弹性概念研究区域物流投资问题9;华蕊(2004)分析了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联10,等等。整体而言,此层面的研究所选用的关联及定量指标多为宏观层面。而在区域物流规划方面,冯耕中认为,区域物流规划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整个物流体系建设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它以国家、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指导,以区域物流系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资源、交通条件等为依据,考虑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潜力和优势,在掌握交通运输、仓储等物质要素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区域物流系统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统一安排交通运输

7、、仓储等设施,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程世东从城市物流规划角度提出,物流规划是指在一个区域及其周边地区范围内,根据现有物流状况以及未来的物流发展需求,从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综合考虑区域经济、交通、环境等各个引进、吸收国外物流发展经验和趋势指导的基础下进行的。受国内计划经济经历的影响,宏观层面、区域层面的物流研究比较受到重视.从文献检索信息看,研究无论从方向和数量都要多于国外。近几年来,国内区域层面的物流研究内容、理论深度都有很大发展。例如周恒(2003)对区域物流信息平台研究,讨论了平台服务层、功能层、技术层等体系结构,研究了GIS和企业型数据库相结合的开发技术Mo戴禾等(2002)对物流基础

8、设施布局理论研究中,结合DEP和AHP方法,提出物流园区与货运通道网相结合的统一布局模型12。但目前的研究还缺乏供需方面,合理配置城市物流资源,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完成区域物流。王成金指出,区域物流规划重点是构筑物流网络,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培育物流基地,建设专业性物流节点。王利等把区域物流规划的重点放在区域物流基础分析、物流市场容量预测、空间等级节点体系规划、物流支持资源规划、物流企业发展规划以及物流政策建议等方面13。3、发展趋势影响中部区域物流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经济因素,有政策因素,也有地理因素。对于中部区域物流发展的比较研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这些将有待于进一

9、步研究,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做详细阐述。三、研究内容及主要特色: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 中部区域物流发展现状分析1.1 中部区域物流发展整体现状分析2 中部地区各省物流发展现状比较分析剖析中部区域物流发展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2.1 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物流发展不均衡2.2 区域物流体系构造不合理,组织分散,社会化程度低2.3 缺乏与区域物流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区域物流的专业化人才储备不足。2.4 有关区域物流方面的现行管理体制和政策的制定明显落后于我国现阶段区域物流的发展要求,“条块分割”现象依然普遍存在。3 促进中部区域物流均衡发展的对策3.1 充分利用国家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引导中部

10、区域物流均衡发展3.2 逐步扩大物流体系功能,完善资源整合,提高物流资源利用率。3.3 构建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高素质区域物流技术的人才。3.4 改革区域物流体系的管理体制,由政府出面设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区域内各部门间的关系。主要特色:在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协调发展的背景下,研究中部区域物流发展的差异及其因素,提出促进中部区域物流均衡发展的对策。1、第1周:查阅资料。2、第2周:撰写开题报告,细化学年论文写作大纲。3、第3周:完成并提交学年论文。五、参考文献:1 ETaniguchiJapan,RGThompsonAustralia,TadashiYamadaJapan,JHRvan2 Du

11、inTheNetherlands.CityLogisticsM.PERGAMON,2001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15thAnnualStateofLogisticsReportR.Washington,DC:NationalPressClub,June7,2004Heijden,RobE,C,M,VanDer.AnevaluationmethodologyforcitylogisticsJ.TransportReviews,2000(20):28-32PerryA.Trunick,etc.21stCenturyLogistics:MakingSupplyCh

12、ainIntegrationaRealityR.OakBrook,IL:CouncilofLogisticsManagement,2003MarkusHesse,LogisticsandFreightTransportPolicyinUrbanAreas:ACaseStudyofBerlin-Brandenburg/GermanyJ.EuropeanPlanningStudies.Abingdon,2004(10):10-356李希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与建模D.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06,(11)7王玉君,宋戈平.区域物流市场与市场竞争博弈J.技术经济,2003,(6):33-368过秀成,谢实海,胡斌.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模型及其算法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289潭清美,葛云.区域物流投资弹性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2004,(1):117-11810华蕊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物流科技,2004,(9):78-7911周恒,季晓亮.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和平台及其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2):22-2712海峰等发展区域物流,推动区域经济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9):33-3713高海晨.区域性物流规划的探讨与思考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22-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