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类的写作要求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266452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算法类的写作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算法类的写作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算法类的写作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算法类的写作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算法类的写作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算法类的写作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算法类的写作要求(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_目 录算法类论文的写作要求算法类论文的写作主要是围绕某个科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的过程描述,除摘要外,其正文主要包括引言、相关工作、问题描述、算法设计、实验分析、结论、参考文献7个部分。本文仅对论文写作的结构进行说明,不涉及到论文的排版格式。有关排版格式,请参考其他文献。第一部分 摘要与关键词1 摘要(1)需要提供中英文版本。(2)文章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拥有同正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其述叙语言应简洁,准确。摘要应附和以下要求:l 四要素要完整,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技术成果和最终结论,而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l 删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一般不要做自我评价;l

2、 不得简单重复文章题目;l 慎用长句;l 使用第3人称;l 采用规范化术语;l 新术语可使用原文或在译名后加括号注明原文;l 缩略语、略称、代号,在首次出现时也应说明;l 不得出现正文中的图号、表号、公式、章节号以及参考文献等。(3)摘要的具体写法:摘要一般分为2-3段,字数在300500之间。不要出现第一人称我或我们的字样,要从客观的角度来阐述。第一段:一般以3行为宜,简述你的论文背景,引出为什么要研究该项目(意义)。第二段:是摘要的主要内容,对全文进行总概。一般按照你论文的顺序进行阐述。如:本文首先分析了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阐述,重点对问题和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

3、提出了一种基于的算法,利用,结合,设计了,用以解决(或者:在算法的基础上,利用,结合,对算法进行了改进)。针对的问题,从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的算法,用以提高的性(稳定性、安全性、鲁棒性等等,看实际情况选)。最后,利用进行了原型系统的开发(或进行了仿真设计),(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但在算法的可扩展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请根据实际的结果进行书写)。 第三段:可从论文的特点和贡献上进行一下总结。如:本文所做系统具有的特点,但。2 关键词关键词是能描述所写论文成果、创新性、所在领域等的名词,一般在3-5个。如“网络安全”、“可信计算”、“信任建模”、“信任推理”等可作为“信

4、任算法”方面的关键词。第二部分 正文正文是论文的绝对主体部分,一般需要包括“引言”、“相关工作与理论基础”、“算法设计”、“实验仿真与分析”、“结论”以及参考文献部分。在篇幅上,算法类论文的正文部分需要在35页或以上。当涉及到多个算法的设计时,可以扩展算法设计部分,同时篇幅也可相应增加,但至少达到35页。1 引言(绪论)引言又称绪论,前言或导论。引言是开篇之作,的开场白,目的是向读者说明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吸引读者对本篇论文产生兴趣,对正文起到提纲掣领和引导阅读兴趣的作用。在写引言之前首先应明确几个基本问题:你想通过本文说明什么问题?有哪些新的发现,是否有学术价值?一般读者读了引言以后,可清楚地

5、知道作者为什么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为此,在写前言以前,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的内容,收集前人和别人已有工作的主要资料,说明本研究设想的合理性。(1) 引言的篇幅不应超过总论文的10%。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出现。(2) 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3) 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4) 引言中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

6、式的推导与证明。1.1 引言(绪论)的结构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头,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缘起和提出研究要求的现实情况,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相关工作的关系,目前的研究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的工作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简要概括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因此一篇学位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 研究背景;2) 国内外研究现状;3) 研究内容;4) 论文组织结构。接下来将对这几部分的写法进行简述。1.2 研究背景的写法算法类论文具有探索性,经过文献

7、调研后,针对某一领域欲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见解,产生出一个题目(课题),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数学工具,得出一个(些)有用(或者有潜在的价值)的结论和有价值的数据结果。研究背景中需要阐述清楚2个大问题:(1) 研究的问题“是什么”。(2) 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的现实意义,比如说明该研究对学科发展有贡献,该研究对能够解决什么现实问题,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等。研究内容一是“立题”的背景,说明论文选题在本学科领域的地位、作用以及目前研究的现状,特别是研究中存在的或没有解决的问题。二是针对现有研究的状况,确立本文拟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下文。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写法

8、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应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状况;针对课题的实际背景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比国内外学者的相关工作,阐述清楚国内外学者对同类问题所采用的研究和解决方法,同时对比这些研究和解决方法的优缺点。当然也可适当简要地介绍一些与本课题有关的预备知识。注:国内研究现状与第二章的相关工作是有区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描述课题研究的大背景大方向,侧重讲述课题研究的先进性和重要意义,不用涉及具体技术。1.4 研究内容的写法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针对该课题现有不足的或急需解决的问题,阐述清楚自己使用的

9、科学研究方法,包括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采用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地位、作用和意义。在研究内容的最后需写清楚本研究的创新点或理论与(或)实践意义。如果研究的项目是别人从未开展过的,这时创新性是显而易见的,要说明研究的创新点。但大部分情况下,研究的项目是前人开展过的,这时一定要说明此研究与被研究的不同之处和本质上的区别,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前人的工作。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1.5 论文组织结构的写法论文的组织结构是对整篇论文的概述,阐述清楚论文的章节,每一章的研究内容或者介绍章和章间的关系。比方说无线传感器网络上的数据聚集调度算法论文在对论文组织

10、结构进行书写时按如下方式描述:本论文共分5章,每章的组织结构安排和内容如下:第1章是引言。本章简要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知识、数据聚集问题以及数据聚集调度问题的意义、国内外对于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以及传感器网络上的数据聚集及调度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贡献等。第2章是相关工作。本章介绍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聚集的相关知识以及数据聚集调度的相关方法并提出了其中的问题。第3章是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聚集的分布式调度算法分析与设计。本章在对以前的研究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聚集的分布式调度算法。第4章是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聚集的分布式调度算法实现。我们对该算法的正确性给出

11、了证明,并且对算法的性能进行了理论上的分析,包括时间延迟(优化目标),通信复杂性和时间复杂性。同时,我们利用模拟实验验证了该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延迟和较少的通信开销。第5章结论,给出了本文的结论以及未来工作。2相关工作与理论基础论文的相关工作指的是与论文所研究内容直接相关的同行研究进展,在行文过程中需要有准确的参考文献支撑。一般来说,相关工作与第一章绪论篇幅加起来不能超过全文的1/3。2.1 相关工作针对研究的问题,目前他人已经做了哪些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哪些算法,简单总结其解决的问题与相关算法,并指出现有算法的不足之处。注意这里的相关工作不仅仅包含现有工作的简单描述,还要在现有的研究工作中进行对

12、比,指出其中的不同之处,并且说明现有算法的不足之处,本论文要在哪些方面做改进等。下面是一个典型的相关工作示例:目前典型的道路网中移动对象连续k近邻查询处理算法有IMA/GMA算法7和ER2CkNN算法8。IMA/GMA算法将移动对象数据、多用户并发查询、道路网数据全部组织在内存中。对于每一个查询来说使用网络扩张的方法获得其初始结果集,即从查询所在的位置开始,遍历周围的边及其上的移动对象,根据到移动对象的网络距离不断地更新查询结果集。此外,IMA 算法将网络扩张中遍历过的结点组织成一个称为查询扩张树的数据结构,基于这种数据结构,IMA算法通过判断边权重、移动对象位置、查询位置的变化,对扩张树进行

13、修剪,从而重用扩张树中的查询结果。GMA算法则将路径(起点和终点的度数不等于2)上的查询组成一组,同一路径上查询的结果集是路径两个端点的k 近邻查询结果和该路径上移动对象并集的子集。基于这一性质GMA算法利用IMA算法监控每条路径两个端点的k近邻查询结果,并判断数据的更新会影响哪些查询的结果,而后重新计算这些受影响的查询。通过分析和实验,发现IMA/GMA 算法的不足可以概括为: (1) IMA/ GMA 会进行大量计算以判断是否需要对查询重计算,当数据频繁更新时,绝大多数查询都需要重计算,因此性能急剧下降; (2) GMA 算法不能处理k 值不同情况下的多用户并发查询;(3)当道路网规模较大

14、时,其基本的网络扩张算法性能下降。ER2CkNN算法的提出者注意到了IMA/ GMA算法由于网络扩张造成的性能不佳,因而提出了预计算一种称为Edge Bitmap Encoding 的数据结构,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快速计算给定两点的最短路径。在初始结果计算时,除了利用这一结构外,还采用了文献9中的欧氏距离限制的思想,即快速找到候选结果集,而后利用欧氏范围查询不断对结果集精炼得到最终结果。在维护数据更新时,与IMA/GMA算法类似需要进行大量判断,实现增量式的结果更新机制。ER2CkNN 算法的不足可以概括为: (1) 当移动对象数据频繁更新时,性能急剧下降; (2) Edge Bit2map En

15、coding 数据结构在道路网中边权重更新时需要重新计算。此外,文献10中针对自由运动移动对象的连续k近邻查询处理问题,提出了基于流水线式多线程的查询处理框架和k近邻查询处理算法,证明了多核平台上多线程技术能够提高连续查询处理的性能。但是,道路网连续查询算法中的数据依赖使得流水线式多线程处理框架难以发挥流水线的优势,而正如引言中所述,基于欧氏距离的算法不适用于道路网上的距离计算。正是注意到了已有算法在面对数据频繁更新时的性能低下问题,且多线程技术能够带来算法性能的提高,开展了本文的研究。2.2 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指的是解决该问题使用的一些基本理论,但不是必需内容。如果论文中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对后续论文的理解需要该知识,则有必要在这一章节进行简要介绍。否则,没有必要进行介绍。这里的基本理论指的是与所研究问题直接相关的内容,而不应是该领域内所有知识的全部概括。以下是理论基础的示例:信息论之父 C. E. Shannon 在1948年发表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A Mathematical Theory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