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2680942 上传时间:2022-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老元素的融合——老城区城市综合体的引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老元素的融合 如何将城市综合体与历史悠久的老城区相契合调查报告前言:建筑是文化的缩影,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建筑特色形成的重要源泉,如何在引入新元素新动力城市综合体点燃其生气的同时,而不破坏老街区的整体肌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老城区 1、概述 那些历史悠久的老城区都是城市曾经的政治、经济、商贸中心,老城区物产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 图1 老城区曾经的繁荣繁荣的商业一直是老城区生存的生命之源,然而如今的老城区却没有了往日的繁荣景象。在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加速的背景下,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和经济重心的转移,是导致历史悠久的老城区经历了由繁华到衰落的过程。只有不断的与时俱进,引

2、入新元素、新动力才能保持中山路老商业街区的活力。2、 如今老城区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老城区的商业发展一直以小的个体店铺为主,商店档次参差不齐,质量风格都差距较大。除了可能有稍微大点的超市以外外,还缺乏像像万达、佳世客这样的大型零售百货公司的带动力,娱乐、餐饮等商业配套产业较之仍有明显差距。重新起步的老城区除要应对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和经济中心的转移外,正在崛起新城、开发区、CBD等新兴商圈也不容 图2 如今中山路街景 小觑。 两大原因造成了老城区的衰退。 第一,随着经济的开发,城市的经济中心随之转移,新兴商圈陆续出现,老城区客流量迅速回落,它们在城市的发展中,慢慢脱离了中心位置。第二,经营模式老

3、旧加速了老城区的退化。 所以老城区的发展需要新能量的带动。二、 城市综合体 图3 城市综合体 概述: “城市综合体”是一种崭新的生活运行模式,它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在各部分间建立一 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城市综合体物业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它并不完全依靠城市,而是城市的有益补充。三、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城市综合体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建筑综合体向城市空间巨型化、城市价值复合化、城市功能集约化发展的结果。结合我国国情,城市综合体高容积

4、率特征符合我国人多地少,满足我国高强度利用土地的需求。自上世纪50年代,世界第一个城市综合体,法国巴黎的拉德芳斯诞生以来,城市综合体就与庞大的建筑群、商业中心、城市地标、城市发展引擎联系在一起。像美国纽约曼哈顿的洛克菲勒中心,英国伦敦的金丝雀码头,德国柏林的索尼中心,中国北京的国贸中心、上海新天地等,这些城市综合体成为展示城市鼎盛的符号。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统计,目前杭州、沈阳、济南等二线城市也提出了未来主要发展城市综合体的战略目标并积极进行推进。研究发现,城市人均GDP的高低决定了城市综合体的发展阶段。当城市人均GDP在4000美元左右时,城市综合体为初始发展阶段,以传统的购物中心为主,写字楼

5、、公寓的比例较小。当城市人均GDP在5000-8000美元之间时,城市综合体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随着城市的发展,新的业态不断丰富,城市综合体步入发展阶段。当城市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时,城市综合体进入高速发展期,所包含的商业业态也最为齐全。四、老城区借力综合体 谋求华丽蜕变 城市综合体在提升城市形象、降低商务成本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城市核心区域的再开发与旧城改造规模的不断增大,规划了办公、居住、商业设施等多种功能,形成互为价值链关系的、集群式的、高使用率的城市综合体已然成为城市核心区提升形象的有效方式,因此,老城市借力城市综合体,谋求华丽蜕变已是必然。 成功案例:济南老城区地处

6、城市的核心区域,而城市核心区改造一直是困扰各大中城市管理层的难题。“十二五”期间,济南提出近期重点发展16个城市综合体,其中老城 图4 济南恒隆广场 区规划城市综合体6个,东部新区4个,西部新区2个,滨河新区4个。规划提出,老城区是济南综合服务功能高度聚集的区域。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服务功能、重塑城市形象、提升环境品质为重点,规划城市综合体6个,分别是泉城路商业中心区、泉城广场南侧地区、经四纬一地区、经十纬十二地区、山大路地区以及二环东路地区。济南老城区积攒了百年人气与资源,一直是商家必争之地,特别是随着济南世茂国际广场多元业态的运营和高端公寓的打造,济南老城区的核心地位将会更加巩固,老城形象

7、也会随之提升。 从济南老城区成功蜕变的例子中我们可以以此类推,老城区的发展也需要城市综合体这种新能量,城市综合体的引入是谋求发展的必然。五、新老元素的视觉碰撞1、高度的碰撞 在中山路老城区里,建筑的密度高,层高较低,而百盛赫然立于此处,过高的楼体,破坏了老城区的城市边际线,妨碍了周边老建筑的采光,影响了部分居民的生活。 图7 中山路2、材质的碰撞 上海的外滩新老建筑外立面在材质上形成强烈对比,图中三个建筑在材质和颜色上给人的感觉并不协调,反而会产生一种杂乱感。 图8 上海外滩3、新旧程度的碰撞 图中新建筑和破旧的老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和反差,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图94、 建筑文化、风格的对比

8、图中建筑中现代风格与德占时期建筑文化风格形成了强烈对比,视觉上并不协调和融合,反而新建的德国风格的建筑与周边环境有些格格不入。5、建筑肌理的碰撞 图10图11中右图为左图中心处新建建筑的放大图,不难看出左图中心的白色建筑与原有的城市肌理不相协调,破坏了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特色的 图11中山路鸟瞰图 老城区的城市肌理。 五、新老元素融合的成功案例 巴黎以其精美的古典建筑和优美的城市环境著称于世。近些年来,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又先后融进了蓬皮杜文化中心、阿拉伯研究中心、拉维莱特音乐城和大卢浮宫金字塔 等极富个性的现代建筑,它们不仅能够以崭新的面貌存在于传统的环境之中而且大大增添了这座古城的城市的魅力

9、。 案例一、大卢浮宫金字塔 图12卢浮宫金字塔 玻璃金字塔高71英尺,是苏利殿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是贝氏研究周围的建筑物的心得,金字塔的底边长116英尺,底边与建筑物平行,玻璃金字塔周围是另一方正的大水池,水池转了45度,在西侧的三角被取消,留出空地作为入口广场,以三个角对向建筑,构成三个三角形的小水池,这三个紧邻金字塔的三角形水池池面如明镜般,当云淡天晴的时节,玻璃金字塔映池中与环境相结合,增加了建筑的中一向度而丰富了景观,在转向的方正水池的角 图13鸟瞰图 隅,紧邻着另外四个大小不一的三角形 水池平行,构成另一个正方形,与金字塔、建筑物平行,每个三角水池有巨柱喷泉,像是硕大的水晶柱烘托着晶莹

10、的玻璃金字塔,在拿破仑广场,贝氏将建筑与景观完整地合成为一体。 案例二、巴黎老人与青年人住宅的项目(位于巴黎18区的ChateauRouge区)设计中,着重解决问题之一就是新建筑与老街区的关系问题。 1)建筑和街道的关系巴黎传统的建筑都是街区岛式布局,大多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每栋建 筑的用地一般都比较窄,从利用率考虑都将沿街用地充满 。 图14 老人与青年人住宅 现代生活角度来看,它过于封闭了。本方案的用地因占了5个地块,因此可以统一考虑。在建筑的中部设计一个椭圆形中庭,并向街道方向敞开,将城市街道空间引入建筑,同时半私密的庭院空间也向外延伸和拓展,加强了建筑和市的关系。这样有利于通风和采光,

11、也体现了城市的更新和发展。1) 新建筑和两侧建筑的关系。新建筑的两侧为传统住宅。在此方案设计中,首先将立面分为三个部分,用两端部分的设计去实现与两侧传统建筑的响应和对话;用中间部分的设计来体现建筑的个性;最后将此三部分协调统一成有机的整体。五、案例的启示融合的原则在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老城区这个敏感的地段,如何处理新建建筑与历史街区的关系,使街区传统特色得以延续,是设计中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一、 与周边环境相融合的原则;二、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三、 不破坏老城区整体性原则;四、 保护和引导市民需求原则;具体做法:1、 风格和形式上的协调与模仿,是新与旧共存方法之一。如青岛中山路改造时沿路的很多建

12、筑都是模仿着之前德占时期的建筑风格重新修建的。2、 注重建筑与城市文脉的关系。可以将城市文化提炼升华,在新建建筑上体现和融合。3、 简单的模仿丧失了自身的形式特征,是不可取的。应用发展的眼光对待传统环境中的新建筑,在注重建筑与城市文脉的关系的同时,也要重视个体的表现力,既体现了自我又尊重了周围的环境。同时,应尽量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以及新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对话,来表达出建筑的演化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达到商业与旅游的。建筑与地方文化的共同繁荣。4、 对待中小体量的建筑设计态度及对建筑质量的追求值得我们学习。欧洲工业技术发达,追求技术和工艺素有传统。这体现在建筑设计上是从设计方案到节点细部的设计都非常到位;体现在建筑成果上则是良好的施工工艺和精美的建筑细部。而在国内的许多建筑,工艺比较粗糙,施工水平不高,尤其缺乏足够的体现建筑质量水准和设计水准的建筑细部。这其中有些是受经济因素的限制,而有些则是我们设计师和施工单位自己的原因。六、结论 老城区从曾经的辉煌,到近代的寂寞,再到如今和将来的复兴,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通过新生经济力量的带动,地区的商业也将呈现出新的活力。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提炼、对现代建筑手法的运用,在使经济发展、新老的元素加以融合同时,使历史文化和精神文化得以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