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2678837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金玲 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运用 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se成 员:孙金玲(09级考古学与博物馆学)指引教师:詹 嘉(教 授)三月景德镇御窑文化遗产保护运用孙金玲 景德镇陶瓷学院 景德镇,333403中文摘要:御窑厂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瓷厂,不仅是景德镇更是中国陶瓷生产的重中之重。御窑承载了明清中国陶瓷繁华衰败的历史,其规制布局、生产场地、厂房建筑、有关设施,是景德镇不可缺失的陶瓷文化物证。本文根据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和实践,以调研、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措施,论述保护与发展御窑文化遗产的理论指引和具体实践,提出御窑文

2、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和原则,对御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保护措施提出设想。探讨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但愿为探讨景德镇御窑厂的改造保护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核心词:文化遗产;御窑厂;保护运用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seSun Jinling(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ne,333403)the round table on the royalAbstract;Imperial kiln is the royal plant of ming and qing dynas

3、ties .Is not only of jingdezhen ceramics is chinese production of the top priority. The ming and qing imperial kiln ceramics is chinese prosperous that history, the rule of the layout and production sites and buildings and related facilities is no shortage of jingdezhen ceramics cultural evidence. T

4、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study and analyse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mperial kiln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ories and concrete practice, the imperial kil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purposes and princip

5、les. the imperial kil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systems and protection of method is assumed.Explore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hope to explore the protection of jingdezhen Imperial kiln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inspire.Keywords;Cultural heritage mperial kiln Conservation and use 1369年(明

6、洪武两年),朱元璋在景德镇设立御器厂,清康熙年间又改称御窑厂,19(宣统三年)止,作为皇家瓷厂延续了6左右。1983年评为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如图1),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入“十一五”期间国家重要大遗迹保护和急救性文物保护设施项目库。该遗迹保护范畴为:东至中华北路道路西侧线,南至珠山中路道路北侧线,西至东司岭道路西侧线以西25米、珠山南侧遗迹区外墙以西25米一线,北至斗富弄南侧线,占地面积约50000多平方米。建有衙署、作坊、窑房以及附属的祠、庙、亭、阁等。该遗迹地下文物遗存极为丰富,对研究国内乃至世界陶瓷发展史有着极为重 要的意义。 图1 景德镇市文物保护单位 Chart 1 Ji

7、ngdezhen cultural 1 御窑遗迹的特点 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举办第十七届会议,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明确了文化遗产的定义: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构造、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迹: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遗迹等地方。文化遗产涉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

8、价值的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多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有关、世代相承的老式文化体现形式。1.1御窑遗迹的物质文化遗产 御窑建筑。御窑厂区厂房、龙珠阁。复原的龙珠阁用明四暗七的构造,阁高三层,广阔数丈,围以红墙,复以黄瓦,金碧辉煌,气象威峨。(如图2、3) 图2 御窑厂正面图 图3 龙珠阁 Figure 2 the positive picture of Imperial kiln Figure 3 Dragon Castles 御窑瓷片。御窑遗迹地下遗存极为丰富,已出土大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各类器皿。瓷片“竟有十数吨之多,若干亿片”。(如图4) 图4

9、 御窑瓷片 图5 发现的明初葫芦形窑炉遗迹 Figure 4 Imperial kiln Ceramics Figure 5 Found in the shape of furnace sites 窑炉。经考古发现,在御窑东北部出土7座葫芦形窑炉遗迹、西侧出土15座馒头形窑炉,同步在御窑西部出土了6个辘轳坑。(如图5) 古窑房。周边散落于彭家上弄、苏家坂、沟沿上,古作坊散落于枯树弄、新罗汉肚、薛家坞、沿沟上、苦珠山、葡萄架 詹嘉.何炳钦.胡伟景德镇陶瓷之路遗产廊道的保护与运用【J】.陶瓷学报.12.。它们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鲜明的地方特色,是生态文化与都市形态完美结合的典范。寺庙:御窑厂东面设

10、有祭祀风火窑神童宾的佑陶灵祠(保佑烧出完美的瓷器)、关帝庙(关羽主张正义、驱邪降魔的圣神)、奉祀晋人赵慨的师主庙(保佑制作出完美的瓷器)、奉主宰“水”的真武殿等祭祀场合。(如图6、7) 图6 佑陶灵祠 The hall 图、7 风火仙师 The master of the immortals1.2 非物质性文化遗产陶瓷生产工艺。御窑生产工艺流程、工艺特点、数据记录留下了诸多陶瓷生产制作的贵重史料。唐英于乾隆元年编成陶冶图说,对景德镇瓷器从原料鉴别到瓷器烧成的生产流程、工艺规范、技术指标、操作要点等,都作了详尽而科学的总结。有学者将陶冶图说中的制瓷流程和现代工艺流程作过一番比较,两者体现出了“惊

11、人的相似。”(如图)如原料采集、釉料制备、成形、彩料制备及彩绘雕琢装饰、施釉、修坯、装窑、烧成、釉上彩绘、烘烧低温釉彩、包装等等。御窑制度。生产制度,清代此前生产多采用匠籍制度;成化年间规定缴代役“班匠银”;正德年间浮现编役匠;嘉、万时期浮现“官搭民烧”;康熙三年下令“班匠价银,改入条鞭内征收”,标志着匠籍制度的最后废除,御窑厂正式代之以官搭民烧的生产形式。这种工匠与政府间的人身依附关系的变化是御窑厂生产水平发展的规定,增进了御窑的大力发展。管理制度,对于皇家专用器物产地御器厂的经营与管理,明代多由太监或地方官充任主事。这些官吏(或宦官)用管理衙门的措施管理御厂生产,使这毕生产组织事实上成了官

12、府衙门。清代设立督陶官制 孙悦.“榷陶”唐英与清代官窑【D】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学位论文.,使清代官瓷业获得重大发展,将清代官瓷业发展到空前高峰。老式技艺。老式的手工制瓷技艺、老式瓷窑作坊营造技艺、御窑老式的制瓷原料加工配制技艺、各式颜色釉烧制技艺、柴窑烧成技艺等等。如清代督陶官对陶瓷技艺做出的奉献:出名的“臧窑”、“郎窑”、“年窑”和“唐窑”。瓷业行规。瓷业行规波及的范畴非常广泛,且细致具体。表目前:从业规定、招收徒弟、雇工、辞工、福利待遇、常量定额、作息时间、动工休工时间、劳动纪律、分工、技术规定等等。如,夏天做坯工穿土布的白衣白裤;窑工上身赤膊、下身穿紫色花土布裤、头上扎白头巾;红店的艺

13、人穿白色杭纺大褂长裤;笈草工系白围裙;汇色工系蓝围裙等等。 于芳.景德镇瓷业行规礼俗的文化内涵【Z】.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运用学术沙龙论文.11.22.行业之间的销售流通有宾主制、生根发芽制等。陶瓷礼俗。表目前“饲神酬原”,对陶瓷行业神的信奉。对师主神、风火神、关帝、真武的祭拜,但愿得到她们的保佑与庇护,保证瓷业的顺利生产,成为景德镇特色陶瓷民俗文化。1.3 御窑文化遗产的价值 御窑厂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家专用瓷厂,建筑遗迹与出土陶瓷遗物、周边的历史街区与古建筑共同构成了景德镇瓷文化的核心载体,成为中国瓷文化的象征。代表了当时世界制瓷的最高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历史价值:御窑的生产、发展、管理

14、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为历史研究提供可靠的史料价值。社会价值:御窑承载了瓷业窑工的生产和生活,是瓷都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本。 经济价值:御窑厂拥有数百年的官窑瓷烧造史,其地下所掩埋的瓷业遗存之丰富不容质疑,发掘高、精、尖瓷片“竟有十数吨之多,若干亿片”。文化价值:御窑生产制造出来的精美绝伦的瓷器和建立在生产协作关系之上的人文信息,都承载了中华文化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例如官窑器物注重顶部与底部的修饰,讲究天与地的完美,蕴含了中国人敬畏天地,天人合一,与自然世界和谐共生的伟大哲学思考。 艺术价值:御窑生产不计成本,垄断最佳的原材料,役使最优秀的工匠,动用宫廷画家设计图样,引领景德镇制瓷业

15、保持高水平地发展,烧制出诸多闻名于世的杰作,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工艺价值:景德镇御窑是一种手工技艺的中心。御窑是历史上国内乃至全世界的制瓷中心,其所涵盖的制瓷工艺与技巧是全世界所公认的最高的手工技艺,其中有些技术到目前来讲都是科学而不可替代的。 独特性价值:御窑厂选址规划布局、御窑档案、陶瓷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具有独特性。稀缺性价值:御窑某些皇家制瓷的工艺、作坊类型和功能、建筑景观方面正濒临消失,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倍加关注。 考古价值:该遗迹地下遗存极为丰富,已出土元代官窑瓷器和大量明代洪武、永乐、宣德、正统、成化、弘治、正德年间的各类器皿,对研究国内陶瓷发展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被国家文物局选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迹公园名单。(如图8、9) 图8 发掘的古窑址局部 图9 工人在清理御窑厂遗迹 Exca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