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2666524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4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doc(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名称: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文本(定稿)委托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单位: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旅游规划甲级资质单位)项目进行时间:2006年08月2007年04月项目负责人:陈南江 总规划师、博士主要技术人员:余 颖 规划师、硕士洪国兵 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曹 扬 建筑师、硕士相阵迎 规划师、硕士邱 敏 城市规划师、规划工程师梁江川 规划师、硕士樊亚明 规划师、硕士黄宜良 经济师赵丽帆 助理规划师晏曾节 设计师黄 航 城市规划师、助理工程师刘艳霞 规划师、副博士王文威 建筑师、助理工程师前 言受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委托,广东省旅游发展

2、研究中心承担了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0)的编制任务。2006年8月始,在江苏省旅游局、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下,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规划技术人员分别于8月30日-9月10日和9月21日-25日两次对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旅游资源、连云港市主要旅游资源以及山东省、江苏省主要温泉旅游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以及连云港市、徐州市和南京市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近一千份,同时通过居民访谈、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了当地居民、旅游者、潜在游客和相关部门的要求和建议。在收集资料、实地考察、交流意见的基础上,2006年

3、11月,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形成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0)(初稿),提交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和江苏省旅游局审阅。2006年12月,根据江苏省旅游局12月10日提交的关于对的修改建议,深入研究和修改形成了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0)(论证稿)。12月21日-23日,于温泉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充分肯定了规划组的规划思路、项目策划,一致认为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应以东海温泉、东海水晶为资源依托点,针对中高端旅游市场,开发康体养生休闲产品,打造“华东第一温泉小镇”,并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2007年1月,根据江苏省旅游局2006年12月28

4、日、2007年1月5日和1月17日作出的关于对的修改建议(一)(二)(三),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了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07-2020)(评审稿)。2007年2月3-4日,在东海县人民政府主持下,于南京召开了专家评审会。来自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林业大学等有关方面专家组成专家组对规划进行了评审并通过本规划。2007年2月-4月,规划组根据评审意见对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最后形成本次成果。此次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得到了江苏省旅游局、连云港市人民政府、连云港市旅游局、东海县人民政府、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等众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

5、心感谢!广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二七年四月目 录一、总 则1第一条 规划任务1第二条 规划期限1第三条 规划依据1二、现状分析1第四条 用地条件评析1第五条 资源评价2第六条 旅游业发展现状3三、综合开发条件分析3第七条 综合发展条件SWOT分析3第八条 周边资源的竞争与合作分析4四、发展定位4第九条 规划理念4第十条 规划定位5第十一条 旅游人数预测6第十二条 人口预测6五、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规划6第十三条 功能分区及空间结构6第十四条 规划用地构成9六、重点项目策划9第十五条 世界温泉文化园10第十六条 水晶宫温泉游乐园10第十七条 中药养生度假村11第十八条 温泉疗养中心11第十九条 康

6、体休闲农庄12第二十条 温泉苗圃12第二十一条 九龙湾湿地公园12第二十二条 体育健身俱乐部13第二十三条 演艺中心13第二十四条 温泉旅游职业培训学校14第二十五条 游客集散咨询中心14第二十六条 现有部分项目改造及建设建议14七、道路交通系统规划15第二十七条 道路系统15第二十八条 交通设施16第二十九条 交通工具16八、服务设施布局规划17第三十条 游客服务中心17第三十一条 住宿接待设施规划17第三十二条 餐饮服务设施规划17第三十三条 娱乐设施规划17第三十四条 商业服务设施规划17第三十五条 旅游管理设施规划17第三十六条 标识系统规划18第三十七条 旅游商品开发18九、市政工程

7、规划19第三十八条 给水工程规划19第三十九条 污水工程规划19第四十条 雨水工程规划19第四十一条 电力工程规划20第四十二条 电信工程规划20十、景观系统与绿地系统规划20第四十三条 景观系统规划20第四十四条 典型景观规划21第四十五条 绿地系统规划22十一、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23第四十六条 温泉资源保护23第四十七条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3十二、旅游营销规划24第四十八条 形象工程建设24第四十九条 拓宽客源市场24第五十条 加强网络营销24第五十一条 公共关系24第五十二条 媒体宣传25第五十三条 节事活动25十三、分期建设规划与投资估算25第五十四条 近期(20072010年)25第

8、五十五条 中期(20112015年)26第五十六条 远期(20162020年)26第五十七条 投资估算26第五十八条 经济效益分析26第五十九条 重点项目融资计划27十四、规划保障措施28第六十条 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28第六十一条 旅游公共服务管理29第六十二条 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网络30第六十三条 建立旅游安全保障体系30第六十四条 旅游人力资源开发30附 则31第六十五条 规划组成31第六十六条 解释权31第六十七条 生效日期一、总 则第一条 规划任务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的规划区域以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划定的红线为界:北至龙梁河,南抵南环路以南200米,西以西环路以西20

9、0米为界,东延至东环路以东200米,不包括尹湾村与碱场村的村民聚集地。规划用地总面积为3.57平方千米。规划诉求重点为红线范围内旅游度假区区域而非温泉镇总体规划,在一定程度上综合考虑温泉镇配套服务设施。第二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07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7年2010年;中期为2011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第三条 规划依据政策法规及上级规划:1、旅游规划通则(GB/18971-2003)2、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3、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4、连云港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5、连云港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

10、划和2020年远景规划纲要6、江苏省东海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7、东海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8、江苏省东海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9、东海县温泉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2006-2020)10、温泉镇城镇建设发展情况及“十一五”城镇发展计划参考资料:1、东海县志(1994)2、东海统计年鉴(2004-2006)3、近三年温泉镇政府工作报告二、现状分析第四条 用地条件评析现有温泉镇行政与居住区与宾馆洗浴中心基本集中于规划区的南半部,拟建或正在建设的项目集中于规划区的北部与西部,主要有农趣园项目(占地627亩)、福如东海温泉大酒店项目(占地约245亩)、碧水庄园温泉度假

11、村项目(占地120亩)、三源会馆一期项目(占地109亩)等,这些均对后继项目的布局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制约。第五条 资源评价1、资源分类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 18972-2003),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水域风光、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等四大类,细分为13亚类,15基本类型。2、资源特征通过对以规划区为基底、含括区域文化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分析,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征:(1)以温泉为主的水文资源(2)以东海水晶为代表的旅游商品(3)以特色民间演艺为主的风俗民情3、资源分级评价五级旅游资源缺失;四级旅游资源:温泉、水晶;三级旅游资源

12、:海州五大官调、东海水晶节;二级旅游资源:跑马灯;一级旅游资源:九龙湾冷泉、鲧、大禹、儿童版画、琴书、大鼓、鱼鼓、评词、淮海戏、杂技、皮影戏、柳琴戏、吕剧。4、资源开发价值评价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旅游资源的种类偏少,等级也偏低,以非物质类的人文资源为多。一流的开发理念完全可以把二流的旅游资源开发成为一流的旅游产品。对旅游资源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旅游资源的载体、形式、内涵与等级都会相应发生改变,尤其是休闲度假产品的开发,对旅游资源的要求不高,更重要的是度假环境、人性化设施与贴心的服务。因此,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不能仅限于上述资源,要以发展的、动态的观

13、点看待旅游发展中的资源问题。表2-1 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不同类型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分析旅游资源类型可开发度理由温泉等水资源高温泉是吸引旅游者重要的要素之一,结合规划区内的冷泉,冷热结合,疗饮并举,具有较高的开发潜质。但水资源较为脆弱,开发同时应该注重保护,需要引入资金雄厚、目标长远、管理素质高的一流企业,以独特开发理念进行主题式开发。水晶等旅游商品较高水晶是东海的特色之一,引入规划区作为旅游商品有着较高的开发价值。同时,结合温泉、冷泉、农畜业、手工业开发相应的土特产品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遗迹与传说一般规划区内的传说流传范围小,汉墓文物价值不等于旅游价值,且羽山、汉墓的遗迹本体规模小且观光性不

14、强,对于大多数游客缺乏吸引力,不具较大的开发性,但若整体联合开发,作为温泉的辅助旅游产品也是可行的。民间演艺等民俗文化资源较高海州五大官调等民间演艺较好的反映了民间艺术水平,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在规划区内整合开发可丰富游客文化生活,强化规划区区域文化底蕴,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第六条 旅游业发展现状以旅游目的地应当具备的“五可”(可向往、可进入、可停留、可消费、可回味)标准对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进行衡量,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具有一定可向往性。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小有名气,温泉资源本身的康疗作用也吸引着广大游客前往。但其旅游形象“华东第一温泉”的具体内涵和支撑产品还不足。(2)可进入性有一定缺陷。连云港市温泉旅游度假区宏观区位是苏鲁交界,距消费能力强的大中城市南京、济南、上海等较远。距机场近,有国道、高速相连,但没有机场大巴直达度假区,非自驾车者与非参团者需经过一番周折方可到达目的地。(3)可停留时间较短。目前度假区游客的过夜率非常低。旅游资源的开发尚不到位,大多非物质性旅游资源尚未开发,未与周边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实验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