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69942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方案 一、指导思想 :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围绕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提出的生态小康新村建设战略任务,通过抓试点,摸索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路子,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开展,实现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乡一站(综合文化站)、一村一室(文化活动室)、一人一册(图书)农村文化建设目标,建立标准、标准的乡镇(街道)、村(社区)、户(文化户)三级农村文化效劳网络,为全面加强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积累经验,为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积极

2、有效的文化支撑。 二、总体目标: 乡、村文化根底设施相对完备,农村文化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现有文化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文化队伍不断扩大,农民自办文化更加活泼,文化产业较快开展,公共文化效劳切实加强,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播送电视难的问题根本解决。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整体素质提高,文化在促进农村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立健全结构合理、开展平衡、网络健全、营运高效、效劳优质、覆盖全面的农村公共文化效劳体系。 三、试点安排: 试点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各县区及市级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具体安排如下: (一)XX县区大石镇试点。由市委宣传部牵头,

3、市教育体育局、x日报社、团市委、XX县区共同组建工作组,建成大石镇综合文化站、快乐村文化室及1个文化户。 (二)XX县区昭化镇试点。由市播送电视局牵头,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生委、市妇联、XX县区负责共同组建工作组,建成昭化镇综合文化站、天雄村文化室及1个文化户。 (三)XX县区曾家山试点。由市文化局牵头,市科技局、市体育局、市总工会、XX县区共同组建工作组,建成曾家山综合文化站、中子镇尧坪村文化室及2个文化户。 (四)市XX县区社区文化室试点。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育体育局、x日报社、团市委、XX县区共同组建工作组,建成XX县区东坝办事处陈家壕社区文化室;由市文化局牵头,市科技局、市体育局、市

4、总工会、XX县区共同组建工作组,建成XX县区上西办事处皇泽社区文化室;由市播送电视局牵头,市卫生局、市人口和计生委、市妇联、XX县区共同组建工作组,建成嘉陵办事处上河街社区文化室。 (五)其他四县的试点。除XX县区、XX县区、XX县区配合市级部门共同抓好试点外,其余四县均要抓23个乡镇的试点工作。 四、建设标准: (一)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 1.硬件设施。(1)有使用面积达30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用房。(2)有图书室(藏书2023001500册,每年按5递增)、影视放映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教室等,并配有必要设施,能够开展展览、科技推广、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多种活动。(3)活动设备总值

5、达22.5万元,其中包括彩电、vcd或dvd、网络终端设备和电影放映设备一台(套)等。(4)年活动经费不低于5000元。 2.组织机构。(1)落实“四纳入。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镇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纳入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财政预算。(2)有12名具有大专学历和相应的文化艺术专长的专职人员。(3)专职工作人员列入国家事业单位编制。(4)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各项保险按规定办理。(5)人员专职专用。 3.队伍建设。(1)至少有1支基层业余文化骨干队伍,联系和辅导的业余民间文艺队伍不少于2支。(2)有电影放映队。 4.业务工作。(1)中心活动室常年开放,图书阅览室年开放时间

6、200天以上,年举办培训班、讲座24期,年办宣传橱窗和板报12期。(2)每年至少举办2次以上较大型的综合性文体活动,传统节庆日均开展相应的民间文艺特色活动和庆祝活动,群众参与人数占常住人口的35%以上。(3)建立健全送文化下乡制度,为各村送戏、送电影、送书、送科技知识每年2次以上。(4)有一定的有偿效劳工程,经营收入年不低于5000元,50%以上用于公益性文化活动。(5)各项制度齐全,档案有专人管理。 (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标准 1.设施齐备。(1)村文化室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社区文化室面积在20230平方米以上。(2)藏书500册以上,每年5%速度递增。(3)订报刊3种以上。(4)文化

7、室固定资产总值达4000元以上,有开展活动必需的电视、vcd等文化、体育以及娱乐设备。 2.队伍整齐。(1)有兼职文化辅导员。(2)有1支以上业余演出队。 3.活动经常。(1)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次以上,村民参与率达60%。(2)年板报、橱窗宣传不少于6次。(3)业余文艺演出队活动4次以上。(4)文化室周开放时间不少于24小时。 (三)农村文化户建设标准 1.经济根底。(1)人均纯收入到达3000元以上。(2) 、闭路电视畅通。(3)居住条件较好。(4)有骨干经济工程。 2.人员状况。(1)家庭适龄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到达初中以上。(2)至少一个家庭成员具有文艺特长,是当地文艺骨干或积极分子。(

8、3)家庭成员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违法乱纪现象。 3.硬件设施。(1)一台电视机。(2)一种报纸。(3)200册图书。(4)两种以上文化、体育活动用品。(5)一幅艺术匾联。(6)一个户外活动场所。 4.文化活动。(1)能经常开展自娱自乐活动,并且能吸引周边农民参加。(2)有一个文化艺术经营工程,有一定的文化经营收入。 五、工作步骤: (一)8月5日前,落实试点人员,组建试点工作组; (二)8月15日前,调查摸底,制定试点实施方案; (三)8月15日2023月25日,试点单位开展标准化建设; (四)2023月底,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实地验收; (五)11月上旬,召开农村文化建设试点工作现场会。

9、六、具体要求: (一)强化领导。成立x市农村文化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试点工作的领导、协调工作。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二)明确责任。各试点责任单位要将试点工作纳入近期中心工作,落实领导分管,抽调专人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措施,确保人员到位、工作到位、投入到位。 (三)协调配合。各试点单位要在试点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分工负责、协调配合、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整体推进试点工作。 (四)讲求方法。试点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发挥农民群众和基层的主体作用;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现有各类阵地、设施、人员、网络的作用;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与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全面开展相结合。 (五)务求实效。试点工作组人员必须深入一线,摸清家底,创新工作方法,严肃工作作风,严格建设标准,确保优质高效。 第1页 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