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266568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及雕塑。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3.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库艺术,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能力。【重点难点】1、重点:祖冲之与圆周率,齐民要术,“书圣”王羲之。 2、难点:圆周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方法,魏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 【自主学习】1.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_。2.祖冲之是

2、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运用刘徽的方法,把_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他制定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_。3.书法:_独创楷书书法,后人称他的楷书为绝世之作。东晋的_,当时的人称他的_为古今之冠,他的笔势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_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被后人誉为“_”。4.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_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_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_和_。5.雕塑:南北朝时期,统治者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劈山削崖,开凿许多石窟。其中

3、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和河南洛阳的_。这些佛像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_艺术的优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_造型艺术的特点,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合作探究】1.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为什么提出进行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 2.北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开凿石窟?开凿了哪两个石窟?为什么建于这两个地方?通过对石窟艺术的探究,对文化和政治的追寻,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历史时期有什么特点?3.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刻艺术特点和影响。4.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的原因和利弊。5.魏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当堂达标】1.如果我们要学习农作物种植、瓜果蔬菜栽培、家禽家畜饲养等知识,可以参考北魏时期的农学著作()A

4、本草纲目 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 D水经注2.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A发现了圆周率 B编写九章算术 C推算圆周率 D发明十进位法3“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洛神赋这两句传世千年的名句,为后人构造了一位可望而不可即的“丰姿秀美,含情脉脉,飘飘若仙”的洛神,谁的作品形象再现了以上情景()A司马迁 B顾恺之 C屈原 D王羲之4.一位东晋的画家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眼睛)。”即眼睛最能传达人的精神面貌,画人物关键在于画眼睛。这位画家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C吴道子 D阎立本5.以下是四位同

5、学看到下面这幅名画发出的感慨,表达最准确的是()A人物鲜明,史家典范B治病救人,泽被后世C线条优美,活泼传神D飘若浮云,矫若惊龙6.右图是一张云冈石窟的纪念邮票。如果我们想实地参观云冈石窟,该去的省份是( )A云南 B陕西C山西 D河南 7.下列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B.包含外来艺术特色 C.不限于雕刻艺术 D.佛教盛行的结果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祖冲之使用的运算工具是竹棍,即古人所说的“算筹”。他计算圆周率,必须使用算筹对九位数字的大数进行130次以上的计算,这其中包括开方,运算异常艰巨。材料二 今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

6、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贾思勰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祖冲之的哪一项重大贡献?除此之外,他的成就还有哪些?(2)材料二中人物所著的齐民要术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如何?(3)材料中的两人的生活时间及身份各是什么?(4)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学习两人的哪些优秀品质?【我的收获】参考答案【自主学习】1.齐民要术 农书2.圆周率 大明历3.锺繇 王羲之 书法 兰亭集序 书圣4.宗教 顾恺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5.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石窟 佛教 【合作探究】1.贾思勰是在强调天时、地利与农作物的关系,种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失农时”

7、和“因地制宜”的道理。2.为了宣传佛教。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4世纪后期,鲜卑族建立北魏,定都平城,后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大同和洛阳先后成为当时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佛教的中心。 民族大交融,中外文化交融。(1)艺术特点:众多的佛像。石壁上刻满了浮雕。继承了秦汉以来的艺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优点。(2)影响:这些石窟艺术保存至今,它的历史意义早就超出了统治阶级的主观愿望和意识形态的局限,它们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4.(1)原因:战乱中的人民需要精神安慰;统治者要利用佛教巩固统治。(2)利:利于安定民心;加强民族融合

8、;促进文化繁荣。弊:造佛劳民伤财;滋长愚昧迷信。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间的交往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北方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得到了开发,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外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建筑、绘画、文学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富了它的文化内涵。吸收了异域文化的成果,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继承了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又进行了有意义的改革、创新,从而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发展的前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发展,又为隋唐文化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当堂达标】1.B2.C3.D4.B5.C6.C7.A8.(1)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设计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和千里船等。(2)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祖冲之是南朝的杰出数学家,贾思勰是北朝时期的农学家。(4)严谨务实、刻苦钻研、注重实践、勇于进取与创新的品质等(言之有理即可)。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外国及民族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