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2673156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田园综合性学习教学反思本次语文综合性学习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主题开展了多姿多彩的学习活动,成功地调动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本次活动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一、开发丰富的语文资源“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学习本组课文中,学生对田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接到了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更是兴奋不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地开发自己身边的语文资源,搜集了大量的关于田园、乡村的古诗、文字资料、食物、玩具、照片等,获取资料的途径五花八门,有的学生是自己亲身体验,有的查书,有的上网,还有的采访家人、亲友,共同走进

2、了田园知识的宝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资源由课堂走向社会,从书本走向生活,资料、食物、玩具等都成为了其中鲜活的“语文课本”,网络、家人、同学还当上了一回“语文教师”。丰富的语文资源让学生不再是“井底之蛙”,而成为了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者,从中还增长了见识,感受到了语文无处不在的魅力。二、开辟多样的成果呈现方式教师之功,贵在引导,妙在转化。在学生拥有了那么丰富的语言资源的条件下,必须创设良好的语言实践的环境,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不能让学生有枯燥乏味之感。如何更好地渗透整合、运用语言呢?我引导学生们根据小组的特长设计了多样的精彩呈现方式。例如有的小组以拍照的形式汇报自己学习田园

3、诗的情况,我感到很惊喜,虽然拍照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就能很自然地使获得的多种语文资料得到整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所以在辛苦的筹备工作后,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其他的小组也各不相同,制作手抄报、绘画、看照片讲故事等等,多样的成果呈现方式让学生们互相欣赏,使展示成为全班同学共同反思和愉快成长的过程。三、注重独特的体验过程当代课程论认为,课程实施的首要意义不在于学习的结果,而在于学习过程本身。对于语文综合性学习而言,也是如此,它虽然注重学生最后的“作品”质量的高低,但更注重的是活动过程。而其中体验就是综合性学习价值的核心。在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翻阅可能是之

4、前从未涉及过的田园书籍,上网研究中外农村的差异,访问爷爷、奶奶、乡村的亲友乡村的风俗,甚至亲自到乡村或菜市场寻找乡村的食品。这个独特的体验过程让学生有了自己独特认识和体验,如有的学生感叹道:“原来草莓是长在地上的。”有的学生说:“各地农村各有优势,我们比他们风俗趣事多,他们比我们的技术稍先进些。”等,虽然是稚嫩的语言,但却是学生们的“真知卓见”。在与同学、家长自由地合作时,学生交流享受语言,取长补短共享资源,在体验过程中开发了创造潜能,发展语文思维能力。四、重在提高语文的素养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各学科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落脚点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本次活动中,我指导每个小组的汇报都很注重要求学生把内容说具体、生动,小组汇报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谈感受,观众提问、交流,尤其是语文能力方面的问题,如“他们说得怎么样?从制作手抄报中你学会了什么?其他同学也可以像老师这样向他们提问题”等。我还精心设计了吃大叶酸的说话训练、设计田园广告等提高语文能力的情境。最后,一段优美的课文引读又让丰富的活动、快乐的学生回归到了文本,为本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素养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